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 “巴渝文旅戏评”第九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专题之四——战火中的夏花,黎明前的秋叶:《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2024-11-13 11:05:21 来源:重庆文艺网

编者按:

11月7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文化旅游委、市文联主办,市剧协承办的“百花齐放庆华诞”——第九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顺利落下帷幕。来自全市14所高校26个剧组创作排演的话剧、川剧、舞剧、科幻剧等剧目轮番上演,充分展示了我市高校广大师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礼赞英雄、礼赞时代的青春色彩,充分展示了在校学生出色的戏剧才华和近两年我市校园戏剧取得的重要成果。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青年剧评人观摩演出,并进行了专题评论。

战火中的夏花,黎明前的秋叶:《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今年“百花齐放迎华诞”第九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中,我最关注重大美视电影学院赵虎教授导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因为我曾经读过小说,也知道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童道明和查明哲曾将其改编为话剧,但一直还没有机会看到现场的舞台演出。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走进了重大美视电影学院的小剧场。

该剧故事情节很简单,1942年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一班女兵来到了高射阵地,她们像麻雀一样聚在一起叽叽喳喳,活力四射,一起揶揄古板的准尉瓦斯柯夫,仿若我中学时期那群在课间围在一起说话的女同学。一个普通的拂晓时刻,班长丽达发现了两个德国兵,于是准尉带着五个女兵前去追击,却发现德军有16人。在经历一天的战斗后,五位女战士全部牺牲,准尉眼睁睁地看着如此鲜活的生命在眼前消逝,却无力回天。多年后,功勋满身、满头银丝的准尉回到那片湖泊,似乎再次看到那五个衣着艳丽的女孩,一如当年一样漂亮活泼...…

演出前,剧场里循环播放着一首俄文歌,沙哑的男声配着斯拉夫民族特有的肃穆深沉的曲调,传递出时代的质感,让我一开始就被一种未明的情绪感染。由于我读过小说,知道故事的结局,因此当姑娘们唱起经典的俄罗斯民谣《小路》《喀秋莎》时,我不禁潸然泪下,清澈干净的歌声,在那个人性被连天烽火模糊的年代,显得格外动人心弦。

除了歌曲,舞美设计也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了场景的氛围。

导演设计了一个三角形结构的舞台地面,中间是一个高台,左右两侧各有稍低一点的两个小平台,在开场热闹的舞会上,这样高低不平的设计让这一场群戏显得错落有致,让醉酒的人走得磕磕绊绊。准尉瓦斯柯夫说女房东波琳娜“没有一点女人样子”,波琳娜略带愠怒地回道“我是个寡妇”,今朝有酒今朝醉,她一个月办四回生日派对,与大家调笑着,嬉闹着,也许只有这防御工事一般的舞美设计能让人想起她因战争支离破碎的生活。

接下来,瓦斯柯夫发现了16名敌军,他让丽扎回村子报信,当他与另外四个女孩在篝火边畅想援军的到来时,已经在沼泽中牺牲的丽扎出现在他们身后,站在中央的高台上,大声喊着:“你们快撤啊,援军不会来了!”可他们再也不可能听到了。中央的高台成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幻象中的人物登场时,基本都出现在这里,如然尼娅的母亲、丽扎的父亲等。我喜欢这里的改动,原著里的丽扎成长于单亲家庭,母亲体弱多病,一直靠丽扎照顾,性格腼腆孤僻,暗恋准尉,这使得原著多了许多不明所以的雌竞意味,而话剧里丽扎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猎人,他鼓励丽扎“前进,勇敢向前进”,在我看来,这样成长环境里的丽扎会更契合她所要表现的坚韧。原著里详细描述了丽扎多次迷路,又克服恐惧不断往前,最后却依旧没有避免湮没在沼泽的黑泥里的惨剧,这一段在阅读文字的时候令人感到绝望,而话剧把这件事隐去,用灵魂的形式登场,控制了叙述的时间,也让观众猜测、不安。

