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小玉、肖珏琳
《教育的情调》是教育现象学开创者、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的经典之作。它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揭示了教育者应有的特质:情调。教育者应该带着这种特质,细致地观察和倾听学生,选择最恰当的教育行为,用敏感去感受、用情感去关怀、用智慧去理解,使教育的过程充盈着情感的交流与精神的愉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政涛认为,《教育的情调》是一份“献给教师、教育学者和学生的礼物”。为深入挖掘本书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和独特价值,西南大学师生展开了对话。
以爱为基、以情为韵的教育情调
硕士研究生肖珏琳: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了师者的三大要务: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对教育之“术”的准确阐释。然而,随着时代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现代教育对“术”的过度关注遮蔽了对“道”的弘扬。在浩如烟海的教育书籍中,专注于讨论“道”的著作并不多见,而《教育的情调》恰恰是其中的遗珠。那么,教育的情调究竟意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理念呢?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何谓教育的情调?书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顾明远认为:“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教育情调的表现在情,在教书育人的细微处见真情。”教育的情调,宛若深邃夜空中的璀璨星辰,既令人感到遥不可及,又似乎近在眼前;既散发着神秘的光芒,又承载着真实的温度。它超越了单纯的教育技巧与方法的范畴,蕴含着对教育本质与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于追求教育的效率与成果,但《教育的情调》却如一道光亮,散发着教育的真正魅力,这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情感交流与个性关怀。
教育的情调是根植于内心的爱。正如书的后记所言:“教育学的根本条件在于爱和关心、希望和信任以及责任感。”教育的情调来自于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深厚热爱与崇高敬畏,来自于为教育的火炬不断添柴加薪的主体责任,以及师生间的相互信任与期望。书中两位老师对待麦克和马克的不同态度:一是无意的忽视,二是真挚的“看见”,这种对比,展示了教育者间观念的差异,以及不同的情怀。“学校给孩子们的可能是陌生感和压抑感,也可能是归属感、安全感和自信心”这一观点提醒我们——爱会使教育不滞于冰冷的知识传授过程,而转化为一场饱含情感与温度的心灵交流。
教育的情调渗透在微小细节中。从教室的布置、书本的摆放、到光线的投射,再到墙面的装饰,每一处都“润物细无声”。而教师的情绪、动作和眼神,更是教育温度的直接体现。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教育的独特韵律,编织着教育的美妙情调。正如书中所揭示的,教育者在观察孩童跳绳时所展现出的专注与理解,远胜于普通路人的匆匆一瞥。这种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其成长进程的深刻洞察,正是教育情调的精髓所在。因此,教育者应当肩负起以深情与细心呵护学生成长的神圣使命,让一个个末微细节如阳光般洒满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教育的情调唤醒机智与敏感。机智与敏感,宛如教育者的双翼,能够翱翔于广阔的天空,多方位地洞察学生的需求与感受,也能辨别以何种环境、何种方法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教育机智不仅仅是一种认知能力,更是一种深入骨髓、融入血液的“体知”,它赋予教育者在瞬息万变的情境中即兴发挥智慧。如当学生拿着偷偷修改后的试卷,请求老师更正分数时,那句“有错就改嘛。人就该诚实,对吗?”的话语,这简短而意蕴深长的话语,不仅是对诚实品质的肯定,更是在无形中为学生的品格塑造指明了方向。
教育机智并非刻板的套路或一成不变的公式,它如同溪水般灵动,因境而异、因人而异。即使在相似的场景下,也难以完全复制其独特的效果。为此,需要教育者以新的视角、敏锐的感觉,去发现、去创造那些能够助力学生成长的独特瞬间。
慧心启智、敏感育人的教育者品质
硕士研究生肖珏琳:在当今日趋复杂的教育舞台上,学生的个性宛如繁星点点,各放异彩,而教育情境也如同变幻莫测的云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面对时代赋予的崭新画卷,教育者所面临的挑战愈发艰巨:不仅要夯实专业知识、磨砺多样教学技法,更要锻造出敏锐的观察力与灵活的应变能力。在这波澜壮阔的教育海洋中,教育者如何成为掌舵的智者,让教育之旅充满情调与智慧呢?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教育机智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教育者对瞬间变化的敏锐捕捉与灵活应对上。教育敏感是一种全方位的、具备同理心的思维方式,它呼唤着教育者对孩童个体的独特性、教育情境的特异性,以及个人生活世界的深度关注与体察。教育机智与敏感并非一蹴而就,也难以通过简单的技术培训获得。相反,它需要在日复一日的教育实践中被激活、呵护与保持,经历无数次的反思磨砺与自我超越,才能不断地升华与成熟。
首先,保持开放心态,体验鲜活的大千世界。知识的积累是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石,我们既需要理论化、抽象化和概念化的教育学研究,又需要融入真实的现实生活。书中提到,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不仅热爱阅读和写作,甚至在课间休息时也会手不释卷,臂下夹着一本诗集。他们不仅用诗歌去描绘世界,更通过文字的魔力来思考人类的种种经历。这样的教育者深知,真正的知识不是简单的概念或理论,而是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为此,身为教育者,既要关注课堂内的情况,也要关注课堂外的各方体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敏锐地捕捉教育契机,并运用机智的方式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其次,坚守人文立场,关注具体情境中的人。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情境,蕴含着无数的教学契机。它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南、具体的技能手册或固定的行为准则来应对。然而,真正机智且敏感的教育者总能在纷繁复杂的教学情境中游刃有余。他们会细心地观察学生的神态举止,倾听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声音和需求,并在转瞬即逝的“当下”,做出既符合教育原则又富有洞察力的决策。如当学生提问时,教育者会对他们的疑问给予发自内心的赞赏和鼓励,从而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天然好奇心。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更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从而在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时更加从容自信。
再者,养成反思能力,在实践中反思成长。教育者要以高度的专注力和敏锐力去洞察细微之处。同时,也要勇于质疑自己的立场和观念,不断在内心深处追问与回答“教育的真谛何在”这一根本问题,从而持续审视和评估自己的教育实践。反思力的关键在于敏锐地识别何为善良与适当,何为不善与失当。书中有一则故事:一位老师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取得满分的学生大加赞赏,然而这一行为却意外地让学生陷入尴尬之境。原来,表扬可能会催生学生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又极易被误解为虚荣心的表现,反而让受表扬的学生感到窘迫。这个故事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教育者在表扬时的盲区,因而必须审慎地思考表扬的适切性,避免让赞美沦为空洞的形式,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在教育的道路上,机智与敏感是不可或缺的压舱石。它们超越了技艺的桎梏,指引教育者深入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捕捉教育情境中的微妙变化,并迅速、敏捷而合理地做出决策。愿每一位教育者都能拥有教育的机智与敏感,用心、用爱、用情,唤醒每一个沉睡的梦想,引领学生走向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