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徐云卿 吴璇)10月25日晚,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作品——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正红旗下》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上演。这部改编自老舍遗作的剧目,连续两晚为山城观众献上“京味儿”浓郁的艺术盛宴,用舞台艺术复刻晚清北京众生相,传递民族精神力量。

《正红旗下》改编自文学大师老舍先生未竟的自传体小说,由曾写出《小井胡同》等经典京味儿话剧的剧作家李龙云精心改编续写。该作品以清末北京城为背景,通过一个旗人家庭的兴衰变迁,勾勒出大时代变革中的众生相,展现了老舍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忧思。
作为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后推出的全新力作,《正红旗下》承载着剧院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北京人艺的奠基之作,是老舍先生的《龙须沟》,这部剧奠定了北京人艺的演剧风格;建院70周年之后,剧院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选择回归老舍先生,创排了《正红旗下》这部重要作品。”北京人艺院长、该剧导演冯远征表示,“老舍先生的原著加上李龙云先生的改编,我们希望用这两位京味儿作家的作品来开启人艺新的征程,深情致敬老舍先生和人艺风格。”

当晚的演出汇集了北京人艺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濮存昕饰演的“老舍”以叙述者身份贯穿全剧,与观众对话,帮助观众完成对老舍先生的想象;梁丹妮饰演的姑妈可爱灵动,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王茜华一改大众印象中的“好媳妇”形象,饰演张扬诙谐的大姐婆婆,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一个个鲜活的角色跃然台上,再加上王刚、傅迦、吴珊珊等中青年演员的精彩演绎,共同构筑了一幅生动的晚清社会图景。
该剧在舞台呈现上大胆创新,打破了传统京味儿戏的实景模式。舞台上没有熟悉的市井小院和京城宅门,而是以象征性的红色屋顶和琉璃瓦构建起流动的空间,演员在其间自由穿梭,完成时间与空间的转换。

作为《正红旗下》主演,扮演老舍先生,濮存昕直言这是不小的挑战。“北京人艺与老舍先生缘分颇深,而我虽身为北京人艺的‘孩子’,却未能见过他,仅能通过其作品与故居富强胡同感受先生气息。”在濮存昕看来,《正红旗下》可谓是老舍“最倾心的小说”,“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他要把自己的生命掏出来,承载了他对晚清时家族没落、国家积弱的痛心。因此,我们将文字改编为舞台作品时,增加了一些原创的独白来展现他的内心世界。”
“老舍先生曾于1938年-1946年在重庆生活,见证了‘雾季公演’时期辉煌的中国戏剧。此次《正红旗下》来渝演出,也是一种接续传承, 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冯远征表示,该剧虽满是“京味儿”,但核心是中国文化,相信能引起山城观众的共鸣。

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意犹未尽。“之前在课本里读过老舍先生的作品,也参观过老舍故居,这次看话剧,对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来自北碚的市民田诗琪特意赶来国泰艺术中心观看《正红旗下》,激动地说道,“演员们表演非常精湛,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回味,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多多欣赏这样高水准的剧。”
(本文图片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