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姜连贵)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创新基层理论宣讲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11月6日下午,“渝艺微宣讲”示范演出暨媒体专家研讨会在大渡口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重庆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大渡口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渡口区茄子溪街道承办。活动以“文艺轻骑兵”的姿态,将理论宣讲与巴渝特色文艺完美融合,让党的创新理论以更鲜活、更接地气的方式走进基层群众。

“渝艺”为魂 “微宣讲”为翼 创新理论“活”起来
“渝艺微宣讲”是重庆市文联落实党中央关于理论学习宣传数字化管理改革要求的创新实践,旨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到千家万户。其核心特色在于“三新”:
一是新的宣讲方式,一改传统“你讲我听”的单向灌输,转而以小品、歌舞、快板、川剧、民谣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演”理论,用艺术语言阐释深刻内涵,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感悟思想伟力;

二是新的宣讲对象,聚焦基层群众,通过线下广场演出与线上短视频传播双路径,让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打通理论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新的工作力量,整合基层“文艺两新”、民间演艺团队、短视频创作达人、网络大V等力量,组建“文艺轻骑兵”,形成“文联搭台、群众唱戏”的生动局面。

文艺赋能 群众参与 理论宣讲“潮”起来
活动现场,来自大渡口区及市级文艺志愿者协会的演职人员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盛宴”。开场歌舞《盛世欢歌》气势恢宏,拉开了演出序幕;小品《转变》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宣讲移风易俗;女声独唱《龙船调》融入巴渝风情,展现乡村振兴新貌;川剧《变脸》绝活惊艳全场,将传统艺术与时代精神巧妙结合;快板《说说社区新变化》更是用清脆的节奏、鲜活的内容,道出了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真切感受。

“以前听理论宣讲总觉得有点‘远’,今天看了这些节目,感觉党的政策就在身边,特别亲切!”家住大渡口区的居民王阿姨在观看演出后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渝艺微宣讲”的作品均来自基层一线,内容聚焦党的创新理论、重庆发展成就、民生热点问题等,形式短小精悍,如微短剧控制在30分钟内,短视频在5分钟左右,确保群众愿意看、看得懂、记得住。

专家献策 品牌升级 理论传播“广”起来
演出结束后,“渝艺微宣讲”媒体专家研讨会随即召开。中央媒体驻渝机构、市级主流媒体记者,以及民间短视频创作团队、文艺界网络大V代表等20余人齐聚一堂,为“渝艺微宣讲”的品牌建设建言献策。
大家一致认为,“渝艺微宣讲”走出了一条理论宣传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的新路子,要进一步强化内容创新,提升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传播力,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创作,让“渝艺微宣讲”成为展示重庆文艺风采、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窗口。

重庆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渝艺微宣讲”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拓展宣讲领域和形式,通过“线上+线下”“传统+新兴”多渠道传播,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文艺的翅膀,在巴渝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重庆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