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刘亮:让“小溜溜”再溜一会儿
2022-11-16 11:23:19 来源:重庆文艺网

日前,重庆市话剧院正式发布消息,其下属的“重庆儿童艺术剧团”正式更名为“重庆儿童艺术剧院”,将以拾楼戏剧空间为核心,打造融儿童剧观赏、戏剧研学、戏剧文创、戏剧体验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专业儿童戏剧孵化和创作演出平台,进而实现从名称的变化到品质的蝶变和发展的升级。当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不禁想起几个月前观看儿童剧《“小溜溜”溜了》时的情景。

微信图片_20221116112355

那是一个工作日下午,临近下班,我约请同事们一起去观看儿童剧。“你要去看儿童剧?儿童剧有什么可看的?”满耳充斥着同事们的质疑声,我匆匆踏上了赶往重庆大剧院的路程。我此行的目的是受邀观看由重庆市话剧院排演的儿童剧《“小溜溜”溜了》,该剧改编自叶永烈先生的同名长篇童话作品。虽然原著声名在外,口碑甚好,已然成为业界IP,但成年人去观看儿童剧,是不是在浪费时间、空耗生命?我心中还是难免有些忐忑。幸运的是,全场70分钟“无尿点”的精彩演绎,彻底击碎了我的偏见和同事们的担忧。

微信图片_20221116112358

“小溜溜”是温州方言对小孩儿的昵称。在剧中,渴望父母陪伴的小溜溜和邮递员叔叔一起,先后“溜”到了胆小国、玩耍国、随便国、懒人国,邮票是他们唯一的旅行交通工具,只要把邮票往脑门上一贴,便可以飞渡山河,穿梭时空。在充满魔幻色彩的“奇葩”国度里,小溜溜遭遇了惊奇冒险,收获了真诚友谊,也认识到了亲情的可贵。危急时刻,小溜溜猛然惊醒,其实妈妈和爸爸就陪伴在身边,原来只是大梦一场。醒来之后的小溜溜,从以前的怯懦、邋遢、贪玩,变得勇敢、勤劳、上进,我们在剧中,不仅看到了小溜溜的顽皮和淘气,更看到了小溜溜的进步和成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饰演小溜溜的重庆市话剧院青年女演员袁平康,她在剧中克服性别和年龄的障碍,展现出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把七岁小男孩小溜溜的聪明伶俐、古灵精怪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充满童趣的舞台呈现为全剧增色添彩。

微信图片_20221116112400

据演出主办方对外宣称,该剧想表达的主题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我看来,这是创作团队针对成年观众群体对该剧作出的主旨提炼和内涵升华。作为该剧主要“目标客户”的小朋友们,能和父母一起走进剧院,共享亲子互动的美好时光,激发探索未知的热情和好奇,才是这部剧对于小观众们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从现场观众的反馈来看,这样的效果已然达到,演出期间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欢呼和散场后久久不愿离去的人群就是最好的证明。

微信图片_20221116112414

近年来,重庆市话剧院陆续创作推出《三只小猪》《兔子与枪》《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魔法拼图》等优秀儿童剧目,既“叫好”又“叫座”,广受各界好评。《“小溜溜”溜了》所取得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重庆市话剧院多年深耕厚植儿童剧市场结出的累累硕果。统计资料显示,2021年全国儿童剧演出总场次1.32万场,票房收入12.01亿元,平均票价127元。从数据分析来看,当下的儿童剧演出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前文提及的重庆市话剧院下属“重庆儿童艺术剧团”更名为“重庆儿童艺术剧院”,就是他们及时研判新时代儿童剧市场的发展趋势,主动涉足演艺市场“蓝海”,抢抓儿童剧市场发展机遇的积极实践和有益探索。

微信图片_20221116112417

儿童剧,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儿童而创作的戏剧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戏剧,儿童剧从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要求契合儿童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审美诉求,必须充满童心、童真、童趣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和体验感,以此激发小观众们的共情和共鸣。当然,儿童剧虽然是为儿童而创作,但并不代表可以放弃思想的熏陶和价值的引领。相反,处于思维萌芽期的儿童更需要正确价值观的主动介入。因此,有业界专家将儿童剧称为“有方向性地胡闹”“有预谋地游戏”。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之间灌注思想情感,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用舞台艺术的力量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儿童剧创作者们肩负的文化责任。

从创作实践来看,儿童剧的创作也并非“小儿科”,其思想内容更需贴近儿童的内心世界,剧情设计更为灵动鲜活,给创作者的讲述能力和构思水平带来新的考验。同时,“小手牵大手”的家庭组合式观演是儿童剧特有的观赏模式,这就意味着儿童剧不仅要吸引小观众们的眼球,还要经受家长们的挑剔眼光。所以,完全忽略思想内涵和情感渗透,制作粗放、内容粗糙、效果粗鄙,以“哄孩子玩”为目的儿童剧难以经久不衰,长演长新。

微信图片_20221116112421

做大做强儿童剧演艺市场,还需要创新探索“儿童剧+”的模式,延展产业链条,既重视戏剧本体,也适度开发“儿童剧+亲子研学”“儿童剧+网络手游”“儿童剧+公仔玩具”等周边衍生产品,这有利于儿童剧市场的循环发展,促使创作者推出情节有趣、舞台绚丽、主题积极励志的优秀儿童舞台剧目,以此带动周边产品的开发利用。当舞台剧具有足够的人气和热度时,就能保证周边衍生产品的市场收益,最终形成台前和幕后的良性互动。

总之,在当前教育“双减”的时代背景下,儿童剧的创作演出如何与新时代的艺术素质教育相结合,原创剧目的创排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儿童剧的创作理念、运营模式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诸如此类的问题给从业者们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儿童剧的繁荣发展需要从业者的倾情付出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呵护。唯有如此,儿童剧这个“小溜溜”才能茁壮成长,才会多溜一会儿,并持续溜下去,溜向更加美好的远方和未来。

(作者: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