重庆文艺网
首页 /
文艺评论 /
重庆文化和旅游研究系列评论——评沉浸式悬疑话剧《雾起江州》之四

没有舞台,没有距离感,你也是其中的某一个角色,一切都身临其境,真实地展现你眼前,比任何的视觉冲击都震撼,因为你也在其中。

2022-07-14 20:33:19
重庆文化和旅游研究系列评论——评“第五届川剧节”现代川剧《峡江月》之四

《峡江月》中有爱情之悲,但不撕心裂肺,有爱情之媚,但不无病呻吟,因为这一切和大历史、大山水有关。

2022-07-14 20:28:39
重庆文化和旅游研究系列评论——评“第五届川剧节”现代川剧《峡江月》之三
2022-07-13 15:55:20
莉莉周五周年浅议:社群文化的成功之作
2022-07-13 15:26:29

五年来,莉莉周在重庆电影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社群文化风景,形成了一道值得关注的社群文化现象。

华龙书画名家档案 | 画家姜百瑞艺术作品赏析:融南北之气韵 绘江河之壮美

山水之难,莫难于意境;画家之心目,归于化工之极致。

2022-07-12 22:08:16
重庆文化和旅游研究系列评论——评“第五届川剧节”现代川剧《峡江月》之二

危樯独夜舟,月涌大江流。

2022-07-12 15:16:13
重庆文化和旅游研究系列评论——评“第五届川剧节”现代川剧《峡江月》之一

那呼之欲出的峡江千里一轮月,梨园舞台俏新枝的美好寓意,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催人泪下的家国情怀铺陈,让亲临现场的观众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颇有现代气息的川剧熏陶。

2022-07-11 23:45:01
重庆文化和旅游研究系列评论——评沉浸式悬疑话剧《雾起江州》之三

沉浸式悬疑话剧《雾起江州》的创作不仅是重庆青年戏剧人的艺术探索,也为重庆开创了一种“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的新业态”。

2022-07-08 21:48:46
重庆文化和旅游研究系列评论——评沉浸式悬疑话剧《雾起江州》之二

“沉浸”这一名词成为近年来的高频词汇,诸如沉浸式设备、沉浸式戏剧、沉浸式游戏等等,数不胜数。

2022-07-06 22:55:22
新传播环境下:民间曲艺的市场策略与革新方式

1998年,郭德纲提出让相声回归传统、回归剧场。表演内容方面,对传统段子重新进行了整理和改编,完全摒弃了新的歌颂、讽刺相声,而是将新中国成立后所整理恢复的传统段子重新搬回舞台,展现全面的相声表演手段。

2022-07-06 22:51:43
评重庆市曲艺团四川盘子精品《三个媳妇争婆婆》

1982年全国曲艺调演中,重庆市曲艺团参演的四川盘子《三个媳妇争婆婆》获得全国南方片区曲艺调演一等奖,誉满全场。

2022-07-02 19:03:36
谈重庆市曲艺团“山城书场”试点工作
2022-06-30 15:16:17

重庆地区曲艺历史悠久,其发展起源可追溯至汉代以前,在明、清时期开始遍及城乡各处。

周利的京剧人生(四)——记忆中的周利

周利的京剧人生(四)——记忆中的周利

2022-06-28 14:35:28
周利的京剧人生(三)——重拾记忆,推陈出新

周利塑造的梁红玉,既有武将的刚健,又有女性的柔婉。

2022-06-25 23:45:04
华龙书画名家档案 | 文成义禅画的探索与赏析

文成义先生是一位以国画山水为创作主打的优秀画家。

2022-06-25 22:38:55
周利的京剧人生(二)——“周”而复始,“利”不单行

1999年,经团里孙志芳、张长青等前辈介绍,周利有幸认识了——“四大名旦”之尚小云亲传弟子、尚派第二代传人、陕西省京剧院的孙明珠老师……周利由此正式开始学习尚派剧目,孙明珠老师教授周利的第一出戏是《昭君出塞》……

2022-06-24 16:22:34
周利的京剧人生(一)——实至名归,十年磨剑

至今快十年,“扎根重庆,不忘初心”。

2022-06-23 19:14:56
以今日之规矩,开往日之生面——舞剧《绝对考验》的艺术创新

舞剧《绝对考验》是重庆歌舞团历时三年打造的精品之作,无论是形式的创新还是审美的超越,都突破了革命英雄题材戏剧的表达程式。

2022-06-14 17:51:12
对群体性情感的独特表达——浅评歌曲《唱起歌来上大梁 》
2022-06-01 23:21:10

歌曲《唱起歌来上大梁 》(王致铨 杨明东 词 谭畔 郑迎旭 曲)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创的一首优秀的作品。

念好格律诗词创作的三字诀
2022-05-27 17:49:05

作为这个创作群体中的一员,我认为当下格律诗词创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坚持守正创新,即形式上重在守正,内容上重在创新。在具体创作中要念好“正新活”三字诀。

重庆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