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9月5日,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内丹青溢彩,翰墨飘香,由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主办,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承办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润物无声”师生美术作品展在重庆群星美术馆开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处处长程翔宇、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刘春泉、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冉霞、重庆市学生科学体育艺术发展中心书记杨韵凝、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侯大全等领导与嘉宾亲临现场。彭水自治县教委副主任刘敏、县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周勇率师生代表50人共襄盛举。
开幕式由彭水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党委书记周勇主持。他表示,此次美术作品展以"培根铸魂,以美育人"为主题,是彭水自治县践行美育浸润的区域实践,对推动彭水美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彭水自治县教委副主任刘敏指出,本次展览既是美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生动实践,期盼通过艺术教育的深化,为学生全面发展注入美的滋养。颁奖环节中,一批在艺术创作中脱颖而出的师生获得表彰。
彭水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周勇主持开幕式
彭水自治县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刘敏致辞
获奖教师代表上台领奖
获奖学生代表上台领奖
学生代表发言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刘春泉盛赞彭水美育工作的丰硕成果。他表示,重庆群星美术馆将持续搭建美育平台,整合社会资源,为师生提供更广阔的展示空间。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处处长程翔宇宣布展览正式开幕。嘉宾与师生们移步展区,驻足观赏每一件凝聚心血的作品,在艺术交流中碰撞思想,在光影交错间留下难忘瞬间。
据介绍,此次彭水师生美术作品展在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的开展,是彭水自治县教委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教育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件精神,落实“馆校融合”与“双减”背景下美育协同育人要求,结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推进的具体举措。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刘春泉讲话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处处长程翔宇宣布开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近年来,为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彭水县将“生态、民族、文化”三大特色融入学校美育血脉,构建起“欣赏美-创造美-推介美”的育人闭环,切实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与创新实践等核心素养,涵养向美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次展览以“润物无声”为主题,是彭水县打造“行走的美育课堂”——进社区、进景区(蚩尤九黎城)、出国门(印度尼西亚)后的又一次美育实践。展出时间15天,共展示师生绘画、扎染、编织、陶艺,以及文创等作品近300件。
彭水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员胡显强表示,通过举办此次师生美术作品展,展示彭水自治县师生的艺术创作成果,激发师生的艺术创作热情,提升师生的艺术素养;同时,借助馆校融合模式,整合双方资源,为师生提供更广阔的艺术展示平台和学习交流机会,推动地方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文图/彭水县美术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