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十二景”究竟是哪些景点?重庆画家侯耘告诉你

2020-09-30 19:09:27 来源:重庆文艺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30日18时讯 近日,由重庆画家侯耘创作的《巴渝十二景》在解放碑联合国际大厦67F凤凰艺术中心云端电台旁展出,市民可前往免费观展。

巴渝十二景的称誉,得益于清乾隆年间颇具审美情趣和较高文学素养的巴知县王尔鉴,很有心地梳理出十二处最具代表巴渝美色的景致让其流芳百世, 距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了。

对于十岁随父举家迁至重庆,在巴渝从一个懵懂的孩童走向成年的侯耘来说,老重庆给他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不管是呼归石那个常去玩耍的地方还是龙门皓月宁静的晚上,或不经意间沉浸在海棠烟雨笼罩着的单拱石桥上,这历历在目穿梭于时空的巴渝景象,都是让他创作年完成十二景的动力,时光荏苒,侯耘从文化记忆深处和地理位置环境上尽量地寻觅还原,让这些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的重庆美景,以绘画的方式再次完美地呈现在世人眼里。

1、《金碧流香》

诗文: "巴山耸秀处,金碧有高台。何处天香至,疑从月窟来。江环千嶂合,云度九门开。每一凭栏眺,清芬拂草莱。"

掌故:从解放碑的邹容路沿坡上行200米,到临江制高点人民公园,几百年前,这里曾是“金碧流香”的所在地金碧山。明代曹学佺所著《蜀中名胜记》中对“金碧流香”有这样的记录:“府治枕金碧山汉时分祀金马碧鸡处也。宋淳祐中,制置使余玠,因旧址累为台,曰金碧台。尝草诗余一曲,隶‘友石’二字,刻在治后式燕堂。”据此,“金碧流香”之景可追溯到宋朝,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之后还有清朝著名文人、岳麓书院山长张九镒留下了佳句。如今欣赏“金碧流香”需登上新华路上的高楼才行。

2、《黄葛晚渡》

诗文:“南纪门外大江对岸南城坪,有黄葛古树,偃盖渡旁。雨余月际,遥睇江烟苍茫间,舴艋往来,飘如一叶,亦佳趣也。”

掌故:黄葛晚渡是个摆渡渡口,在北宋初年已经形成,民国时期最为忙碌繁兴。这里是古时从重庆城中心通往南岸的重要交通口岸,夕阳时分,过江的人总是排着长队,甚至出现船只交相争渡的场面。以前曾有一棵黄葛树掩盖渡旁。后树被损毁。如今,人们游览南滨路时会看到“黄葛晚渡”四字,但这里并不是古渡口所在地。古黄葛渡据考位于渝中区南纪门,隔珊瑚坝而对立,即在今长江大桥黄葛渡立交附近。

3、《统景峡猿》

诗文:“桶井多奇胜,寻源景不穷。好山偏窈窕,曲径更葱茏。挂树千猿跃,窥天一线通。桃源花落处,几度诳渔翁。”

掌故:统景原名“桶井”, 因境内峡谷峭壁酷似桶状,人入其间,有坐井观天之感。桶井峡以怡人温泉与穿梭在峡壁间的猿猴而闻名。崖上曾经猴子成群,给幽静的峡谷带来些许生机。据乾隆年间《巴县志》记载:桶井场在仁里四甲,场西有温塘峡,峡中温泉二,一在溪湄,水涨则没,一在溪岸,冬可沐浴。从桶井并行二里许,至峡口,两岸攒锁,潺潺溪水从峡出。登小舟溯流而入,曲折宛转,忽暗忽明,两壁峭削,窥天仅一线。忽穿峡,舍舟登岸,回望烟云层叠,几不能复视,其桃源别景欤。

4、《歌乐灵音》

诗文:“山回清音远,聿谁弄管弦。崖呜风度壑,松韵雨霏天。讵迓吹笙客,俨来御鹤仙。昔曾赓雅调,云顶响流泉。”

