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陈发源)“我起初并没有计划出版这本书,但一位文学界的前辈看完后,提醒我要认真思考一下,这些内容写得很深邃,有思想,值得出版。”7月27日上午,“散文的困境与重生”——《散文家们》新书发布暨分享会在书博会山西馆举行,青年散文家吴佳骏携新书《散文家们》与广大读者见面,分享了创作心路和对散文创作的新思考。

对散文深邃的洞察与思考
据了解,这本散文批评和评鉴文集《散文家们》,是吴佳骏在主持《红岩》杂志“中国文存”栏目的几年中写下的“编前语”,其深邃的洞察和富有真知灼见的剖析,既是对当下散文存在问题的精准把脉,也是对散文精神的召唤和倡导。该书如同当代散文界的一面“镜子”,既可照见散文的面庞,又可照见散文的骨骼。
分享会上,吴佳骏说:“这是一本‘意外之书’,源于我从2015年开始,在《红岩》杂志上策划和主持的‘中国文存’栏目。这些文稿,全是我在八年时间内写下的‘编前语’的基础上扩充而成。”

他还坦言,一个写散文的人,唯有写出人的散文,才能维护和捍卫散文的尊严。从这个层面来说,任何一个散文作家,要想博得他人的认可和敬重,必须怀有恒定的价值观和理想主义情怀。不能只在文字上玩技巧,耍花招,也不能只关心一己的悲欢,要具有利他精神和天地精神。
“好散文是活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吴佳骏说,这是基于自己创作散文二十多年来的经验和感悟。在他看来,一个人,无论是富豪还是穷人;也无论是位高权重,还是位卑职低,其人生都是由无数的小幸福和大痛苦组成的,无一例外。
“富人有富人的痛苦,穷人有穷人的忧愁。哪怕你这辈子活得再精彩,成就再高,最终我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吴佳骏说,“作为一个散文写作者,我们需要用文字去捕捉这些痛感,将之呈现出来,为这个时代作证。”

见证作家写作思想的转变
此次发布会,吴佳骏非常敬重的重庆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诗人、散文家李钢,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原主任、教授、评论家张育仁两位老师也来到了现场,为其新书发布道喜。
发布会上,嘉宾李钢、张育仁与吴佳骏进行了对话、交流。他们一致认为吴佳骏是当代青年散文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散文作品极富个性,辨识度很高,内容扎实,注重审美价值和思想含量,而且深具悲悯情怀和人文精神。

李钢在分享中说,这本书看了之后印象非常深刻,很有意思。目前,应该还没有作家出过一本对当代散文家的作品和中国散文走向有过研究的书籍,而且是用一种随笔式的短文写出来,吴佳骏的这部作品显然是值得期待的。
李钢说:“我和佳骏认识很多年了,都是老熟人,记得2012年在工商大学举办的一次关于他的散文研讨会,那时候吴佳骏的散文还显得比较稚嫩,题材都是一些关于家乡的生活写作,后来发现他开始有了新变化,题材也向城市进行延展,一直到今天出版的《散文家们》,这本书带有思考性和评论性,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已经很成熟了。”

张育仁谈道,他和李钢老师都是看着吴佳骏成长起来的,这条路他走得非常艰难,从一个农村几乎绝望的少年流浪到城市,饱经命运的鞭打,走到今天,成为了一名知名作家,身份发生了变化,写作的深度也发生了变化。
在张育仁看来,他这本《散文家们》,是其散文理念的集中体现,每篇文章都有的放矢,个案凸显,对当下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也对什么是好散文进行了探讨。这本书不只对写散文、热爱散文的人有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对写作其他文体的作者,同样具有省思意义。
据了解,作为80后作家,吴佳骏在散文创作上成绩斐然,已出版十余部著作,先后荣获“冰心散文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丝路散文奖”“长安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刘勰散文奖”“三毛散文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