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化和旅游研究系列评论——重庆芭蕾舞团的“引领”和“担当”之二
2022-10-09 22:49:04 来源:重庆文艺网

编者按:

国有文艺院团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也是舞台艺术作品创作生产、提高文艺原创力的生力军和“领头雁”。2022年6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组织文艺评论工作者走进重庆芭蕾舞团,对重庆芭蕾舞团发展现状、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等方面深入调研,并组织撰写了重庆芭蕾舞团系列评论,主要从剧目创作、艺术教育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拥有人间烟火气的高雅艺术——观芭蕾舞剧《动物狂欢曲》

文/周嘉怡

2012年成立的重庆芭蕾舞团至今已走过十年时光。2022年,重庆芭蕾舞团推出十周年特别企划——《动物狂欢曲之童梦奇缘》。舞剧讲述了一位善良美丽的邻家姑娘Belle在森林中采蘑菇,累了便睡倒在清香的草丛中。睡梦中,她变成了一只穿TuTu裙的TuTu兔,开始了她的森林奇遇记。相较于经典芭蕾舞剧,作为一部受众为儿童的芭蕾童话舞剧,它在舞剧剧情、角色构建和演绎形式等方面都作出了创新。这使得舞剧一经演出就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图片1

新型演艺空间指的是除了剧院以外的表演艺术空间,例如产业园区、办公楼宇、旅游景点甚至游船都可以成为新型演出场所。不少城市均衍化出大型的新型演艺空间,使得阳春白雪落入平常百姓家,散发出“烟火气息”。对于从国外传来的舶来品——芭蕾而言,新型演艺空间的出现更好地拓展了芭蕾舞剧的演绎形式,拓宽了芭蕾舞剧的演出空间并且激发了芭蕾舞剧创作者们的灵感,重庆芭蕾舞团十周年特别推出的芭蕾童话舞剧《动物狂欢曲之童梦奇缘》便受益于此。其突出特色便是精准定位自身,融入本土元素,力图打破传统的镜框式舞台,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强化受众的在场感,使得整部舞剧不仅结构清晰、观众互动度高,更将芭蕾舞知识与舞剧有机融合,给予了观众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融合舞剧传统元素,打造新型叙事符号

为了贴合目标受众的年龄阶层,更好地达到艺术的辐射效果,舞团在前期选择舞剧角色时就将极具中国特色、拥有普遍受众基础的熊猫融入其中,并打造了舞剧的专属叙事符号——TuTu兔,真正做到了去高深化,将高雅艺术趣味化,激发儿童兴趣,引领他们走入艺术的世界。TuTu兔的创作缘起与芭蕾紧密相关。TuTu裙是芭蕾舞者的演出服,为了贴合目标受众的认知范围,将此知识具象化于角色,再以TuTu裙为其命名,便有了念起来朗朗上口又巧妙地与2022发音吻合的TuTu兔。正是得益于叙事符号的精细设计,视听现场才可以呈现得如此美轮美奂。舞剧演绎现场,观众可以看见身着白色TuTu裙,头戴兔耳朵,脸点腮红的TuTu兔迎面走来。她时而活泼好动,几个小碎步,舞者高高跃起,轻盈地落至舞台的另一端;她又时而稳重安静,乖乖地坐在舞台外围欣赏着熊猫们的诙谐舞姿。同时,观众还可瞧见五只身着各异颜色TuTu裙的大熊猫站立舞台中心,手牵着手跳着经典的芭蕾舞剧《四小天鹅》。它们当中总有一只格外异样,它总和其他熊猫“唱反调”,不是跳错步伐便是跟错节拍,这种种反差的行为惹得台下观众捧腹大笑。在一片欢声笑语当中,会跳舞、圆滚滚的大熊猫形象和活泼好动的TuTu兔瞬间成为了《动物狂欢曲》的新型叙事符号,令人记忆深刻,带给大家欢乐和幸福。

图片2

此外,舞剧还巧妙运用众人皆知的经典形象唤醒受众的共同记忆,达到共鸣的传播效果。《动物狂欢曲》里不仅有新兴面孔——熊猫和TuTu兔,还有妇孺皆知的老朋友——大灰狼和小红帽。同时舞剧完整保留经典形象的童话语境,以此为基础融入新型叙事符号——TuTu兔。譬如在舞剧的第四幕,TuTu兔和小丑目击到大灰狼正在追逐小红帽,TuTu兔勇猛上前,一把从大灰狼手中夺过小红帽。不料力气过重,使得小红帽原地转了个圈后又回到大灰狼的手中,最终经过TuTu兔的不懈努力,终于解救成功。不难发现,创作者在保留经典童话语境的同时内嵌一些“奇思妙想”,让现场观众欢笑连连、气氛活泼。虽削弱了经典童话语境的几分严肃,但不失为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完美融合。