舞美设计中最具有象征意味的是澡堂的场景。在QA环节还有一名同学问到了澡堂的池水与雾气,是用美丽的白纱和干冰拟造的,她问有什么“深意”,赵导回答说没有,这一瞬间蛮好笑的。不过我猜测这位同学应该跟我一样,在发现可以用白纱代替池水和湖水的时候,眼睛一下子就睁大了吧。赵导与演员们说,虽然早有师哥师姐演过这部剧,但是他们没有下意识去模仿别人,而是加了新的巧思,这个设计便是其中一部分。白纱与雾气相得益彰,朦朦胧胧中,她们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虚与实,梦幻与美好,要是能一直这样下去就好了,要是没有战争就好了...…

一切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梦。开头瓦斯柯夫的梦中,少校变成了一头黑熊,骂他废物,铃声响起,电话里少校真的骂他废物,说的台词和他梦中的熊说的一模一样(学会了,原来打工人的潜意识里boss是一头可怕的黑熊)。他们到林子里去追截德军时,路过一片美丽的湖泊,还有瀑布,姑娘们在这里洗去泥污,导演让我们看到,所有美好的一切是如何在战争无情的车轮下被碾碎....…而在话剧的最后,头发花白的瓦斯柯夫在这片湖畔,再见到了一群嬉闹着的花一般的女孩子。整部话剧美得就像一场瑰丽又悲壮的梦。

当然,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剧中反复出现的一段台词: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她们会是大学生,会是舞会上耀眼的明星,会是西伯利亚优秀的猎人,会是妈妈怀里撒娇的孩子,会是孩子的母亲。

女兵中,班长丽达最为沉稳干练,她在等车时邂逅了她的丈夫,有一个儿子,在战争爆发后丈夫牺牲,于是她带着复仇的意志参军,在战斗中,丽达受了重伤,为了不连累准尉,自己开枪自杀。然尼娅漂亮,敢爱敢恨,为了掩护受伤的丽达撤退,她一人引开德军,最后壮烈牺牲。嘉丽娅是个孤儿,未满十六岁虚报年龄进入了军队,她无法摆脱失去母亲的阴影,导演运用了残酷戏剧的手法,以令人心碎的方式揭示她内心的恐惧。最终,她在恐惧中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被德军杀害。索尼娅是大学生,向往着自由光明,经常读普希金的诗歌给其他人听,在战场上与侦查的德军遭遇,被德军杀害......戏剧在前半部分越是刻画姑娘们的美好,越是让人心疼她们在战争时期埋在心底的伤痛,越是让人为她们在树林中遭遇敌人而提心吊胆,而最后当她们一个一个牺牲时,越是令人心碎。

在剧后的QA环节,一名同学问赵导:角色是不是死得太蠢一点了?比如嘉丽娅突然喊着妈妈跑出来暴露了位置,被德军射杀。但其实我特别能理解嘉丽娅,我在她的年纪,与同学们手挽着手上街挑着好看的衣服,阅读喜欢的课外书,享用着妈妈做的可口饭菜,我会在宣誓时义正词严地说着“为祖国奉献最后一滴鲜血”“与分裂势力抗争到底”,我会想象自己很勇敢,但真的看到巴以冲突中加沙受伤的妇女儿童,却不禁感到害怕和退缩——这不是懦弱,这只是求生的本能。知乎网友有一句话: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7000万人,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谋杀一条生命这件事发生了7000万次。我深有此感,在战争中死去的这些可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啊,无论怎样去修饰,战争带来的家国罹难的伤痛是永远无法消解的。

索尼娅给战友们念的诗,是普希金的《先知》与《致大海》。《先知》中,六翼天使给予了“我”先知的眼睛,能听见天地万物之音的灵敏的双耳,充满智慧的口舌,和火烫如赤炭的心,赋予“我”先知的使命,要“我”走遍五湖四海,去传播上帝的旨意,用真理的语言去把人们的心灵烧亮,去追求自由与革命。《致大海》里的大海自由奔放,洋洋洒洒,如同姑娘们炽热滚烫的心灵,她们就是诗歌里的先知与大海,前路未知,却在一起畅想战争以后朴素又真实的生活,用鲜血浇筑了法西斯的灭亡之路。

她们生如夏花之绚烂夺目,死如秋叶之静美永恒。

死者有着不朽之名,生者有着不朽之爱。

晚安,姑娘们。

(作者:李静琳,系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4级学生,《莎士比亚戏剧鉴赏与表演》课程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