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陈发源)门内是家长里短的温馨日常,门外则是对时代变迁的叩问,一扇门连接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10月20日晚,作为川渝两地唯一入选的文华奖参评话剧作品,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与重庆市话剧院联合出品的话剧《谁在敲门》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上演,川渝两地话剧演员带领观众在古朴与宁静之中,感受那份来自乡土的质朴与纯真。

演出当晚,重庆川剧艺术中心座无虚席。当大幕拉开,一栋典型的川东民居映入眼帘,在朦胧而柔和的灯光掩映下,古朴的青石瓦房错落有致,青灰色的瓦片在微光中泛着沉静的光泽,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川东地区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据了解,话剧《谁在敲门》根据四川作家罗伟章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以川东大地为画卷,用一扇门串起三代农民子女的命运沉浮。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展现社会变革中城乡风貌的焕然一新与个体命运的波澜壮阔,在方言俚语的烟火气中为观众铺展出一部当代中国乡土社会的精神史诗。
该剧深度聚焦川渝三代农民子女命运,描绘巴蜀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人们在门里门外见证了传统伦理的崩塌与城市化浪潮的轰鸣。这场“无声的叩门”,既是亲情的牵绊,更是时代对每个人的叩问。剧作采用群像式叙事结构,通过三代小人物与土地的关系,深描亲情与利益、传统与现代、来处与归途之间的张力。

话剧《谁在敲门》编剧喻荣军告诉记者,这个剧叫《谁在敲门》,在创作时都在想到底是谁在敲门,这四个字中的“谁”到底是“谁”?有的时候我们是被敲者,有的时候我们也是敲门者,是时代在撞击我们的大门,戏里面敲这个门也有很多种的意象,比如说院坝的门,家里的防盗门,医院的门,监狱的门,谁在敲门是正在进行当中。“过去几十年,我们农村的这个变化,我们要去关注的,虽然川东给了我们一个样本,但是它折射出我们整个中国现在农村的状况。”
从剧中不难发现,许家的兄弟姐妹们,有人在乡村坚守土地,有人在城市闯荡挣扎,家庭琐事里裹着情感纠葛,时代变革中藏着个体抉择。同时,演员们用纯正的川东方言演绎角色的喜怒哀乐,真实自然、毫不矫饰,让故事多了份真实的烟火气,保留了地域文化的鲜活质感。

舞台设计同样为该剧增色不少,写实与象征结合的设计,使舞台既是具体的地理空间,特别是剧中的川东民居更是唤起了大家内心深处的记忆,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与剧中人一同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该剧舞美设计师季乔说,立于舞台上的院坝造景以1:1的比例还原了川东地区民居的原貌,其中承载着许家几十年生活的深刻烙印。在院坝后方设有一幅天幕,隐约显现出一条山路。这条山路不仅象征着精神之路、人生之路,更是指引方向之路。人的生生死死、来来往往,皆在这条山路中得以展现。希望通过这些设计,让年轻观众了解他们祖辈曾经的生活环境,从而明白我们的根源所在。

演出结束后,空灵的剧场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用最热烈的方式向这部作品致敬。观众纷纷表示,这部话剧不仅剧情紧凑、引人入胜,而且演员们的表演也十分精彩,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川渝大地上人们的命运沉浮与抗争。
“剧中的故事真的和平时的生活很贴近,就是身边的人和事儿。”观众石延枫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四喜回家认亲那一段,真的就像生活中回老家认亲戚一样,很多亲戚久了没见都叫不出名字了,和我们生活很像,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情景。
据悉,该剧还将于10月21日19时30分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上演,市民可通过“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小程序、“大麦”小程序购票观看,邀你推开这扇门,看见时代,也看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