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新大众评论 | 文体旅融合交响的磅礴乐章——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渝超”篇
2025-10-23 14:39:48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郭道荣

9月13日晚,大田湾体育场的灯光点亮山城暮色。随着主裁判哨音划破夜空,“新韵重庆 渝超同行”2025重庆城市足球超级联赛揭幕战爆燃打响,21680名观众欢呼声震彻云霄,一场全国规模最大的全民足球狂欢巨浪就此开闸!41支代表队、178场对决、8个月征程、5大赛区,奏响“雄奇山水新韵重庆”文体旅融合交响的磅礴乐章。  

巫山县19岁球员夏奇的“中场世界波”视频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发布后,单条点赞数百万次,相关话题社交媒体播放超5亿次。“渝超”凭借其规模、特色和社会价值,已成为2025年重庆乃至全国体育领域的现象级事件。

赛制破局:全民热血点燃精神火炬

从上世纪50年代企事业单位的绿茵联谊,到70年代空压厂、十八冶球队在全国赛场扬威,早已深深镌刻进重庆的城市记忆。如今升级为城市足球超级联赛,以创新赛制激活沉睡的体育基因,“分区赛+总决赛”双段设计让每个区县都拥有专属主场,全民参与的火种瞬间燎原。

五大赛区划分暗藏巧思,组委会依地理文脉将41支队伍精准归类,既适配重庆“大山大水”自然格局,更唤醒市民百姓骨子里的地域认同。突破性的“外卡球员”制度更打破户籍学籍壁垒,退役职业球员与在渝务工业余高手同场竞技,恰是重庆“开放、争先”城市精神在绿茵场的生动投射。

开放性让赛场成为全民舞台。16岁高中生与55岁企业高管并肩冲刺,外卖小哥与前国脚魏新默契传球,不同职业、年龄的参与者用汗水掀起“纯粹体育精神的巨浪”。截至10月12日,37场比赛吸引近40万观众现场呐喊,抖音等平台直播观看量超600万人次,“相约看渝超”已从体育活动升级为市民文化生活新时尚。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的“第二观赛现场”,超高清大屏前座无虚席,荧光棒与加油牌汇成星海,有奖竞猜的欢呼声中,城市精神活力跃然眼前。

文化赋能:巴渝特色浸润赛事肌理

如果说赛制是“渝超”的坚实骨架,文化便是其流动的鲜活血脉。荣昌卤鹅队、云阳恐龙队、城口老腊肉队——这些由网友“玩梗”诞生的队名,实则是地域文化与足球赛事的精妙嫁接,每支队伍都成了区县的“移动名片”。沙坪坝陈昌银队球员登场时,场边响起改编战歌:“带球过人逛磁器口,反越位吃遍山城味”,麻花品牌与城市地标巧妙融入,瞬间引爆全网传播。

赛事更成了非遗与民俗的展示窗口。铜梁火龙队进球瞬间,金色火焰划破赛场夜空,与球迷欢呼声共舞;黔江赛区中场休息,土家族同胞身着盛装跳起摆手舞,裙摆飞扬与呐喊声交织成趣;奉节赛场的夔州竹编文创展位前,观众排起长队,指尖触碰间感受非遗温度。这种“赛事搭台、文化唱戏”的模式,让巴渝文化在绿茵场边完成活态传承,也让观众在观赛之余读懂山城的文化密码。

区县文旅资源借赛事东风实现联动共赢。组委会推出的“看渝超・游重庆”嘉年华,送上涵盖17家景区五折、32家酒店折扣的文旅大礼包,5.6元的门票化作串联全域消费的“金钥匙”。国庆长假期间,“彭水蚩尤战神队VS黔江白垩纪恐龙队”的对决吸引30.57万人参与,赛后游客涌入阿依河景区、蚩尤九黎城,带动渝东南片区旅游收入增长20%以上。开州球迷驱车赴万州观赛,巫山球迷组团乘船至奉节助威,“跟着赛事去旅行”已然成为新潮流。

消费激活:文体旅融合撬动经济增量

“一场比赛带动一片消费,一个赛季激活一座城。”重庆工商大学研究员莫远明的论断,在“渝超”赛场得到生动印证。揭幕战当晚,大田湾体育场周边“3公里消费辐射圈”内,主题集市上印着“渝超”logo 的球衣被球迷争抢,货架转眼见底;长江索道推出的“渝中雄起”饰品成爆款,排队购买的游客绵延数十米;周边餐馆翻台率最高达8次,服务员穿梭其间,餐盘碰撞声与欢笑声交织成烟火乐章。

“票根经济”成为流量变现的关键纽带。重庆文旅集团创新营销,请外地球迷凭票根免费游览四大景区,使重庆“宠客”名片愈发鲜亮。渝中区推出“票根有礼”活动,球迷持票可在近百家商户享受优惠;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的“赛事票根+消费”联动,星巴克买一送一、书店8折等福利落地,首日便带动商圈客流量提升25%;九龙坡区更发放超1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搭配“嗨享卡”与美食地图,将赛事热度转化为夜经济的旺盛活力。“渝超”开赛以来,各赛区周边餐饮、住宿营收平均增长30%以上。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产业融合的深化:涪陵国药太极队将中药材产业故事带上赛场,“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随赛事传播更广;荣昌卤鹅队、潼南柠檬队让地方特产借足球IP打响名气;璧山狼队由前国脚执教,实现体育IP与城市品牌的双赢。国庆中秋长假期间,10场“渝超”赛事与城市文旅形成共振,全市接待游客2701.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6.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和11.4%。来自成都的球迷李先生坦言:原本只为看场比赛,结果逛了大足石刻、吃了荣昌卤鹅,重庆的热情彻底打动了我!

精神共鸣:城市认同的全新纽带

渝超赛场最动人的风景,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55岁老球迷张建国带着儿子看球,宽大的手掌拍在儿子肩上,指着大田湾体育场看台回忆:“我年轻时就在这为十八冶队加油,现在和儿子为渝超喝彩,传承的是不变的热爱。”16岁球员王磊来自云阳,穿上“恐龙队”球衣的他眼神发亮:“这不仅是件球衣,更代表着家乡,让我浑身充满力量。”

这种情感共鸣超越年龄与地域界限。当外地来渝务工的周师傅作为“外卡球员”破门瞬间,全场球迷不分区县齐声欢呼,“雄起”的呐喊声经久不息;秋雨淅沥的赛场边,志愿者们身着马甲维持秩序,雨水打湿衣衫却始终笑容满面;街边商户主动搬出自家热水壶,吆喝着“免费喝,暖身子”,这些细节彰显着重庆“包容万象、热烈奔放”的城市品格。

从社区球场日常训练到总决赛巅峰对,从商家主动参与到政府精准服务,“渝超”已构建起政府、企业、市民多方共建共享的生态。这份全民参与的热情,正是“坚韧、忠勇、开放、争先”重庆城市精神的鲜活实践。

足球点燃激情,活力点亮生活。“渝超”:你为雄奇山水注入新的磅礴力量,你为新韵重庆擂响新的奋进乐章!

(本文作者系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首席研究员、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原副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