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群体性情感的独特表达——浅评歌曲《唱起歌来上大梁 》
2022-06-01 23:21:10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李 由

脱贫攻坚是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这一重大国策必然也成为了文艺创作的一个重大主题。

作为文艺工作者,“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是我们的使命与职责。因此,如何通过寻找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正存在于巴渝农村老百姓生活中的“点”,来反映这个历史的节点,是我们“渝字号”文艺工作者重点探索的创作方向之一。

歌曲《唱起歌来上大梁 》(王致铨 杨明东 词 谭畔 郑迎旭 曲)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创的一首优秀的作品。

王致铨先生是重庆资深的词作家,这个“资深”不仅仅局限在他的文学与音乐业务上“深”,更难的是他丰富的生活积淀和对社会现实的细腻感悟,这些“资”带来的是他的作品常常有着意想不到独特的视角。在他的作品中,采用这种视角的有很多,这是一个匍匐在大地上、依偎在田埂边、行走在生活中的视角,是一个看起来“不高于生活”的低角度视角。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安居乐业”,安居是第一位的,承担着家人遮风蔽雨、乐怡安康等最基本的“刚需”。因此,无论从农村到城市,从古到今中国老百姓对这个富裕起来的“一号工程”都有着自己的追求。

“一家不可无主,一屋不可无梁。”建房过程有个最重要的工序:上梁。上梁(主要是指正梁也叫大梁)被人们视为建房中最重要的一步。上梁是否顺利,不仅关系到房屋的结构是否牢固,还关系到居住者子孙万代是否兴旺发达,所以每逢上梁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遇到哪家新屋上梁时,“四邻八舍皆如节庆”。

据史料记载,盖房上梁的仪式最早开始于魏晋时期,到了明清的时候遍及全国各地,直至今日依然延续不绝。

既然“皆如节庆”,那歌舞是必不可少的。每逢上梁,四邻八舍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歌咏之”,场面十分喜庆热烈,仪式感十足。

男声表演唱《唱起歌来上大梁 》就基于生活中这个生动喜庆的一个片段而创作的,富有浓郁的巴渝特色与乡村气息。作品取材于大渡口区跳磴一带民间“上梁”习俗,通过对富裕起来的村民修建新房时的“上梁”过程描写,充分表现出了村民们脱贫后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这个作品曾先后走进上海、河北、四川等地演出60余场次,几乎每次都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并先后荣获全国十八届群星奖“入围奖”、第八届重庆市乡村文艺会演一等奖等奖项。

一般而言,一首成功的歌曲作品应该具备两个重要构件:一是生动的事件与非常规化的表达、二是新颖立意下的鲜明主题以及在此前提下的构架、辞藻和旋法。

《唱起歌来上大梁 》就明显具有这类特点。

歌曲一开始,具有川江号子味道的“吆喝”,就把人们带进了一个上大梁的喜庆与欢愉的场景中,极具仪式感:“梁木挂红绸,威武扛肩头,太阳铺路亮堂堂,展劲朝前走……”

农村建房一般有选址、立柱、上梁、立门等几个关键环节。而上梁是建房中最重要的一步,整个上梁仪式可以说都是围绕正梁进行的。

王致铨先生不愧是老词家,用重庆话说叫“老板凳”,再加上具有较丰富的基层民间文艺积淀的青年词人杨明东,老少结合,寥寥几句,就把上梁时大家的自豪感、幸福感、获得感展现出来。

在接下来的“梁木翻过身渐渐往上升,就像日子步步高家和万事兴。”在一唱众和的号子声中,主题被巧妙的表达出来。

文艺创作的规律是,作品对主题的表达越生活、越生动,所具有的情感能量就越充沛、越直击心灵,受众也就越能产生共鸣。

所以,接下来的几句词,歌曲则再现了一个民间乡村常见的“摆活”场景:“梁上鸳鸯瓦,能把风雨挡;梁下屋基筑得牢,建个好华堂。”——这个在农村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常听到的“四言八句”非常生动,携带着浓郁的民俗感、镜头感。

《你是这样的人》的词作者宋小明先生曾经说过:“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有两个方面。一是切入点要细,二是语言要讲究。”从这个角度讲,《唱起歌来上大梁 》确实是成功的作品。

作为歌曲作品,旋律的建立和发展,总是要抓住歌词最基本的内涵,形象地与之结合,使之从单纯的文学变为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因此,旋律与歌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旋律的创作受音乐规律和歌词内容的双重制约。

《唱起歌来上大梁 》的曲作者为谭畔和郑迎旭,既是音乐人也是群众文化的组织者。由于多年的主动研习和被动浸淫,他们对本地域、本民族的民间音乐的特征和风格均非常熟悉,所以能在《唱起歌来上大梁 》中把当地的民族音乐元素、民间仪式特征和音乐创作技巧有机结合在一起。

《唱起歌来上大梁》整个调式为bA小(羽)调,整体结构为采用了不带再现的三段式,这种结构在巴渝地区民间音乐中比较常见。

歌曲A段为呈呼应关系的上下句双句体乐段,羽调式,并重复两次,使主题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段为四句体乐段,重复一次,结构规模较A段更长,调式转为了宫调式,色彩更加明亮。该乐段速度被放慢,节奏也被拉宽,使旋律比A段显得更为优美抒情。

C段是全曲的高潮,由四个乐句构成,重复时附加结束句。此段由宫调式进入,后部再次回到羽调式终止,体现调式调性的回归。同时,在节奏的设置上,也较之前两个乐段,更加舒展。

到了结束句,旋律音区被拔高,并形成一个高亢的终止,这种手法在民族音乐写作中采用很多,充分表现大伙儿溢于言表的喜悦心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反映出了曲作者扎实的旋法功力和灵活的创作技巧。

目前,重庆扶贫题材的歌曲作品题材众多、风格多样。这类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重庆当代文艺创作的表现空间,也体现了重庆文化人的文化自觉与文艺表达方式走向纵深的趋势。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还有相当数量的主题作品,依然固守在以“颂扬”“鼓舞”“口号”等等直白的表达上。还不能达到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人物反映大事件、以小故事反映大时代的高度。

“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的很多作品似乎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几点。所以一些扶贫题材主题作品没能从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市井小事上的变革上进行深挖,还缺少对最具有代表性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具有这个特定时代属性的事件及人物精神的真正塑造,没有做到“对群体性情感的独特表达”。这些创作的盲区客观地影响了主题作品的时代性和艺术感染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唱起歌来上大梁》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这个探索是用心的,也是成功的。

我们只有真正做到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高屋建瓴,从创作的起点上提高我们的作品境界。

《唱起歌来上大梁》中,王致铨先生的那几句歌词似乎就是这种创作思想的一个伏笔:“上好大梁造新房……丰收长在那黄土上”。

作者单位: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