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内外”文艺评论 | 烟火人间,温暖人间——评话剧《烟火人间》
2025-11-05 11:47:05 来源:重庆文艺网

编者按:

为扎实推进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相关文艺评论工作,有效发挥文艺评论在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与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组织开展系列文艺评论活动。

烟火人间,温暖人间——评话剧《烟火人间》

文/雷鑫

2025年10月22日,重庆市涪陵大剧院上演了话剧《烟火人间》。这部话剧的创作单位是青岛市话剧院,讲述了20世纪改革开放期间青岛的一个里院中邻里之间发生的事情。看话剧时,我感受到了从青岛吹来的“海鲜味儿”,话剧让我看到青岛的生活,也让我想起自己的生活,产生许多思考。

话剧中的许多元素能让我这个外地人了解不一样的青岛。最特别的设计是剧中那个被捡来的孩子,他被取名为“小噶啦”。“噶啦”是青岛方言中对蛤蜊的俗称。话剧中有些人物全程使用青岛方言,虽陌生,但结合情景仍能理解并且感受到了青岛方言的趣味;剧中举办婚宴时,大家喝的啤酒是用塑料袋装的,这对我来说很新奇。后来才知道,塑料袋装的啤酒一般是生啤,和瓶装的熟啤相比口感更好、更新鲜。这部话剧将青岛人民的生活进行有趣地凝练,并将其“带出去”,让不同地区的人了解青岛的文化。

《烟火人间》所讲述的青岛人的生活与我的生活环境很不一样,但还是能够引起我的共鸣,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人物塑造的丰富性。剧中人物各式各样,家教好的家庭里总有几个“别人家的孩子”,一对见了面就容易掐起来的兄弟俩,一个上学不着调的孩子和操心的妈妈,一个独居的老人……这些人物多彩又鲜活,让我想到小时候的“同款”邻居。最有趣的是由四位女演员饰演的青岛大姨——“四朵金花”,她们是院子里的消息通,总是在一起议论事情,有时还会相互比较,但有时又很热心肠。当剧中烧锅炉的秦师傅生病住院时,大姨们积极出力,送饭、陪护,一点都不含糊。这些人物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经过话剧舞台的处理,顿觉些许可爱。当我们再看到周围同款的大姨们,自然会多一分善意和理解。

其次,生活场景的相似性。我是千禧年之后在祖国的西部出生长大,然而我的家乡生活与剧中七八年代的青岛却有着相似的轨迹。舞台上院子里的孩子们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家里的尿壶有序地走向厕所。很多观众看到这儿都忍俊不禁,我也一样,这样鲜活的细节一下子就把我拉到了小时候:那时候条件有限,我们都是和院子里的人家共用厕所。剧中还有个情节让我很有共鸣,当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被父母批评时,其他大人会上前拦着、劝着。我想起小时候被妈妈教育时,也会有邻居上前劝说。

再次,情感层面的共通性。比起前两个因素,情感深处的共鸣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烟火人间》的宣传册上写着“开开门是邻居、关上门是一家,全院邻里间共享着彼此的快乐与烦恼”,这句话生动体现了邻居间相互照应、彼此关心的情感链接。杨老十与胡文进在操心孩子的婚房时,刘奶奶主动提议将家里闲置的房子给孩子们当婚房;秦师傅刚捡到孩子正发愁怎么养时,杨老十和许丽芬主动提出先帮他带几个月,他可以慢慢学习……一家的烦恼能够得到多家的帮助。这种情感体验我也有过。

小时候,妈妈出远门务工,怕爸爸忙不过来,就将我托付给对门的阿姨。那几天,我在阿姨家吃住,两个人一起生活。虽然也会想念妈妈,但阿姨的悉心照料让我温暖了许多。过年的时候,院子里好多人由于在外务工没能回家,剩余的我们就变成“一家人”。谁家做了好吃的,就会邀请其他人去吃,去吃的人也会带点“年货”回礼。这与话剧中所展现的温暖的情感链接十分相似,引起我最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除了上述感受之外,话剧还启发了我的思考。

第一点是对当代人际关系的思考。经济在发展、生活速度在加快,但我们对周围的感知却在降低。一部手机,既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吃饭、购物足不出户,也满足了人们大部分的娱乐需求,但人与人面对面的接触变少了。我观察到身边有很多同学上课、吃饭甚至走路都是全程看手机。我们开始对周围的人事变得陌生,也越来越难以独处。当我们对周围的人事漠不关心时,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感动就会随之消失。因此,话剧中人和人之间彼此关照的情感,就显得十分可贵。

第二点是剧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对我的启示。话剧中的杨老十是厂里的劳模,但当他意识到自己在操作机器方面还有进步空间时,毫不犹豫选择继续学习;医生吴冬梅会抓住去北京学习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我想到了之前与老师的谈话,我和老师说明自己的迷茫状态时,老师分享了她年轻时的经历。她说:“那个时候的年轻人选择没有现在这么多,只有眼前能看到的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好,工作也没有‘好坏’之分。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选择也多了,年轻人反而更迷茫了。”话剧中的里院叫作“向阳院”,人物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启示我也可以先从能接触到的事情做起——认真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在实际中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擅长的与喜欢的事情。

最后,我想谈谈这部话剧何以从一个小院子的生活展现时代大背景。

一方面是人物妆造、道具。话剧讲述了改革开放期间人们的生活变化。人物的服饰从开始的军装、工装服到牛仔裤、西装,使用的电器从一个院子只有一台电视机到有线电话再到洗衣机……这些典型的物件生动展现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情节内容以及文字信息。故事中的刘奶奶从始至终都惦记着到台湾的儿子,这是舞台上呈现的历史印记。有趣的是,虽然那个时期人们的思想与命题和现在的不一样,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一样的。也正因如此,我才能在自己没有经历的年代中找到奇妙的共鸣。

《烟火人间》这部话剧没有很强烈的戏剧冲突,讲述的是平淡的生活,但这就是我们日常的投射。它通过邻里之间的小事将一个时代生动地展现给观众,让我们不禁感叹时间的河流滚滚向前,但同时又能收获温暖与感悟。而这些收获能够推动我们在时代浪潮中继续奋楫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