创新舞剧演绎形式,打破镜框式舞台

自15世纪,镜框式舞台剧场于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发展起来,各类写意风格的舞台艺术纷纷搬上镜框式舞台,它逐渐成为观众欢迎的世界剧场的主要形式。最初,它的创作初衷是便宜舞台演员在帷幕后进行舞台调度,呈现最佳视觉效果。然而这种表演区与观众席间的分离成为了阻碍观演关系的一堵墙,观众始终是墙外人,陌生地观望围墙内的一切。受疫情的影响,新型演艺空间的出现,各类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剧院、剧场,而是选择图书馆、商场内部等符合演出规格的场所进行艺术表演。舞台的置换也带来了演绎形式的创新,打破传统镜框式舞台成为《动物狂欢曲》的又一创新点。

图片3

《动物狂欢曲》分四幕演出,设有两轮互动环节,以问答为形式,气球为胜利果实。每场的互动环节,舞蹈演员都会走到台下,与观众亲密接触。她们手拿各色气球,宣布比赛规则,充分利用游戏元素激发儿童们的胜负欲,并以各色气球为支点撬动她们踊跃参加游戏的欲望。在问题的设置上,不仅囊括芭蕾舞基础知识还蕴含价值导向的变相输出。现场,TuTu兔就刚刚那幕的情节提问,以问答的形式间接地将芭蕾舞演员的服饰知识传授给在场观众。结束基础问答之后,TuTu兔现场教学芭蕾舞术语:我爱你,并鼓励在场小朋友们同随行的家长做出这个动作,以表达家长陪同孩子来看演出的感恩之情。此种形式的创新不仅拉近了表演区和观众席之间的距离,更借助游戏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价值观念的构建。

《动物狂欢曲》除了极具特色的互动环节,还充分利用各种细节打破镜框式舞台。在这支舞剧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主角们纷纷下台同她们一同互动、玩乐,还能观察到一对猫咪夫妇、一只TuTu兔和她的小跟班小丑同志,她们两两分开,坐在剧场舞台的前端。猫咪夫妇会互相低声谈论、或将手握拳做爪子样挠挠耳朵。TuTu兔会在黑天鹅忘情表演时,脸上浮现如痴如醉的神情,更会在大熊猫出错时 “无情嘲笑”,侧身招手示意观众也来旁观。

此时的舞者不再只是舞台剧目的演绎者,而是赋予角色灵魂的存在。透过此种灵性的角色,舞剧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在一次次与观众的互动中,弱化了舞剧的严肃性,注入了几分生动与活泼。表演区和观众区不再被看不见但界限分明的墙所阻隔,舞者和观众的身份关系开始弱化,两者在欢乐的互动式情节间变为一个整体。这愈发强烈地刺激着观众的感官,令观众产生沉浸式的视听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立足本土,打造动态博物馆

一部质量上乘的文艺作品需要经过创作者们的不断打磨、反复推敲方能创作出来。如若想要文艺作品经久不衰、获得业界内外的一致好评,必须在大众认可的同时输出立意、树立良好的价值导向。作为舶来品艺术的芭蕾,想要适应国内市场,更应立足本土,进行本土化改造,利用艺术手法确立作品立意,输出核心价值观,重庆芭蕾舞团深谙这一点。于是他们在保留传统舞剧的童话模式的基础上,采用童话剧的叙事手法、芭蕾舞剧的哑剧手语以及适宜儿童接纳的动物角色的演绎与讲述。舞剧通过动物角色之间的相互打斗、玩乐、斗舞等情节的安排,让孩子们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鉴别美与丑、善与恶,培养她们乐于助人、勇敢无畏的精神品质,进而引导他们构建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

图片4

那么作为舶来品艺术的芭蕾它最重要的现实意义究竟为何?笔者以为,对内:经过本土化改造,肩负下一代艺术传承的责任;对外:作为输出中国文化、对外沟通交流的媒介与桥梁。艺术本就是一座鲜活、灵动的动态博物馆,能够以各色的艺术形式传达不同的文化内涵。它包罗万象,可以透过艺术将藏族的水袖,秀山土家族、苗族的秀山花灯、别具风情的蒙古舞展现得活灵活现。而重庆芭蕾舞团正是运用艺术形式,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之后,将其打造成易被大众接受的芭蕾舞剧,将艺术性同现代性有机融合。重庆芭蕾舞团团长刘军认为:“芭蕾舞是一种殿堂级的高雅艺术,但它同样也适合大众欣赏,重庆芭蕾舞团也一直在做高雅艺术大众化的尝试,让大家在通俗易懂的表演中也能得到极致、唯美的艺术享受。”笔者想这便是《动物狂欢曲》受到广泛好评的根本原因:扎根本土、立足受众、打造鲜活的艺术博物馆,让高雅艺术也能拥有人间烟火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