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我相信永恒就是这个样子的(诗九首)
2025-07-23 16:09:05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屿夫

 

每次仰望,都见到片新的天空

云彩是不同的,颜色也发生着演化

光影如最多动的孩童

刹那的安稳,亦非常难得

然而啊

我却相信,永恒就是这个样子的

这即为永恒

 

窗外,仿佛一座艺术馆

善变的景象,回眸间便改了性格

气质迥异,风姿百转

任何一次凝视,皆新的流派

然而啊

我却相信,永恒就是这个样子的

这即为永恒

 

我更加相信,只要土地在,种籽在

永恒的美就在岁月里熠熠生辉

 

花开时候好读慷慨与青春的文字

 

花儿开时,我不在现场

恍若忽来的梦,苦思冥想它的诞生

前世该长在雪地

高山之阳,流水之畔

或者,是往年走进戈壁沙漠

感动自己的

那枝生命力顽强的著名的花儿的轮回

 

遇见,是奔赴,是幸运

乃今生必会有的缘,一种慰藉

一番觉悟,一点告诫

也许已经历了多少次的错过

在该见的时间啊

曾失之交臂,也未尝惋惜与难过

因为麻木,和无知

 

昨晚的山风,把这本书翻得哗啦啦响

花下,好读慷慨的青春的文字

那株翠绿的饱满的野草呵

 

那株翠绿的,饱满的小草

透出抖擞的精神

传递着大地的温暖,天空的爱抚

 

许是花工们过于忙碌

野草,顶着花蕊在草坪撒欢

疯长起来

又渐渐伸向了路面

牵旅人的衣裳,草籽沾上裤腿

搬运到远处,洒落生根

延续顽强的草命

不能想象,没有草丛的旷野

 

那株翠绿的,饱满的小草

透出自信的精神

带给我大地的温暖,天空的爱抚

 

去观钱塘潮,去伴咆哮的壶口

 

时间飞逝,已开启倍速的感受

似乎鸟儿也减少了

从我的眼前,掠过的次数

书页的翻动变得缓慢

花朵凋谢之后,迟迟未结出新的花蕾

那曾经的美貌啊

渐渐模糊

 

香炉里的香,何时悄然熄灭

袅袅的轻烟散尽

柴烧茶杯,寂寞到结尘

几袋过期咖啡,只包装依旧漂亮若魅

苔藓呵,侵蚀地面

路杂草交织

适合小心翼翼的步履

 

是谁在呼唤我,千万勿关闭心的门扉

去观钱塘潮,去伴咆哮的壶口

 

祈愿明天的大地真正宽广无碍

 

我们对光阴,胸怀激烈的情意

长久的乐观以待

一直来到暮色苍茫时分

路上遇见的人,多似移动着的雕像

刻刀痕迹

让面貌恍如青铜色

包浆虽浑厚,却殊少温润的气息

 

童椅中的,母亲怀抱的婴儿

绽露赤子之笑

毫无心机的纯真令人疼惜

遥想他,或她的一生

祈祷明天的大地,真正的阔广无碍

明天的宇宙,任由旅行

敲响所有未知的门

 

愿好运,一切幸福降临给他们

而长者得以慈祥的凝眸

一朵花可以拥有千万种美丽

 

山岭上的花儿,气韵妩媚

爱你的人啊,要把晨曦,正午的灿烂

夕阳,星辰的光芒

赋予你,还将赤橙黄绿青蓝紫

全部的颜色给你

一起创造绽放的奇迹

 

她呀,具备无比的想象力

突破了束缚,自由自在地诉说与描绘

一朵花,可以拥有的千万种美丽

咏叹普通生活

点缀烟火气,抚慰焦虑

开掘喜悦感的深度

 

大自然的寻常里,无穷尽的审美趣味

求索者,乃因顿悟心心相印

 

当时,我刚走到树底下

 

路的右侧,草地旁的树丛里

鸣叫得畅快的鸟儿,如忽然卡住咽喉

那一声没有叫出来的

猜想,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心情

绿叶上的露水

滴落下来,湿了我的脸颊

 

当时我刚走到树底,刚仰起头来寻找

隐在枝桠中,暂歇歌唱的小鸟

 

影子,略微可见朦胧的一团

是你吗,不会沮丧吧

或许准备重新开口,腔调更婉转悠扬

可能酝酿一篇新的词曲

为度夏的人们

添几分清欢,稍解酷热天的烦躁

 

当时我刚走到树底,刚仰起头来寻找

亲爱的,你真的已有十分美妙

 

执弹弓的少年

 

弹弓正指向的树桠间

看见了,那只在炽热的阳光里

瑟瑟发抖的鸟儿

惊恐万状,歌唱戛然而止

寂静无语降临

屏息

 

等待下一秒,羽毛飘零的情景

哀鸣会传过来吗

 

赞美啦,小小少年

转移目标,瞄准地上的空酒瓶

引弓待发时

周围的人们满怀兴致

鼓起掌,讲述这个孩子的

故事

 

等待下一秒,鸟儿从天空飞过

报告万物和谐的消息

 

夏日的小品

 

小狗可乐,守在碗边

老朋友小麻雀,高踞在亭檐

它们围绕着食物

展开了博弈,演出每日的驻场之戏

你来,我赶,直扑上去

你追,我飞,一跃枝头

 

不依不饶,相互凝视交流

似乎也有情意绵绵

从此后,它们开始过起神圣的生活

倔犟的矛盾

纯粹的,只为营养摄入

若产生些依存的自觉

 

对峙,周旋,得意,与惜败

引来满天星辰

 

作者简介:

屿夫,本名刘小平,又名罗追加措。修习诗歌的“居士”,常以分行的文字对话心绪,喜于诗歌的“炉膛”边感觉生活的乐趣,在诗家语中领悟美的真谛。作品散见于《诗刊》《红岩》《重庆诗刊》《散文选刊》《新民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