掌故:歌乐灵音源于歌乐山顶峰的云顶寺。该寺始建于明朝,曾有铜钟一口,高4米,重3000余斤。据载,昔日僧众做法事鸣钟,远在20里外尚能闻。大殿屋檐上挂着12个铜铃,风一吹,清脆铃声和着阵阵松涛翻滚十里。歌乐山因“歌乐灵音”而得名。一说“大禹会诸侯于涂山召众宾歌乐于此”;一说李冰之子二郎治水有功,玉皇大帝派天宫仙乐队表彰,响彻山林。如今原云顶寺所在山顶,常年云雾渺漫,山之秀色时隐时现,偶尔传来阵阵松涛声,仿佛让人重闻钟鸣铃响的歌乐灵音。

5、《云篆风清》

诗文:“风送云为御,云盘山几重。如何非象马,偏是走蛇龙。涧影环飞瀑,江涛曲泛松。偶闻樵子唱,余韵袅前峰。”

掌故:云篆山距重庆巴南区鱼洞约八公里,形如鱼脊,高耸盘曲;山间地势险要,妙趣横生。明代山上曾建云篆寺,至今尚能看到遗址。清嘉庆八年(1803年),这里又修了云篆大寨于山隘,为当时巴县县南五大寨之一,迄今存一寨门。古时登临云篆山,只见绿树与云雾,静谧之中唯有山风穿林。迎着拂面的清风,烦恼全抛九霄云外,恍若与世隔绝。

6、《洪崖滴翠》

诗文:“洪崖肩许拍,古洞象难求。携得一樽酒,来看五色浮。珠飞高岸落,翠涌大江流。掩映斜阳里,波光点石头。”

掌故:网红景点洪崖洞,原崖顶一带曾林木苍翠,一道山泉从林间渗出,落至崖间化作涓涓细流。在少雨的季节,水星星点点滴下,被阳光映透得如绿珠碧玉,故称为“洪崖滴翠”。据说古时嘉陵江里有条怪鱼,年久成妖,时常兴风作浪,祸害渔民。一银须鹤发老者某日来此钓鱼,鱼竿一甩,一股劲道朝鱼妖劈去,鱼妖遂逃之夭夭。原来老者是位神仙,大号洪崖仙人。之后鱼妖被仙人点化,不再祸害四方,反为渔民预告水情。洪崖仙人去后,人们把他住过的崖洞称为“神仙洞”,后来又干脆用神仙的名号来作洞名,谓之“洪崖洞”。

7、《海棠烟雨》

诗文:“溪邃怜香国,山容映海棠。轻烟笼晓髻,细雨点新妆。娟秀宁工媚,幽清却善藏。每望望江屋,独立临苍茫。”

掌故:据《巴县志》记载:“海棠溪,发端南岸山麓,寻源不远,极小溪也。”关于其名字的由来,《巴县志》解释有二,一说是因旧时此处多海棠;另一说是每逢长江涨水时江水倒灌入溪,江波喷发似朵朵海棠。淸乾隆年间巴县知县王尔鉴对海棠烟雨极其偏爱,将海棠溪比作刚刚睡醒的少女,在轻烟薄雾笼罩下梳妆打扮,含颦蹙眉,娟秀动人。1896年在重庆出版的英国报纸《黑桥通讯》称:“重庆城唯有海棠溪一带才是游赏的精华所在。”2003年9月,南滨路烟雨公园建成,有海棠花雕塑、植物带、观景木平台、音乐喷泉等景观,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8、《字水霄灯》

诗文:“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

掌故:古时候,夜游秦淮是文人墨客的一种消遣方式。重庆字水宵灯,也是古代城市的繁华写照。字水,为流经重庆的长江、嘉陵江之别称。因从高处俯视,在朝天门交汇处的江水几经曲折迂回,形成一个酷似“巴”字的古篆体,如清代王士禛《蜀道驿程记》中所言“曲折正如巴字”,故有“字水”之称。华灯初上时,波光凌照,熠熠生辉,正是“宵灯”映“字水”。

