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华龙网讯(王景行 胡珂瑞)如果给2025上半年最受关注的文学作品拉一张清单,青年作家刘楚昕的《泥潭》一定名列其中。这部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群像小说,自6月12日当当网开启预售后,8小时售出5万册,首日突破10万册,8天内销售30万册,成为近年来文学出版领域罕见的“爆款”。
7月26日,青年作家刘楚昕携其长篇小说《泥潭》现身问闻书店(西西弗总部概念店),与山城市民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与读书心得。

书店的活动区坐满了热情的读者,不少人是冲着《泥潭》的名气而来。《泥潭》以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为背景,讲述了湖北没落旗人恒丰、端瑞,以及社会新力量革命党关仲卿等被社会动荡裹挟时的纠葛与迷茫,时间跨度三十余年。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普通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生存困境。

然而,取得耀眼销售数字的背后,是刘楚昕长达十一年的艰苦创作。“第一次写长篇小说真的很痛苦。”刘楚昕笑着对现场读者感慨,“我从2013年开始进行资料搜集,2016年完成初稿到2024年最终定稿,历经11年七易其稿。尤其是临近交稿时,自己过着‘写了睡、睡醒写’的生活,一天要喝好几杯咖啡提神,过程堪称煎熬。”
谈及书名的由来,刘楚昕描述了一个生动的画面:“我脑海中总浮现出一匹马深陷泥潭,一边嘶鸣一边挣扎的景象。”他坦言,这种深陷其中、奋力挣扎的感觉,不仅是他创作这部小说时的真实写照,也隐喻着书中人物乃至更广泛的人生困境。
当被问及“人若陷入泥潭该如何自处”时,他以“掉进奶油桶里的老鼠”为喻,直言自己会选择做那只“拼命努力,把奶油搅拌成黄油而逃脱”的老鼠。这番话带点俏皮,却藏着股不服输的韧劲,话音刚落,全场便响起了认同的掌声。

作为迅速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刘楚昕表示自己“非常幸运”能得到众多读者的认可和支持。他希望借此机会呼吁大家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青年作家群体,“对他们的支持,能让年轻作家快速获得关注,摆脱经济压力,更专注于创作;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文学,让行业焕发活力。”
分享会的气氛轻松而热烈。刘楚昕不仅讲述自己的故事,还主动向台下“取经”,打听读者们期待看到什么样的题材。他坦言,严肃文学题材目前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这次山城之行收获了不少来自读者的鲜活想法,对他的未来创作是很好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