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音乐 | 一曲乡愁与振兴的时代回响 重庆“村歌”《我爱家乡朝阳村》唱响美丽家乡
2025-07-15 20:08:17 来源:重庆文艺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徐云卿)“歌曲以朴素流畅的旋律,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通过具象的乡村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抒写,既呈现了农耕文明的集体记忆,又折射出当代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气息,堪称一首兼具艺术性与现实性的乡音佳作。”7月14日,由万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何真宗作词,知名作曲人歌奴作曲,歌手小琢演唱的“村歌”《我爱家乡朝阳村》MV发布,很快引起广大村民和音乐人的关注和好评。

村歌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乡村历史、民俗传统与集体记忆,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媒介。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歌创作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凝聚村民共识、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歌曲《我爱家乡朝阳村》的词作者何真宗,是万州区武陵镇朝阳村村民,还是著名的“打工诗人”“农民工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该歌曲创作于2018年,曾引起众多村民聆听和关注。”何真宗说,给歌曲拍一个MV是他多年的期盼。几天前,他带着摄影组回到家乡,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下,终于完成了心愿。

歌词“好山好水”的直抒胸臆奠定基调,通过“传说”“炊烟”“山路”等意象构建起原乡图景。从“山路”到“公路”的嬗变,揭示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影响——不仅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改善,更催生了思想观念的革新。

“作品巧妙平衡了怀旧与展望的情感张力。”作曲人歌奴赞叹道,歌曲在追忆“妈妈的叮咛”与“爸爸的烟袋锅”时,词作者并未沉溺于田园牧歌式的想象,而是以“葛根满山坡”的产业兴旺、“地里结出硕果”的生态农业,展现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既保留着“含情脉脉”的乡愁眷恋,又彰显着“为梦想拼搏”的进取姿态。

歌曲中的“朝阳村”还承载着巴渝文化的集体记忆。对黄葛树、葛根等地域符号的强调,既是对“地方性知识”的保护,也暗含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评论家王美春认为,这首乡土赞歌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创作层面的匠心独运,更在于其揭示了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深层命题。当“喜怒哀乐都成歌”的豁达遇见“弯弯直直牵来美好生活”的变革,作品既是对“文化自觉”的音乐诠释,也暗含着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微观叙事。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这种立足乡土的文化表达,恰似一盏指引归途的明灯,既照亮了游子心灵的归途,也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了诗意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