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艺节 | 十年匠心磨诗卷 《杜甫》“回”成都演出惊艳四座
2025-10-13 22:32:11 来源:重庆文艺网

诗是无声的舞,舞是流动的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在夔州(今重庆奉节)登高抒情写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登临山东泰山,写下傲视群山的壮志豪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在四川成都定居时,写下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一个人笔下的唐朝,他就是“诗圣”杜甫。

10月13日晚,《杜甫》“回到”成都演出,惊艳四座。

1f4439134b0b4e88b2c7a57fb9b46f53
《杜甫》演出剧照。重庆歌舞团 供图

作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剧目,重庆歌舞团原创舞剧《杜甫》亮相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带领观众踏上一段穿越时光的诗意之旅。

0986b8c040ca44c582e6d810eab64dc9
观看《杜甫》的成都市民接受采访。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天春 摄

《杜甫》是重庆歌舞团联合国内专业创作团队,历时两年精心打造,并经过多年打磨的国内首部以“诗圣”为题材的舞剧,首演于2016年。该剧以意象化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呈现和讲述了“诗圣”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分为“序:壮游羁旅,踌躇满志济天下”“上篇:长安十载,求官谋事为苍生”“下篇:弃官归隐,笔底波澜惊风雨”“尾声:登高望远,历尽沧桑唱大风”四个篇章。

演出当晚,观众兴致盎然地走进剧场,座无虚席,其中不少观众已是“二刷”“三刷”。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段吉平带着7岁的孩子走进剧场,感受杜甫笔下的诗意长河。她的孩子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一直学习古诗词,唐代诗词肯定绕不开。杜甫在成都定居了约四年,她想带孩子观看《杜甫》,身临其境更加直观了解杜甫。

舞剧一开场,便以宏大的历史画卷和震撼的视听效果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

“丽人行”里,远山如黛,烟波飘渺,长安最显贵的丽人在如梦似幻的河边翩翩起舞;“三吏三别”中,观众跟随杜甫的视角,体会乱世悲歌;再到“春夜喜雨”,如同一缕乍泄的天光,在舞台上重构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时空流转自如,情感层层递进,观众们跟随舞者身影,穿梭于唐朝的繁华与沉浮之间,领略诗人笔下的家国情怀,直抵人心、感人至深。

161e7035f4094d6fad1299cf28905885
《杜甫》演出剧照。重庆歌舞团 供图

《杜甫》曾四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荣获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2022年,总编导韩真、周莉亚回归排练厅对舞剧进行深度打磨,焕新升级为2.0版,在戏剧的整体连贯性、代表性舞段与杜甫诗作的结合、人物塑造的细节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升。此次参评的《杜甫》则是在2.0版基础上再度打磨的“精微版”——精雕细琢每一处细节,让观众走进剧场就像翻开了“一本立体的诗”。​

601c7b1bb30a46938712f40b744a6e92
《杜甫》演出剧照。重庆歌舞团 供图

虽为历史题材,《杜甫》却处处透着现代巧思,在情节选取、音乐创作、灯光设置、道具使用等方面都极具现代感,令人耳目一新。演出现场数次掌声雷动,观众看到了杜甫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也看到了他为百姓疾呼时的坚定,更看到了他年迈时的悲凉。

069cb8d1669b43e0bf71b429a301855d
成都市民对《杜甫》抱以热烈掌声。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天春 摄

演出团队谢幕时,剧场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纷纷感叹“中式美学的韵味太足了!”成都市民石莲说,看了《杜甫》之后,让她内心受到强烈震憾,舞美、灯光、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观感非常美妙。

从2016年首演到2025年参评第十八届文华奖,重庆歌舞团带着《杜甫》走遍全国各地。这场跨越十年的“诗舞之约”,不仅是对一部舞剧的匠心坚守,更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执着,让更多人在视听震撼中读懂杜甫,也读懂重庆深厚的人文底蕴。

622578e847f640c2b957fd0d78351245
《杜甫》演出团队谢幕,市民纷纷拍摄难忘瞬间。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天春 摄

据了解,舞剧《杜甫》还将于10月14日晚上7时30分继续在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上演,感兴趣的剧迷朋友可通过“天府演艺”小程序购票观看。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天春 徐云卿 四川新闻网记者 王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