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沈福存:这辈子,我没什么爱好,就只一件,唱戏

2021-11-13 14:25:00 来源:重庆文艺网

http://www.cqwenyi.net/images/2021-11/13/t2_(1X49X342X241)d7986e4a-b1b0-430a-98de-c52c12b823ef.jpg

11月12日中午,重庆石桥铺殡仪馆605厅内外,簇拥着不少赶来吊唁的人。

11月11日23时35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首批国家一级演员、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第七届“中国金唱片奖”、全国振兴京昆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生班特聘教授,重庆京剧院终身艺术顾问沈福存——这位德艺双馨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7岁。

沈福存

为戏而生:梨园翘楚 为传统演绎注入时代气息

“他一生就是爱戏,他曾给我说,你爸爸绝对是一个为戏而生的人。”沈福存之女、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梅花大奖得主沈铁梅告诉记者,父亲常念叨:这辈子,我没什么爱好,就只一件,唱戏。

1935年,沈福存出生于重庆市巴南区。13岁,沈福存进入京剧厉家班“福”字科学艺,在厉彦芝、戴国恒、韩凤英、厉慧良、厉慧斌等名师的真传和提携下,开启了他长达73年的艺术人生。他初习小生,主工青衣,后改老生,是戏曲史上少有的在小生、青衣、老生三个不同行当、不同性别之间能够彻底反串的艺术家。

从艺早期,他潜心领会京剧梅、尚、程、荀四大流派的艺术精髓,专心研习京剧张(君秋)派、尚(小云)派艺术的表演要领,并从周慕莲、阳友鹤等川剧名旦的表演中吸取养分,逐渐形成自己“宗”梅(兰芳)、“肖”张(君秋)、“习”尚(小云)又别具新格的艺术特色,在广大京剧爱好者中赢得“山城张君秋”、“四川梅兰芳”的美誉。

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主演的剧目累计达到60余出。其中,由他重新整理和加工的《玉堂春》《凤还巢》《王宝钏》及《春秋配·捡柴》成为标志其艺术成就的“看家剧目”,被业内统称“沈氏三出半”。

《王宝钏》剧照,沈福存饰王宝钏

“父亲一直告诉我,传统要有新意,而他也是这么做的。”沈铁梅说。从艺至今,沈福存一直潜心研究传统,但又从不拘于传统中的死板。在 “三出半”戏中,他将传统的程式动作进行创新演绎,从而赋予了角色新的活力,在中国京剧界开辟了独特的“沈氏表演风格”,使传统戏剧拥有了时代性和现代性。

在沈福存从事京剧艺术六十周年之际,由中国唱片深圳公司为他录制出版的唱片专辑,在第七届中国金唱片奖评选中一举摘得该届评选仅有的两个戏曲艺术家金奖之一(另一位金奖得主是其女儿川剧艺术家沈铁梅)。

沈福存(左)、沈铁梅(右)父女同得“金唱片”

同年,为全面、系统总结他六十年来舞台艺术实践的成就和经验,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文化报、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局联合主办了“京剧艺术家沈福存从艺六十周年”系列庆祝及研讨活动,同期出版他个人的艺术总结专集《水滴石穿——沈福存的艺术人生》、举办《追梦60年——京剧艺术家沈福存舞台生涯六十周年庆祝晚会》并举办“沈福存表演艺术暨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在全国京剧界产生了极大反响。刘厚生、尚长荣、龚和德、钮镖、孙毓敏、宋丹菊等数十位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他舞台艺术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将其表演艺术归纳为“沈氏观演美学表达方式”,盛赞他矢志不渝、滴水穿石的艺术创新精神。

榜样力量:身体力行 始终保持对艺术的敬畏

“父亲主工青衣,所以平时他会通过观察女性的神态,来揣摩自己在戏中的演绎。例如,他在《凤还巢》中用水袖表达古代女人一见钟情时的羞媚,就是在看电影时揣摩出来的,而这些表演细节,在传统的京剧里都是没有的。”沈铁梅介绍。

