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苏童携《好天气》现身书博会 与读者唠起了写作日常
2025-07-27 08:30:56 来源:重庆文艺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陈发源)“我是一个‘反自律’的人,说好听点,是休闲,说直接点,我就是一个懒人。”7月26日晚,在“在好天气里久别重逢”——苏童《好天气》西西弗书店新书分享暨签售会上,作家苏童幽默地逗笑了现场读者。当晚,苏童携长篇小说《好天气》亮相全国书博会,与广大读者见面,并与自媒体人六神磊磊、《好天气》责编孙衍,以及主持人宏业一起畅聊创作背后的故事,还和读者唠起了写作日常。

作家苏童近期推出的长篇新作《好天气》,以江南城郊结合部的“咸水塘”为背景,围绕两个在医院偶然相遇家庭的恩怨展开,以细腻而绵密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氤氲潮湿江南水汽的市井日常画卷”。在这本书中,苏童将荒诞叙事发挥到极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重构之作”。

在分享会现场,苏童回忆起创作的艰辛与欢乐。他谈道,“这部长篇小说写了11年,好多朋友都等着出版,这个过程中,不少人都以为我已经停笔了,写不下去了,其实我就是写得慢,有时候一停笔就是好几个月。”

苏童说,《好天气》的构思其实非常简单,就好比一个坐标系,天与地,天上是烟雾,地的构成是咸水塘两个村子,咸水塘就像坐标当中的一个圆,左边是塘西,右边是塘东,遥相呼应,坐标越来越大,小说的体量也变得越来越大。

苏童向读者透露,他曾在一次访谈中说过,他以为写这本书会很快,没想到挺慢的,直到最后发现花了这么久的时间。他直言,写作的路是漫长的,时光一年一年的流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写短篇小说、诗歌、散文,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一种享受,但写这么大体量的长篇小说,就是一个体力活,在写作期间,他也经常会自恋和亢奋,认为自己写得好,继续往下写,第二天调整情绪再来,就是在这样持续循环的状态下,完成了这本长篇小说。

在创作方面,苏童直言自己很放松,不会强逼着自己一定要什么时候完成写作,或者什么时候一定要交出来。他说,很多作家都很自律,而他是一个非常“反自律”的人,平时想喝酒时就喝酒,想打牌就打牌,想找朋友就找朋友,对生活的安排是很放松的。在写作的那段时间,其实是最累、最辛苦的,甚至会产生自我怀疑,所以那些时候,他总会选择养花种草来打发时间,让人感觉很休闲。

苏童打趣道,其实说自己休闲那是好听的,直接一点就是自己是一个非常懒的人。而当被主持人问到是什么星座的时候,苏童笑道,这个不能说,是一个要远离的星座,瞬间让现场的观众哄堂大笑。

苏童说,其实在二三十岁的时候,自己的创作量还是非常大的,一般一篇长篇小说写上半年都会觉得太慢了,如他的第一个长篇小说《米》大概就半年,第二篇《我的帝王生涯》也没有超过半年,到后来也不会超过一两年,完全没有想到这部长篇《好天气》用了11年。这部小说里存储着苏童大量家乡记忆和成长回忆,就比如对祖母的记忆,内容和故事是如此的真实。

他还提到了自己有个习惯,每次完成一篇作品后,会保证有三个月的“自恋期”,三个月后又会进入冷静期,到了半年以后就是反思期,会反思当时遇到的困难,以及当时所选择的解决方案是不是最佳、最优的,进入一段沉思,随时都在自我否定。

现场不少读者向苏童提问,询问他如何看待写作?苏童耐心解答,他说,其实写作具有很神秘的魅力,但写作这条路很难,如果你接触写作不是为了成功,而是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写作,梳理自己,当你对自己有一个清醒认识时,写作会教你如何处置自己的困难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