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艺网11月4日10时讯(通讯员 罗晓红)他们是诗人,用文字倾诉内心;他们是艺术家,用色彩和天赋展示不一样的世界;他们一路同行,用不同的方式展现各自的视角……11月2日,由重庆商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子非子”三人行,必有我诗:车前子、莫非、金铃子艺术作品展在商道文化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20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开幕式上,冯玉祥诗书画院顾问、著名画家高济民,重庆市委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书法家丁祥龙,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杨矿,西南大学博导、著名艺术评论家邱正伦,冯玉祥诗书画院副院长、书法家武辉夏,民盟画院常务副院长张涌,著名企业家、诗人白一波,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蓝蓝、潘洗尘分别致辞,并对此次画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此次画展共展出作品90幅,其中,重庆诗人、书画家金铃子展出的作品中,有其画册《桃之夭夭》系列中的“凤兮”和“本象”,“凤兮”的创作原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鸡或孔雀;“本象”似像非像变形的人体,扭曲的姿态,给人无限的张力与想象空间。在观众看来,金铃子的画作像她的诗歌一样,善于与读者达成某种微妙的会意,这增添了金铃子诗歌或者绘画作品的神秘元素。罗马尼亚著名诗人评论家纳迪娅-契娜·勃普在《诗意的感知和告白》中曾评价说,金铃子是一位少见的极具天赋的风景画女诗人,她成功地创作了风景画诗歌,这些诗歌不是静止的,而是极具想象力动感的巨大的风景画。
诗人、摄影家、博物学者莫非的工作路径则有别于其他摄影师。他不用闪光灯,仅靠自然光;不用三脚架,身体就是支撑物;不用变焦镜头,只要定焦并手动微距拍摄。可见其拍摄难度之大,因此也成就了一个诗人摄影家所拍植物的别样魅力。他认为“自然是最初的一本书”,“凡是一句话说不清楚的事,一本书也照样说不清”。就像他的极具自然沉思的诗篇一样,他的摄影构图极简,用光犀利,素材都是植物的花、叶、果,有时甚至拍摄枯叶和树干的局部。在他看来,枯叶同样有着生命之光。从北京胡同到南美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看上去是拍一草一木,其实是摄取他自己对万物的理解与沉思。就像他说过的那样:“我哪里是在拍枯叶,我是在拍看见我的那片光”。这个写诗40年的诗人,当他20年前重新拿起照相机的时候,依旧是一个诗人借着光在荒野中工作,只是照相机替换了纸和笔,因此明暗对照,色彩充盈。仿佛只有透过树叶的细微之光,我们才会看到,什么叫“师法自然”,什么叫“日日新,又日新”。没有细节就没有想象力。那么,这个跟万物的细节打交道的摄影家给出的画面,往往是惊喜和意外之美。
诗人、散文家、画家车前子,童年曾随张继馨先生和蒋风白先生学习中国画。15岁偶然读到普希金的作品,开始写诗。45岁重逢黄宾虹,决定绘画。其绘画作品曾被著名画家张仃称赞为“真正的文人画”。 其作品多以花卉、草虫、飞禽及其他动物等为题材,用笔洒脱飘逸,墨彩交融,色彩明快,整体画面富有节奏感。车前子的画在其天赋基础上,凭借本能和直觉,加上诗人的自由想象来进行。其作品从本质上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之精神,强调绘画不仅仅以描摹物象外形为目的,而是更要注重画家内心世界的感受与表达。他在强调书法入画、骨法用笔的同时,更强调应目会心,画由心生,他的作品一如他的诗歌、散文,件件有感而发,从不做简单的物象描摹。
据了解,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的还有唐力、何房子、张远伦、唐亮、指界、大草、宇舒、梅依然、白月、刘东灵、杨平、戎子、泥文、蒋艳、二月蓝、阿雅、张天国、柏林、白秀、左秀英、哈果、冷雨桑、李文武、彭小容、陈梅、杨翼、唐苍明、李文云(排名不分先后)等来自文学界、书画界、企业界的书画爱好者。
主管: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主办: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 www.cqweny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11000637号-21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