9、《华蓥雪霁》

诗文:“最爱华蓥雪,新晴映玉林。何须披鹤氅,无事待立阴。长啸联风月,空山自古今。光流尘不染,清响度崖音。”

掌故:华蓥山由北向南纵跨川渝两地,延绵300余公里,重庆境内的华蓥山地处渝北区茨竹镇。史料记载,此山“麓四面环拱,正峰孤峭插天,绵亘巴、合、岳、邻四县之界,盖坤隅之雄镇也”。华蓥山最引人入胜的是它的雪景。冬雪初霁之时,点点白雪,在丛林翠霭中似有还无,如碎琼乱玉,掩映于群山之间,美不胜收。如今,每到冬季,华蓥山依然银装素裹、玉树琼枝,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夏日,则满山浓荫蔽日,疏影流光,是一片清凉世界。

10、《缙岭云霞》

诗文:“缙云山九峰争秀,色赤如霞。”

掌故: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古名巴山。此山是7000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山岭,山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磅礴郁积,气象万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缙云山集雄、奇、险、幽于一身,横亘40多公里,上有九峰七寺。九峰中以狮子峰最为壮观,峰高864米,有莲云石阶可通极顶。缙云山是观日出、览云海、夏避暑、冬赏雾以及观赏常绿阔叶林自然景观的绝佳去处。于峰顶远眺,夜观北碚灯火,朝观大江日出,无限风光尽在一览中。观日出如遇云海,偶可见“佛光”出现。

11、《龙门浩月》

诗文:“石破天开处,龙行俨禹门。魄宁生玉窟,月自耀云根。雪浪盘古今,冰轮变晓昏。临风等彼岸,涂后有遗村。”

掌故:从宋朝起,巴渝地区俚语中就把小港称为“浩”。而“龙门”二字则源于长江之中的两道石梁,石梁将江水分流,外石梁如龙头,内石梁如龙身,随江水起落若隐若现,如在水中翻腾。石梁中部有一处断缺,犹如一道门,便有了龙门之名。清人王尔鉴在《小记》中说道:“水中二巨石,各大书‘龙门’二字,皆宋绍兴中刻。”皓月当空之时,明辉倒映入浩中,江天月影,上下辉耀,此美妙景象被文人墨客颂咏为“龙门皓月”。龙门浩老街对面长江中有一巨石,每逢枯水期,巨石便渐渐显现身形,当水位下落到某一阶段,就能看到巨石尾部清晰的“龙门浩月”刻字。

12、《佛图夜雨》

诗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掌故: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让巴山夜雨名扬天下。相传“佛图夜雨”一景源于佛图关迎庆门内的夜雨寺。夜雨寺前曾立有夜雨石,逢月夜便有雨水渗出,地气蒸腾,使佛图关烟雨朦胧。渝中半岛三面环水,只有西南山脊一线可通往佛图关。这里曾经是连接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雨天坐轻轨2号线,从佛图关进入大坪这一段,是轨道交通穿梭地上与地下的重要节点,也可近距离感受雨中佛图关的朦胧之美。

作者简介

侯耘,男,1966年生于重庆,画家,艺名染功。进修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任教于重庆市税务干部学校艺术欣赏类教师,重庆国际艺术品博览会艺术总监,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


自幼承父习画,酷爱艺术、勤笔创作,在绘画实践中历练并提高艺术修为。于2006年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办大型个人画展,为媒体、大众所熟识,成名作《警惕!绿色正在消亡》。在展览和发表过的作品中,《不夜三峡》荣获“庆祝建党90周年”优秀奖,《无人赴宴》被国家税务总局收藏等。而个人知名组画代表作“巴渝十二景”分别在新华网、《党员文摘》、《今日重庆》、《重庆文艺》《重庆晨报》上发表,并于2016年8月,作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带一路”宣传的重庆形象之一,在哈萨克斯坦展出。


主管: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主办: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 www.cqweny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11000637号-21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