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记忆到新地标 重庆群星美术馆正式亮相
2025-07-18 16:40:55 来源:重庆文艺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李坐堂 徐云卿)曾经,“到夫子池,看展览”是许多老重庆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活动;如今,到群星美术馆观展赏艺,或许会成为市民们的新选择。

7月18日上午,“美在群文 时代答卷——重庆群星美术馆开馆暨群文美术专干邀请展”在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开幕,全国唯一一个群星美术馆——重庆群星美术馆正式亮相,面向广大市民群众开放。

IMG_0299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晓年,重庆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徐塞声,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一级巡视员钟前元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馆仪式。

从夫子池到群星美术馆 群文美术的传承与新生

IMG_9979

上世纪,隶属于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的夫子池展览厅,位于解放碑,是重庆最早的美术馆。当时这里艺术活动频繁,几乎所有重要的艺术类展览都在此举办,影响了无数群文美术工作者和市民。“到夫子池,看展览”这句朴实的话语,成为了民间文化生活中家喻户晓的符号,见证着大众对艺术的向往与追求。

微信图片_20250718164222

如今的重庆群文,已呈现出精英创作与大众审美深度交融、协同发展的生动格局。重庆群星美术馆应运而生,既是顺应这一发展态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

微信图片_20250718164226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党总支书记、馆长任竞介绍,市群众艺术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探索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与有效方法。在盘活资产、用活资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大力推动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秉持“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办馆理念,精心筹建了群星美术馆。“群星美术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将承载起展示群文美术成果、促进艺术交流、提升公众审美素养的重要使命。”

IMG_0237

开馆仪式上,四川美术学院美育学院、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等院校为重庆市群众艺术馆授牌,合作共建实践站,共同为重庆艺术教育事业和公共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IMG_0510

仪式结束后,召开了重庆群星美术馆开馆暨群文美术专干邀请展座谈会。市群众艺术馆领导、群文专干及文艺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重庆群星美术馆及群文视觉艺术工作发展方向深入探讨。会上,参展名家与群文骨干分享创作思路与感悟,众人就当前群文视觉艺术的机遇挑战、未来路径等展开了热烈交流。

笔墨间的时代画卷 生动展示群文美术事业发展成果

作为群星美术馆的开馆大展,“美在群文 时代答卷——重庆群星美术馆开馆暨群文美术专干邀请展”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IMG_0366

步入位于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一楼的群星美术馆展厅,国画的灵动、油画的厚重、版画的肌理……在方寸之间各展风华。邹丹《年年有余图》以传统意象传递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几尾红鲤鱼与荷花荷叶相映成趣,栩栩如生;古月《夏沫》则以细腻笔触描绘夏日河边的一对母子,灵动的画面中藏着对生机的细腻捕捉;邓建强《涞滩古镇》聚焦重庆地域风貌,将涞滩古镇的沧桑与韵味定格于画布,成为巴渝人文景观的生动注脚;徐亮的《巴将军》以苍劲线条勾勒出忠勇的巴渝精神,承载着对本土历史文化的深沉回望;朱孝廉的《三峡沧桑》,则以水墨晕染人物群像,述说着长江两岸的时代变迁。

IMG_0401

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对重庆吊脚楼、交通茶馆等地域符号的生动再现,也有对医者仁心、战友情深等人文情怀的细腻刻画;既有对传统笔墨的坚守,也有对当代艺术语言的探索。它们是群文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结晶——在街头巷尾捕捉灵感,在田间地头汲取养分,让艺术成为记录时代、连接大众的纽带。

微信图片_20250718164211

“展览精心梳理了我市群文系统历任及现任美术专干的作品,旨在提升美术馆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力,激发公众对艺术的认知与欣赏热情,搭建起艺术家与公众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促进艺术生态的良性发展。”任竞表示,此次展览也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持续研究与完善,对于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微信图片_20250718164230

据悉,“美在群文 时代答卷——重庆群星美术馆开馆暨群文美术专干邀请展”将持续至8月23日,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前往重庆群星美术馆免费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