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空谷回音——川剧《巴蔓子将军》观后
2025-07-08 19:09:19 来源:重庆文艺网

作者:钟传胜

经市川剧院采创两年,排练八个月,演出时达140分钟的大型川剧《巴蔓子将军》终于和观众见面了。在市川剧院观看首演后,感觉享受到了一次难得的戏剧盛宴。

悲壮的历史画卷

川渝人是幸运的,东晋常璩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全书12卷、长达11万余字,被誉为“中国方志之祖”的《华阳国志》。在首卷《巴志》中,对曾经生活在广阔地域的巴人,做了相对详实的历史记载。其中,用100余字,讲述了东周巴将军蔓子的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经过历代演绎,使其成为了千秋传颂悲壮的历史画卷。孟子有云“春秋无义战”,东周列国,巴国部族众多,《巴志》指出“其属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蛮”,公元前590-前316年,巴国称王期间,内忧外患,国中难得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洒遍了,郊原血。周之季世,巴国留下了蔓子以头谢国,楚国留下了屈原投河殉楚的忠义故事。《巴蔓子将军》的编剧融巴史于一炉,意在演绎蔓子的忠诚卫国精神,呈现出艺术真诚超越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史有“楚王纳巴姬”的记载,而剧中出现了蔓子夫人萦芑,由周露扮演,是一位英姿飒爽、智勇双全的蔓子的贤内助,这一角色的选择,应是经统筹后的优选,她的出现,给全剧增色不少。

精彩的艺术呈现

川剧《巴蔓子将军》近两个半小时的演出,叙事清楚,节奏明快,主创人员集中了当下巴渝川剧界的精英,出演巴蔓子的青年演员唐纬曾多次在央视亮相,出演萦芑的周露,是数度梅花奖获得者沈铁梅的入室弟子,曾获我市“新秀”“新星”奖,其他主演,也是巴渝川剧界声名雀起的名角。他们倾情地投入演出,始终字正腔圆、精神抖擞、动作到位,博得了台下观众阵阵叫好和热烈的掌声。几位主角的演唱,通过川剧名段旋律和节奏,传达出蔓子、萦芑等人物的剧中情感,表现出精彩的故事情节。特别是大段的带有音乐性的念白,语气节奏间表露出正宗的巴腔渝调,突出了人物个性特色。对白中植入现代语言,插入拼音文字,顿觉观之有趣。现代川剧,舞蹈化的形体动作,举手投足、一招一式之间,表现出传统川剧的美感,集体水袖等动作干净利落,展现出演员们扎实的基本功。剧中武打情节较多,如夫妻对剑、翻跌技艺展示等,反复呈现出传承并发扬光大了现代川剧的技巧性和观赏性。诚如观众所言,整台川剧用抽象、写意的手法,在舞美、服装上时尚应景。配曲植入巴歌渝调,有编钟等打击乐器奏出的乐音,唢呐等吹奏乐高亢悠扬,“太阳出来喜洋洋”的变奏贯穿全场,很能振奋观众精神,调动剧场情绪,拉近了观戏的时空距离,乡音乡情,也带给观众无限的审美遐想。

相关的几点联想

古代巴人的历史是立体的,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空间。早年童恩正先生著有历史小说《古峡迷雾》,讲述了巴国王族的最后归宿。实际上,《华阳国志》已经讲述了强秦灭巴后,巴地各族的生存沿袭状况,巴人后裔如賨人、土家族、仡佬族等,仍保留着其先人的很多生活习惯,大量的考古发现,证实了《华阳国志》中的文字记载,巴人留下的编钟上的文字、錞于上刻画的民族图腾、铜壶上刻画的“水陆攻战图”以及大量的“巴蜀图语”,就无声地记录着璀璨的巴国文化,确实也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加以研究。川剧《巴蔓子将军》在巴文化研究上开了一个好头,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戏。最后提一点建议,能否在长剧的中间,设置一次中场休息,因剧情冗长,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