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长江文化美育论坛在涪陵百胜举办
2025-11-03 16:13:14 来源:重庆文艺网

第1眼TV-华龙网(通讯员 罗伟 冉谨豪 邹鹏)11月1日,“大江之眼·美育中国——长江文化浸润下的新智美好生活可持续发展”论坛及展演活动在涪陵区百胜镇举行。本次活动由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重庆市远古巫文化研究会、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美育专业委员会、长江文化保护与利用重庆市文科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涪陵区百胜商会联合主办,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重庆大学学工部等共同承办,吸引20余家高校、社会团体及企业代表参与。

d15e3ea30d124a739febb8967cd67258

活动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汇聚高校学者、文化专家、企业及村民代表,通过学术交流、美育成果报告、非遗体验、特色展区导览及艺术展演等多元形式,探索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路径,构建“学术引领、在地实践、成果转化、联合传播”联动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美育动能。

本次论坛由涪陵区百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勇主持,涪陵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辉宣布论坛开幕,涪陵区政府副区长王业平、区政协副主席冯涛出席。重庆市社科联学会学术部部长陈颖,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孟小军,湖北省美育研究会副会长秦丹等嘉宾分别致辞,均强调以长江文化为纽带、以美育为抓手赋能乡村发展的重要性。

主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乡村发展各抒己见。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黄宗贤称,活动实现高校、社会与乡村力量的精准对接;孟小军表示,高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四川美术学院王天祥教授以《长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范式转型与路径创新》为题,提出数字赋能长江文化的理论视角;国际古道网负责人吴涛聚焦百胜荔枝古道,给出文旅融合发展建议。

重庆师范大学罗晓欢教授结合实践探讨“文艺赋美乡村”路径,该校丁月华教授则以《“榨菜原乡”在地共创与目的地品牌》为题,为百胜特色产业升级支招。此外,河北大学吉永华教授、重庆同心医院汤大铁院长分别就有毒生物防治、中医慢病颐养作专题分享,汤大铁还现场组织养生技法体验。

a733a36441a84aea8edb26e86231471a

活动现场,长江文化保护与利用重庆市文科重点实验室百胜工作站、长江文化社会美育共创站·百胜镇正式授牌,为当地文化发展与美育实践筑牢平台。

b3d5256d91ff4567840701b096b6bb9b

作为百胜镇支柱产业,“丛林蜜本南瓜”年产超百万斤。活动特邀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张俊德以南瓜为材,为种植大户张永发支书塑像,既彰显产业特色,又传递致富精神,现场同步向各地客商发出采购邀约。

6e92d158a8f5451799fef9d2e5f5c3e2

d921ba4ef30a4ae3855b70bfdf5e0b24

手工榨菜制作、扎染体验、南瓜雕刻等非遗项目成为“人气焦点”,传承人现场教学让参与者沉浸式感受传统技艺魅力。“百胜百品”展览、古道图片展、“艺绘百胜”写生作品及“乡土脉动·长江新韵”工作营成果同步展出,全面呈现百胜人文与产业风貌。

51f41b14bc3012e6f24c618798127c98

青年论坛由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董虹霞教授主持,核心为“乡土脉动·长江新韵”工作营成果汇报。该工作营以“在地共创—公共参与—成果转化”为路径,形成导览脚本、微展方案等成果,计划以“导览—展陈—课程—消费”模式服务乡村品牌建设。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伦敦艺术大学等院校的师生组成8个小组,通过影像叙事、田野考察等方式,完成长江视角下涪陵人地关系研究、荔枝古道源流考辨等主题报告,推动学院美育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

350d20b3499f45bda2b99557b94f17ff

杭州师范大学胡俊博士团队发起乡村影像实践活动,邀请百胜镇村主任与村民互为拍摄对象,以“我晓得你不晓得的事儿”为主题,捕捉田间劳作、“三涨水”奇观等乡村趣味场景。活动以城乡互动美学为核心,搭建起资源互通的桥梁,助力城乡共生。

互动环节由孟小军主持,各方围绕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等议题深入探讨,凝聚“共建共享”共识。湖北省美育研究会副会长秦丹教授现场演唱《嘉陵江上》等歌曲,用悠扬旋律传递长江情怀。

9901b36e230e420ca82e27830d4b6af4

此次活动以美育为桥、文化为魂、产业为基,推动高校资源下沉,激活乡村文化活力。百胜镇党委书记苏凌表示,未来将坚守长江生态“守护者”、创新发展“探索者”、开放合作“践行者”三大担当,深化榨菜产业绿色转型,转化论坛成果为发展方案,建设长江文化研学基地,以“以文铸魂、以艺赋美”理念彰显美育精神的时代价值。

(摄影:彭泰祺 向羿 刘可怡 彭一轩 刘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