《凤还巢》剧照,沈福存饰程雪娥

多年来,沈福存坚持每日吊嗓,通过散步来保持身段,一边散步还会一边默戏,不断揣摩自己的表演。在他的晚年,也一直坚持练声吊嗓,还会上网看网友们对于戏曲的评论,不断吸纳观点保证自己与时俱进,从未放弃对艺术的坚持。

沈福存还十分爱惜人才、乐于鼓励后辈。对于想要请他指点的青年演员,他总是不遗余力地给他们说戏,悉心指点、鼓励。

2007年,重庆京剧院副院长、京剧尚派传人周利在上海举办个人专场,沈先生非常高兴地前去为周利助阵把关,他说:“我们重庆的演员能够在上海去举办专场,我一定要去支持她。”此前周利在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就读时,沈福存去讲课时看见她十分刻苦,特别认可这种敬业的态度,极力地推崇着本土的青年演员。2019年,由周利主演的失传剧目《秦良玉》首演成功,沈福存看了之后对周利说:“不错不错,能够把尚派的失传剧目挖掘出来特别不容易,一定要继续努力,成为你的经典之作。”

厉家班创建80周年、重庆市京剧团建团60周年之际,周利(右三)出演剧目《霸王别姬》后与沈福存(右四)等合影留念

“我虽然没有拜沈老师为师,但是我的从艺之路离不开他对我的关心。他总是说,随时来找我,到家里来或者电话、微信都可以。”周利说,“我在沈老爷子身上学到了他对于艺术的敬畏之心,和他从未停止的艺术追求,他经常给我们说,做演员要做德艺双馨的演员,你的品德要好,塑造的艺术形象才会丰满,才有血有肉,才是正能量的。”

技艺传承:桃李天下 为戏曲事业积聚新生力量

在沈福存舞台艺术达到巅峰之际,他逐渐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转向教学,程联群、刘丹丹、周利、刘铮、李晓兰、万晓慧、张笠媛、朱虹、蔡晓莹等众多京剧演员都深受沈老教诲,而他们也正逐渐成为中国戏曲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3年他被文化部正式确立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京剧),相继受聘担任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武汉大学客座教授,亲赴中国京剧院、湖北省京剧院等京剧院团教习传授流派剧目,参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扶持项目,主持《玉堂春·定情》《玉堂春·起解》的教学传授,主持国家艺术基金“京剧全本《玉堂春》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的全程教学,连续三年主持重庆市文旅委“青年文化优才”项目教学,传授全本《玉堂春》《奇双会》;重庆市文旅委“师带徒”项目教学,传授全本《御碑亭》;重庆市文旅委“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传授全本《凤还巢》。

《玉堂春》剧照,沈福存饰苏三

作为沈福存的大弟子,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剧协主席、重庆京剧院党总支书记、文华奖及白玉兰奖得主程联群至今谈起师父的教导,仍感怀在心。1988年,程联群拜入沈福存门下,沈老将自己的代表剧目“三出半”毫无保留地言传身教给了程联群。

“学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思维,他是个艺术上的智者。”沈福存门下弟子、重庆京剧院演员刘丹丹说,“沈老常给我说,唱戏唱‘细’,唱的是细致的细。沈老对于舞台掌控的那种细腻,让我收获良多。”

此外,沈福存还为川剧培养出了“旗帜性人物”——沈铁梅。“对我来说,他既是慈父,又是严师,他还给了我艺术生命。”沈铁梅回忆,从她第一天登台起,她的父亲和同样作为戏曲演员的母亲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不断提醒她的不足之处,给予她戏曲上的指点。

沈铁梅(左)与父亲沈福存(右)合影

“在艺术上,父亲对我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从不轻易表扬我。他会很认真地看我的表演,如果表演得不好,他连后台都不来就直接走了,回家之后又会给我说戏。”沈铁梅回忆,“直到我第二次得到梅花奖的时候,父亲才开始夸奖我说,铁梅确实不错。”

沈福存先生的辞世,是中国戏曲界的重大损失。先生千古,精神永存,他的徒弟、学生将继承他的衣钵,不断为戏曲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继承师父的遗志,保持对艺术的敬畏感,将国粹发扬光大。”程联群说。

文/记者 杜典韵

图/重庆京剧院、重庆市川剧院供图

主管: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主办: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 www.cqweny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11000637号-21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