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艺节 | 舞蹈里藏着你我身边的烟火日常 第二十届群星奖舞蹈终评邀你相约重庆
2025-10-18 09:00:01 来源:重庆文艺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徐云卿)10月19日,第二十届群星奖舞蹈终评将在重庆群星剧院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26个舞蹈作品将齐聚山城。从市井邻里的温情日常,到美丽乡村的生态图景,再到非遗技艺里的劳作欢歌……每一部作品都是群众生活的艺术凝练。它们或许没有华丽的布景,却有最真挚的情感;或许没有专业的舞者,却有最生动的表达——因为它们都来自群众,也为群众而舞。

image

以小见大 寻常物件里的人间温情

一只普普通通的保温杯,能承载多少故事?来自北京的群舞《保温杯》给出了动人答案。这部作品以保温杯为情感纽带,将目光对准退休老人的晚年生活,勾勒出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温暖图景。

image

作品的创作灵感,源自创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小区里、公园里,总能看到老人们捧着保温杯聊天的场景——有的装着热茶,有的盛着儿女准备的滋补品,杯子里装的是暖意,聊的是家常。”北京市大兴区文化馆舞蹈编导张亚静说,正是这份随处可见的日常,让她们决定以老年人的视角切入,展现老百姓的烟火日常。团队围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开构思,将沏茶、喝茶等生活化动作提炼成舞蹈语言,让观众一眼就能看懂。

image

这离不开团队对日常生活的长期深耕,其上届群星奖获奖作品《两室一厅》,便以细腻的肢体语言呈现都市家庭生活变迁,此次《保温杯》则是对百姓生活的进一步挖掘与深化。打磨过程中,创作团队反复修改打磨,从音乐节奏,到一个手势,都根据演出时观众与专家的反馈不断调整。“小小的保温杯,保的是人与人之间真挚互助的温度,是城市人文关怀的温度。”张亚静表示,“让老百姓在舞蹈里看见自己的日常,觉得‘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的情感’,让群众文化真正来源于群众、服务群众,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创作方向。”

童真童趣 乡土大地上的生态欢歌

“黄丝黄丝蚂蚂,请你来吃嘎嘎……”伴随着川渝地区家喻户晓的童谣,一群孩子化身为“小蚂蚁”,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地“搬家”,这是群舞《青山村》里的鲜活场景。这部由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校、渝北区文化馆创排的作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用孩子的视角和拟人化的创作,生动展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让乡村振兴的大主题变得童趣盎然。

image

“我们希望展现美丽乡村的变化,突破宏大叙事框架,从孩子的眼睛里看世界。”渝北区文化馆党支部书记刘彦介绍,《青山村》中的小演员们,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也不过12岁,作品巧妙融合民间传统舞蹈“老背少”手法,让老蚂蚁与小蚂蚁一起搬入新家园,还融入了川渝人耳熟能详的童谣“黄丝蚂蚂”,用熟悉的旋律拉近距离。

image

作品的诞生,离不开渝北区深厚的少儿舞蹈创作土壤,离不开编创团队的积淀与热爱。“创作的群文工作者们长期从事少儿舞蹈编排,能敏锐地捕捉细节,从生活与地域记忆里提炼灵感。”刘彦感慨地说道,“创排中,我们不断讨论、碰撞火花,一点点打磨动作设计与情感表达,每一处细节都藏着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忱。再加上小朋友们年纪虽小却有着强烈的舞台表现力,排练中也特别能吃苦,让《青山村》得以成为一部既有浓郁地域特色、又充满童真的作品。”

匠心起舞 劳作场景里的文化传承

在四川邛崃的酿酒作坊里,千百年来流传着踩曲这一古老技艺。如今,这门藏在酒香里的技艺,被群舞《酒曲踩出幸福谣》搬上了舞台。姑娘们卷起裤腿,赤脚踩着整齐的节奏,口号声与欢笑声交织,脚下的曲块仿佛也跟着韵律发酵,把劳动者的勤恳与对生活的热爱,酿成了一曲动人的舞台乐章。

image

“邛崃享有‘中国白酒原酒之乡’等美誉,有多家大型酒企。我们曾实地参观了一家酒厂,见到了窖池、曲块等,也了解到传统的酿酒技艺中有‘踩曲’这一环节,颇有感触,便有了以此为题材创作舞蹈的想法。”邛崃市文化馆馆长毛裕回忆道,从最初萌生想法到如今的终评版本,团队在音乐、服装、舞蹈等方面不断打磨:从最初追求唯美,到后来觉得不够接地气,便调整为更贴近劳作的风格——服装改成方便卷起裤腿的样式,舞蹈动作强化了踩曲的力度感,连舞台上的曲块道具,都特意考究了材料。

image

《酒曲踩出幸福谣》大部分演员都是来自四川泸州老窖天府中学的初高中学生,她们虽然没有深厚的舞蹈功底,却凭着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反复练习。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在舞蹈中化作踩曲姑娘,跳出了挥洒汗水的幸福感,这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美好生活的礼赞。

10月19日,这些带着生活温度、地域特色和时代情怀的舞蹈作品,将在重庆群星剧院精彩亮相。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重庆群众文化云、全国24家省市级文化云平台、巴渝文旅云、重庆市群众艺术馆视频号、四川省文化馆视频号、网易新闻多省市联动(网易重庆、网易成都等)、第1眼app等线上平台观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