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陈发源)10月20日下午,渝北文化剧场内座无虚席,第二十届群星奖参评作品惠民演出在此精彩上演。来自北京、四川、内蒙古、新疆、重庆的5个优质节目同台竞辉,为市民献上了一场融合传统韵律与现代创意的文化盛宴。

本次演出以“艺动巴山蜀水 共绘时代新篇”为主题,精选的5个节目涵盖邻里温情、民俗传承、生态建设等多元主题,展现了新时代群众文艺的创新与活力。
下午的演出在舞蹈《保温杯》中拉开序幕,该节目以作品以保温杯为媒介,巧妙展现邻里之间的温情与互助,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展现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纽带,让人们重新审视邻里关系的重要性。

随后上演的舞蹈《酒曲踩出幸福谣》更是以欢快的舞步舞出了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据介绍,这件作品以传承千年的踩曲(脚踩制作酒曲)为基础,通过踩曲动作艺术化的表达,展现踩曲姑娘们辛勤劳作的日常,每一次落脚都带着对生活的热爱,每一次抬起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由呼和浩特市文化馆带来的《暖·光》一登场就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该作品以传统珠岚舞为基础,创新性融入现代元素,通过舞者手捧珠岚,用肢体语言抒发传统蒙古族女性对家乡的热爱。舞台上,演员们时静时动、大气舒展、内敛柔美、热情优雅、端庄沉稳,以一种虔诚、温暖的情愫汨汨流向每一位观众。

新疆的舞蹈往往带给人欢快与自然的视觉感受。此次演出中,新疆文化馆带来的《地毯上的新娘》亦是如此。该作品以传统的维吾尔族舞蹈元素结合现代舞蹈进行创作,演员们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和极强的表现力,呈现出新时代维吾尔族民俗的与时俱进,以及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来自新疆的风情。
最后演出在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校、重庆市渝北区文化馆带来的舞蹈《青山村》中落下帷幕,作品巧妙融合民间传统舞蹈“老背少”手法,通过拟人化创作,让孩童化身“小蚂蚁”,将蚂蚁搬运、筑巢的形态与村民筑梦绿色家园的场景相融合,既保留了少儿舞蹈的天真烂漫,又传递出对新生活的憧憬与幸福感。

此外,该舞蹈还融入川渝传统童谣“黄丝黄丝蚂蚂”,以孩子的视角和蚂蚁的故事,将生态保护主题转化为生动的舞蹈语言,实现了民间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主题的有机结合,展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蓬勃生机。
演出结束后,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纷纷表达对节目的喜爱与感动。来自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创作辅导中心的张睿专程前来观看了这场演出,她说,看了这场演出最大的感受就是感动和自豪,通过演员们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那股蓬勃力量,作为群文工作者这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让文化扎根人民,在生活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

观众江豪说,这些都是参加群星奖的优秀舞蹈作品,真的不过瘾还想看,整个感受就是演员的基本功很强,情感表达很到位,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从这些舞蹈中看到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他期望能够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和演出带给群众,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
作为中国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群星奖”始终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宗旨。此次惠民演出不仅为基层群众提供了接触顶尖群众文艺的机会,更通过地域文化的交融碰撞,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