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晚,秀山花灯广场灯火璀璨、掌声雷动,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送欢乐下基层暨第二届武陵山戏剧周活动在此启幕。众多梅花奖获得者与戏剧名家齐聚“边城”秀山,为渝鄂湘黔四地群众献上一场兼具艺术高度与民生温度的文化盛宴。

此次活动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重庆市文联、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联合主办,重庆市戏剧家协会、中共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县商务委、县文联等承办。
自中国文联、中国剧协1983年创办中国戏剧梅花奖以来,截至今年,该奖项已成功举办32届,共评出京剧、昆剧等66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儿童剧、滑稽戏等戏剧艺术门类的获奖演员741名。中国戏剧家协会于2005年组建的梅花奖艺术团,以“弘扬民族文化、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常年深入基层开展公益演出,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

此次梅花奖艺术团带来的演出穿插“武陵茶韵”“边城风味”“秀山非遗”三个特色环节,汇聚京剧、川剧、祁剧、扬剧、昆曲、花灯戏及阳新采茶戏等多样剧种,展现了中华戏剧艺术的多元魅力。秀山歌舞团带来的《秀山花灯迎宾来》以灵动舞姿点燃全场,重庆市歌剧院车璐(第3届重庆电视歌手大赛金奖、第10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获得者)与市川剧团、市京剧团演员联袂演绎的戏歌《红梅赞》悠扬婉转,传递出经典作品的不朽生命力。重庆市文联副主席、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程联群(第11届文华奖获得者)献上京剧《贵妃醉酒》选段,身段雍容、唱腔醇厚,尽显深厚功底。第31届梅花奖获得者梅院军演绎的黄梅戏《苏东坡》《墙头马上》等选段,将角色的细腻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

区域文化交融成为演出的鲜明特色。贵州花灯剧团团长邵志庆(第23届梅花奖获得者)带来的花灯戏《月照枫林渡》选段韵味独特,湖南省文联副主席、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肖笑波(第25届梅花奖获得者)演绎的祁剧《断桥》选段情真意切,第27届梅花奖获得者吴熙的川剧《荆钗记》选段以精湛的“唱作念打”展现川剧独特魅力,游佳琦(第15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获得者)的扬剧《夜奔》选段张力十足,顾卫英(第29届梅花奖获得者)的昆曲《牡丹亭·寻梦》选段婉转缠绵,湖北黄石市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的《梁祝·十八相送》选段温婉动人,充分展现了武陵山区多剧种共生的文化生态。

秀山本土力量同样亮眼,秀山县文化馆的花灯小戏《流量密码》贴近生活,县戏剧家协会演绎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激昂奋进,彰显了基层戏剧的鲜活活力。重庆市三峡川剧团的川剧戏歌《江山如画》融合传统戏曲和现代元素,赢得满堂喝彩。演出在重庆市川剧团的川剧集锦《戏韵边城 剧汇秀山》中落下帷幕,川剧绝活与地域元素交融,为晚会画上圆满句号。

11月8日上午,武陵山戏剧发展现状调研会暨渝鄂湘黔剧协工作交流会在秀山举行。中国戏剧家协会领导、梅花奖演员与渝鄂湘黔四地戏剧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区域戏剧发展共性难题破解、跨区域协作路径、剧种传承创新等核心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为武陵山区戏剧发展出谋划策。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刘冰希望戏剧艺术工作者能以戏剧为纽带,深化艺术互鉴、人才互通、文化互融,在助力民族文化传承的同时,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坚持深入基层采风,从人文沃土与群众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创作出更多贴近民心、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戏剧作品。
与研讨会同步开展的,还有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沈铁梅主持的戏剧艺术讲座。中国戏剧家协会相关领导、行业专家、梅花奖演员与秀山本地戏剧工作者面对面交流互动,围绕戏剧表演技巧、剧目创排经验、基层戏剧人才培养等内容分享心得、答疑解惑,为本地戏剧从业者搭建了高效的学习交流平台。

本次活动以戏剧为纽带,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搭建了跨区域文化交流平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下生动注脚。
文图/重庆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