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陈发源)随着新的文艺组织和网络作家、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等新的文艺群体大量涌现,“文艺两新”已成为文艺创作生产的重要有生力量。“文艺两新”工作怎么做?5月8日上午,重庆市文联组织召开“文艺两新”工作会。会上,重庆市文联立足重庆文艺实际,发布扶持“文艺两新”10条措施。

具体来说,要加强“文艺两新”党建工作,增进“文艺两新”思想认同,在“文艺两新”聚集区实践基地建立党组织,探索“文艺两新”优秀分子入党渠道,进一步推动“两个覆盖”有形有效,探索文艺领域党组织发展新路径,打造具有“文艺范”的党建活动品牌。
建立会员发展直通车,要求各市级文艺家协会对符合入会条件的新文艺群体直接发展为会员。将新文艺群体协会优秀骨干会员作为市级文艺家协会后备会员,引导参加市级各项文艺活动,加强重点服务培养,不断壮大各艺术门类新文艺群体会员队伍。
建立“文艺两新”人才联动培养机制,把“文艺两新”人才培养纳入文联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和中青年文艺人才成长计划。健全“五级”文艺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荐“文艺两新”人才参加国家级研修培训,发现、培养、造就“文艺两新”中坚力量和拔尖人才。
设立“文艺两新”专项扶持基金,解决“文艺两新”创作经费不足、资源狭窄等困难。发挥文艺精品工程引导示范效应,引导“文艺两新”参与重大主题创作、文艺“繁花”计划,提高原创能力,力争催生一批渝派“大剧”“大片”“大戏”“大作”。
全面开展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工作,优化申报条件,规范评审程序,建立健全客观科学界定评价标准体系。探索推动职称评审与研修培训、奖项评选、推介扶持等有效衔接,把开展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作为文联组织团结凝聚新文艺群体的重要抓手。
为“文艺两新”队伍搭建展示平台,利用市文联美术馆、艺术广场等场地开展“文艺集市”活动,与相关机构联合搭建文艺作品交易平台,组织推荐优秀“文艺两新”作品进入“文艺集市”和交易平台,每年专题举办新文艺群体优秀作品展演活动,为“文艺两新”搭建专门展示平台。
开发建设“文化·文艺创作服务”应用,为包括“文艺两新”在内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搭建网上文艺之家。开设“文艺两新”专题专栏,促进“文艺两新”网络文艺精品和优秀人才展示传播,加大对“文艺两新”先进典型的挖掘、推介和表彰力度。
建立市文联和各市级文艺家协会领导班子常态联系“文艺两新”工作机制,指导区县开展“文艺两新”工作,通过“结对子”等方式,开展经常性走访交流、座谈联谊活动,掌握思想动态,了解实际需求,帮助“文艺两新”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成立市文联文艺维权工作委员会,大力开展文艺法律志愿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文艺两新”解决维权问题,密切关注“文艺两新”知识产权保护,无偿提供维权咨询、法律宣讲等服务,提高“文艺两新”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建立“文艺两新”四级工作体系,成立“文艺两新”专门工作专班,统筹全市“文艺两新”的政治引领、职称评审、维权服务、培训培养等工作;成立重庆市新文艺群体协会;逐步成立各市级文艺协会“文艺两新”工作委员会;联合相关区县建立新文艺组织联盟,进一步加强“文艺两新”的联络服务。
各区县文联主要负责人、“文艺两新”集聚区负责人及优秀“文艺两新”代表参会。会议期间,九龙坡区文联、沙坪坝区文联、万州区文联、荣昌区文联、忠县文联、重庆市油画学会及新文艺群体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