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华龙网讯(王景行)“李大钊,字守常。”“陈独秀,字仲甫。”两位开启“觉醒年代”的人物互相作揖,拉开了话剧《觉醒年代》的序幕。10月13日晚,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剧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话剧《觉醒年代》在涪陵大剧院上演,与山城观众展开了一场跨越百年的精神对话。

演出当晚,尽管秋雨微凉,却未减观众半分热情。演出方别出心裁地将剧目创排年表制作成泛黄的民国报纸样式,观众手持“报纸”入场,仿佛穿越至1915年的动荡年代。
舞台剧《觉醒年代》根据同名电视连续剧改编,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中国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艺术再现了100年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如歌岁月。

将43集的热门电视剧浓缩于两个小时的话剧舞台,绝非简单删减。编剧喻荣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打碎”后重建的全新创作过程。团队深入挖掘历史资料,在忠于历史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而严谨的艺术提炼,并增加了“女性的觉醒”等视角。

大幕徐徐拉开,舞台上的灯光如同百年前那群先行者追寻的星火,渐次亮起。百年前的历史故事近在眼前,“觉醒年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在台上如画卷式呈现。一段波澜壮阔的如歌岁月,一幅幅人物群像图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家国天下的慷慨激昂,儿女情长的真情流露,在演员们的真挚演绎下,一个个历史人物有血有肉,有笑有泪,饱含深意,引发观众强烈共情。

舞台上,大型机械转台间,既有独属那个年代的笔墨纸砚和一张书桌,也有校园内的激情澎湃和气势恢宏的感人场景,光影交叠,一方舞台构建出宏大的历史背景,也传递出浓厚的人文气息。“雨”和“雪”的场景设置,诗意感十足。舞台装置的灵活运用,结合流动的多媒体,加上灯光、音乐的烘托,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极具冲击力的视听感受。

演出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话剧的现场冲击力是无可替代的!”刚走出剧场的90后观众张先生难掩激动,“当陈独秀、李大钊在台上慷慨陈词,你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理想之光。这比任何书本上的描述都更直接、更有力!”
据悉,该剧还将于明晚在涪陵大剧院演出一场,市民可通过“重庆演出信息平台”小程序购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