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陈发源)太虚幻境,纱幕低垂,金陵十二钗自景深处缓缓步至台前,精致、克制、唯美。10月15日晚,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节目,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在施光南大剧院精彩上演,凭借沉浸式东方美学与青春化的艺术表达,赢得了山城市民的热烈追捧。

当晚7时许,重庆施光南大剧院外早已排起了长队,观众以年轻群体为主,其中不乏身着汉服前来的观众。在正式演出开始前,现场气氛逐渐升温,舞蹈演员们带来了一段约30分钟的暖场表演。“金陵十二钗”手执象征各自个性特征的花朵,依次登场,缓步走向舞台前的长桌旁,欲言又止,沉吟片刻,最终将花朵或插进瓶中,或置于桌面。
演出正式启幕,轻拂帷幔、缓推屏风,一袭红衣的贾宝玉亮相舞台,“金陵十二钗”的命运也随之缓缓铺陈开来。舞蹈演员们身姿曼妙,衣袂飘飘,引领观众穿越时空,共同漫步于繁华热闹的大观园。整场演出通过对“黛玉入贾府”“元妃省亲”“黛玉葬花”等经典情节的精彩演绎,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融合视觉与听觉的艺术盛宴。

据了解,民族舞剧《红楼梦》叙事上采取传统章回体小说结构,分为“入府”“幻境”“含酸”“省亲”“游园”“葬花”“元宵”“丢玉”“冲喜”“团圆”“花葬”“归彼大荒”十二章目,既各自独立又可串联成篇。其中,不乏元妃省亲、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焚稿等名场面,还创造性地加入金陵十二钗合体等新场面,构建具有当代艺术青年观点的舞剧语汇。

演出历时140分钟,剧场内座无虚席。谢幕时,掌声与欢呼声持续不断,特别是演出团队多次返场,点燃了现场每位观众的激情,观众久久不愿离场,更是直呼:“再来一次!”。此次演出,来了不少《红楼梦》的老粉,大家纷纷表示演出效果“超出预期”“令人惊艳”。
观众张杰淳已经三次观看了舞剧《红楼梦》,她表示门票极为抢手,这次她也是幸运地再次在重庆欣赏到这部经典之作。谈及这部剧,她赞叹不已,称整个舞台布景美轮美奂,舞蹈演员们的表演在线,令人深深沉浸其中。看完之后,观众会发现已被深深带入剧中情感,这无疑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盛宴。

观众杨玉婷表示,尽管已是第二次观看,但她对《红楼梦》这一经典IP的情感依旧如初。她回忆道,初次观赏舞剧《红楼梦》时,便被其精湛的舞美设计和演员的出色表演深深震撼,心中不禁惊叹如何将大观园的景象完美呈现在舞台上。正是这份独特的体验和深刻的感受,促使她再次入梦,二刷这部令人难以忘怀的舞剧。

舞剧《红楼梦》之所以备受瞩目,不仅源于其艺术魅力,更体现了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热爱。记者获悉,尽管此次参与第十八届文华奖的激烈角逐,舞剧《红楼梦》依然延续了此前巡演时的火爆态势。9月29日售票开启后,短短2分钟内票务便告售罄,充分彰显了该剧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与观众的高度期待。
对此,江苏大剧院总经理、民族舞剧《红楼梦》出品人廖屹在接受第1眼TV-华龙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舞剧《红楼梦》如此火爆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众所周知,民族舞剧《红楼梦》改编自曹雪芹先生的同名小说。如果没有曹雪芹这部伟大的小说《红楼梦》,这部剧也不会有如此出色的呈现。因此,首要因素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

廖屹也谈道,《红楼梦》的成功也离不开一大批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以黎星、李超导演为首的这群艺术家,以及90后和00后的演员们也都积极参与到这部剧的创作、制作和演出中,这尤为难能可贵。可以说,“我们不仅将《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成功搬上了舞台,更是从青年人的视角重新架构了《红楼梦》,用青年人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和续写这部经典。”
据悉,舞剧《红楼梦》将于10月16日晚继续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上演,剧迷朋友们可通过“重庆演出信息平台”小程序或“大麦”小程序购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