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艺网9月22日16时讯(记者 姜连贵)川渝地区百年来少有的艺术大师,当代著名书画家——冯建吴先生遗世珍品,其不可多得的红色题材主题作品——《浩气长存》即将在由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宣传部、四川省中国画学会、重庆市中国画学会、重庆美术馆、重庄市渝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回眸丹青——川渝中国画70年”第三届巴山蜀水中国画名家作品展首次公开呈现。
冯老先生一生创作无数,囊括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篆刻、诗词,但关于红色题材的主题作品,却是屈指可数。作为冯老先生不可多得,甚至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的红色题材作品,其艺术价值可见一斑。对此,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对冯建吴外孙李晟(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进行了电话采访,了解了这幅巨制的创作背景以及如何躲过十年浩劫得以保全。
据悉,《浩气长存》创作于1965年,那是冯老先生对红色主题性绘画的一次创新尝试,用传统笔墨表现现代题材,运用了多重艺术手法,兼工带写。那时的李晟少不经事,对外祖父的记忆并不多,直到1977年到重庆照顾外祖父的起居,在外祖父的只言片语中,才逐渐知晓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1966年,声势浩大的“文革”席卷而来,在那个是非混淆的年代,中国的美术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冯建吴先生为保存这件作品,可谓冒着极大风险。文革时期,因为冯老先生大地主的家庭成分,甚至没有资格画这类歌功颂德的题材,加之弟弟石鲁作品《东渡》被打为“黑画”,为了避免追责,冯老先生当时只得将自己的题款撕下来,直至文革结束才把题款补上,合为一体,所以这幅作品完整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这幅作品是当时国画界红色题材中的很重要的一件珍品,与钱松岩《红岩》、李可染《万山红遍》《井冈山》、傅抱石《雨花台颂》、陆俨少《罗浮新貌》等为同一系列。作为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特殊题材,也是冯老先生唯一一件反映红色题材的主题性创作,弥足珍贵。
作为20世纪川渝地区中国画的奠基者、传播人,冯老先生的一生坎坷而艰辛,但是致力于探索创作和美术教育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长期涵泳于传统艺术中,积累了扎实的传统功底厚,最终突破传统,冲破藩篱,走向艺术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桃李满天下。冯老先生博采兼收,啜英咀华,自创新体,对艺术的不断探索,实现自我超越,既是祖国继往开来,源远流长的印证,更是川渝两地艺术家开承启新,汲古铸今的学习典范,把巴蜀画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藉由冯老先生的红色巨制《浩气长存》,既是表达对伟大祖国繁荣昌盛,走向辉煌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川渝两地艺术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有力鞭策。
据悉,“回眸丹青——川渝中国画70年”第三届巴山蜀水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开幕式将于9月26日上午9:30在重庆两江美术馆举行,展览时间将持续至10月8日,市民可免费前往参观。
主管: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主办: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 www.cqweny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11000637号-21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