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庄精神 光芒璀璨——巴渝文旅戏评重庆大型原创话剧《天坑问道》
2024-07-09 12:30:02 来源:重庆文艺网

编者按:

2024年6月,重庆大型原创话剧《天坑问道》在重庆大剧院正式上演,该剧曾于2021年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试演。话剧以时代楷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毛相林带领村民修建悬崖“天路”的故事。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剧评人观摩了该剧,并进行了专题评论。

下庄精神 光芒璀璨

作者:钱昀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一个群山环抱、天坑阻隔的偏远村落——天坑村。天坑村的村民们面对交通闭塞的恶劣环境,没有屈服和放弃,而是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以血肉之躯挑战自然,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通往外界的希望之路。这就是话剧《天坑问道》演绎的现代版“愚公移山”的故事。

《天坑问道》是根据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中宣部时代楷模和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的事迹进行创作的。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将那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这部话剧中,观众得以穿越时空隧道来到20世纪的90年代,看到在自然条件恶劣、地理环境复杂的天坑地区,人类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看到人性中的光辉与伟大。舞台一开场便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天坑”,这个视觉形象直观地展现了多年来天坑对村民们生活和心理造成的沉重压迫,让观众瞬间感受到修路的沉重与悲壮。一束光聚焦于悬崖峭壁之间,那是村民们用简陋的工具,一锤一凿地开凿山路,历经无数日夜,誓要凿通的天路起点,回荡在山谷间的是此起彼伏的敲击声,每一次回响都是对命运的抗争,对希望的呼唤。

《天坑问道》最为突出的,便是那贯穿全剧始终的“下庄精神”: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一种面对自然困境时的顽强抵抗,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信仰和追求。

“下庄精神”通过天坑村的人物群像表现出来,但编导把重心放茅开山和罗饮水这两个人物身上。开山修路,饮水思源,两人名字中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他们都是普通的农民,生活在贫困与艰辛之中,然而两个人的内心都燃烧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命运的不屈抗争。但他们走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致富路,这两条路也是中国农民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缩影:一是罗饮水式的“向外探索”,认为要致富就要到外面的世界去拼搏,通过外出务工积累财富,罗饮水的选择更贴近个体需求,走出大山,到外面见识更广阔的世界,挣更多的钱。二是茅开山倡导的“内部革新”,认为摆脱贫穷就要修出山的路,让村民走出大山走向富裕。茅开山的理想更崇高,他谋的不是私利,而是全村人的福利,他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在动员大会上,茅开山面对众多乡亲,回顾了天坑村的历史:“清康熙年间,大量无地之民涌入四川,繁衍生息,我们天炕村最鼎盛的时期人口有千余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天坑越来越闭塞,越来越落后,什么都跟不上,天坑是天,也是坑,到1997年我们又决定修路时,天坑村的人口只剩下395人。”这段话里有痛惜也有不甘,“乡亲们,我们不能一直被困在这里,我们要修路,走出大山!”这是茅开山动员修路的誓言,展现了他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当与决心,同时也激发了村民们的斗志与希望,体现了“不甘落后、不等不靠”的下庄精神。

在修路的过程中,茅开山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与困难。资金短缺、技术难题、自然灾害……每一个难题都像是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但他没有放弃,反而变得更加坚韧不拔。他知道,这条路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整个村庄的未来。因此他愿意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可能是生命。县里也知道了他修路的艰辛,书记跋山涉水来看望他鼓励他,让茅开山感到了信心和力量:“1999年,县里决定大力支持天坑修路,给了设备,给了资金。总算看到希望了,可这路是真难修呀!到处都是悬崖峭壁,我们只能挂着红绳在悬崖上一点一点地凿,不过我们坚信这条路一定能修得好。”

在外打工的罗饮水,时刻挂念着父老乡亲,茅开山修路的坚定信念与热情,也深深打动了罗饮水,于是他用自己的积蓄买来一台电钻带回家乡,与茅开山并肩前行,共同开山修路,一起畅想“天坑变天堂”的美好愿景。

在修路过程中,罗饮水不幸坠崖牺牲,他的牺牲,将剧情推向高潮。村民们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但他们知道,罗饮水的牺牲不是终点,而是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村民们齐聚在祖宗牌位前,毅然在誓死书上按下拇指印,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个鲜红的指印,触目惊心、撼人心魄,蕴含着无尽的悲壮与决绝,那份为了目标不惜牺牲生命的决心,在村民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们行走在天堑般的危崖天路上,每一步都充满未知与艰难,但正是这样的环境,更加凸显了他们的不畏艰险的坚韧意志,向死而生的勇气与力量。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指印都是一份承诺,每一滴鲜血都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共同铸就了下庄人民不可动摇的决心与坚不可摧的力量。正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支撑着村民们走过了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岁月。

在话剧的结尾处,红色的麻绳被高高抛向空中,象征着绝壁上的“天路”终于贯通,村民们不仅修建了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更修建了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那让人感觉压抑的巨大天坑消失了,舞台豁然开朗,一片光明,村民们欢呼雀跃、热泪盈眶,一起手拉着手迎接新生活。从最初修路时的迷茫与困惑,到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不屈,再到成功时的喜悦与泪水,观众仿佛化身为剧中一员,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与蜕变。这种沉浸式的观剧体验,让观众更能深刻体会到剧中人物历经的艰辛与不易,以及他们为了摆脱贫困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

与电影《开山人》相比较,两部艺术作品都聚焦于毛相林及下庄村村民为改变贫困面貌,在悬崖绝壁上修建“天路”的壮举;都采用了纪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方式,既尊重历史事实,又进行了适当的艺术加工;都是通过细节描绘和场景再现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但《天坑问道》通过更加灵活的舞台调度和场景转换,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更为自由的叙事,用现场氛围的营造达到和观众的情感共鸣;更注重语言魅力和表演张力,通过台词的精炼和表演的投入来打动观众;更注重对主角茅开山内心世界的挖掘,通过台词和表演展现他的挣扎、痛苦、害怕以及敬畏自然的一面,使角色更加立体和鲜活。

《天坑问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功地将“下庄精神”呈现在观众面前。“下庄精神”不仅属于下庄人民,更属于全中国人民。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