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艺节|话剧《沧浪之水》在渝上演 叩问理想与现实中的“人生选择”
2025-10-24 21:23:00 来源:重庆文艺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陈发源 吴璇)当人生面临抉择之时,究竟是该向现实妥协,还是顺着内心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10月24日晚,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剧目,由湖南省话剧院创排的话剧《沧浪之水》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上演,该剧以细腻笔触,生动勾勒当代知识分子精神图景,在山城观众间激起了强烈共鸣。

1761315615000

据了解,话剧《沧浪之水》改编自阎真同名小说,以主人公池大为的人生轨迹为主线:他是 1977 年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医药学研究生,进入省卫生厅工作后,历经职场冷落与挫折磨难,最终成长为厅长。该剧剧情既叠印时代发展脉络、展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更暗含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池大为受坚守传统的乡村医生父亲影响,以《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中的英杰为偶像,即便在适应环境时痛苦万分,仍始终守着为民初心。

1761316935000

小说《沧浪之水》作者阎真说:“这个剧是根据我的同名小说改编成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话剧,整个剧的改编非常好,无论是舞台设计,还是演员的形体动作,还有台词的改写都进行了一些艺术化的设计,剧中很多情节故事与小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每一次观看,看到这些熟悉的故事,我都会潸然泪下。”

一台好的舞台艺术作品也离不开导演精心编排。谈及剧目的创作,话剧《沧浪之水》导演刘锷说,8年前拿到这部剧的剧本时,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它的场景和人物很多。所以在2017年首演的时候,我们将舞美场景的变化运用舞台蒙太奇的方式来化解这种多场景的转化,再运用一人扮演多角的方式,来解决剧中角色众多的一个问题,这也是我们剧目一大亮点。

1761317616000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参评此次文华奖,剧目还进行了精细化升级。刘锷说,我们在原来的版本上又进行了精进,在舞美方面这次增加了“水”的元素,过去在剧中是靠观众的想象,现在则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了人在水里走,人在水中去生存的意象,非常唯美。

在舞美方面也实现了小而精的设计,舞台上24把小方凳随演员动作灵活切换办公、乡村等场景,一盏老油灯则象征父亲传承的精神内核,写实与写意在此巧妙融合。不仅如此,编剧还采用史诗剧结构,融入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如池大为与自我幻影对话的超现实片段,将职场里的精神撕裂与灵魂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能引导观众跳出剧情,审视职场中的自己。

1761317663000

对此,编剧毛剑锋说,小说它是平面的,舞台是立体的,小说中的人物,在我们舞台上都为大家完美地呈现出来,我们也希望通过剧目中的人物与观众产生共鸣。在我们戏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人的一生总是在清浊之间,沉浮起伏,选择什么样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希望我们的观众,看了这部戏以后,能产生价值观上的认同。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全程沉浸在戏中,不时被剧情中的幽默对白逗得哈哈大笑。观众黄桢在看完整场演出后非常激动,她激动地向记者讲述道,她被剧中三位热血青年最后顶峰相见所感动,为民生事业积极奉献那些场景而深深触动,不是父亲的脸消失了,也不是星空消失了,这局棋也不是下完了,而是深深融进了池大为的骨血里,就像一盏名灯,指引着我们前行。

1761317769000

“剧情很真实,光影很震撼,编剧功力深厚,大胆敢写,导演二创很有实力。”观众贺妮娟在看完演出后向记者连连称赞。她说,只要故事足够丰富,舞台也可以简约而不简单,看了演出非常受剧中的池大为触动,也因此走出剧场就买了一本原著,想从书中去重读剧中的那些细节与故事。

1761317769000

据悉,话剧《沧浪之水》自创排以来已连续演出了一百多场,历经多轮打磨,从剧本、表演到舞美、灯光,每处细节都凝聚着主创团队的匠心,它不仅是一次艺术呈现,更是一场关于“如何活着”的精神对话。10月25日14:00,该剧还将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继续上演,在这场理想与现实的博弈里,愿每位观众都能在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守住所信的那盏 “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