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28日至11月10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文化旅游委、市文联主办,市剧协承办的“百花齐放庆华诞”——第九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展演顺利举行。来自全市14所高校26个剧组创作排演的话剧、川剧、舞剧、科幻剧等剧目轮番上演,充分展示了我市高校广大师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礼赞英雄、礼赞时代的青春色彩,充分展示了在校学生出色的戏剧才华和近两年我市校园戏剧取得的重要成果。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青年剧评人观摩演出,并进行了专题评论。
青年成长困境的反思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呼吁
——评校园话剧《人间好》
付冬生、罗杰贤
近日,第九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开幕。重庆师范大学禺风剧社携其全新原创剧目《人间好》亮相,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禺风剧社自1989年成立以来,便以其对曹禺戏剧艺术精神的深刻理解和传承,在重庆乃至全国的戏剧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多年来,剧社不仅在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更以其严谨的创作态度、精良的剧本打磨、创新的舞美设计以及精湛的表演技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此次推出的话剧《人间好》,通过讲述民营川剧团团长于清淤及其女儿于淼面对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剧团生存挑战,以及她们之间在生活与观念上的碰撞与融合,展现了两代人在传统文化传承道路上的艰难探索与不懈追求。该剧无论是剧本立意上还是舞台呈现上,抑或是演员表演上都体现着禺风剧社的深切用心。可以说,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佳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原众文化青年导演孙澜飞参与导演该剧,这也是新文艺团体艺术家走进高校参与戏剧活动的有益尝试。
一、匠心独具的舞台设计呈现
作为一部原创剧目,《人间好》在舞台呈现上的精心设计,充分展现了禺风剧社作为校园剧团的满满诚意。尽管剧本以川剧传承为主线,但剧中川剧表演部分并非该剧的核心内容。为了确保演出效果,禺风剧社特别邀请了专业的川剧演员进行开场表演,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剧社的用心,也迅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为后续剧情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专业的川剧演员身着华丽的传统服饰,以婉转悠扬的唱腔亮相舞台,瞬间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传统韵味的世界。这种独特的开场方式不仅为整部剧设定了基调,也为后续的情节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禺风剧社在舞美设计上的独具匠心,为观众带来了极佳的视觉享受。特别是在灯光运用方面,剧社巧妙地实现了剧情、人物与舞台的完美融合。例如,在于团长母亲去世的情节中,剧社选择了温和的桥光,从舞台右侧向左侧打出一道柔和的光线。于团长带着剧团成员,抱着母亲的遗照,沿着这道桥光缓缓前行,女儿于淼则在后追赶直至跌倒。这一场景不仅符合亲人离世时的悲痛氛围,还隐喻了三代人在川剧传承道路上的艰难前行。
在道具的选择和使用上,禺风剧社同样表现出色。例如,在荆老板无情地扔掉剧团行李的情节中,剧社巧妙地利用蓝色长布模拟河水,通过演员的抖动,生动地再现了河水流动的效果。演员们带着行李在舞台上舞动,不仅展现了行李漂浮水面的景象,还融入了现代舞蹈的元素,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在丧礼环节,演员们在桥光下撑着黑色雨伞一字排开,这一设计不仅贴合了情节的氛围,还增添了一丝神秘的后现代色彩,使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多维。
总之,通过这些精心的设计,禺风剧社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更深刻地传达了剧目的主题和情感,展现了他们在戏剧创作上的深厚功底和无限创意。
二、青年一代成长困境的反思
《人间好》的一大亮点在于其题材紧密贴合现实生活,尤其是关注年轻一代的成长困境,展现了禺风剧社作为校园剧团对青年和社会问题的高度责任感。剧中,虽然主线围绕母女情这条主线展开,但其女儿于淼也是一个着墨甚多的重要角色。于淼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她的成长历程、为人处世以及所经历的种种困境,都深刻反映了当代青年人的生活状态。一是生活上的冲突:家庭与个人选择的矛盾。于淼从小就被视为川剧的接班人,她的生活轨迹早在她有自主选择权之前就已经被父母规划好了。当她因缺乏上台机会而希望转学舞蹈时,这一愿望也被无情地否决。这种无权选择自己生活的困境,正是许多青少年的真实写照。作为单亲家庭的孩子,于淼在母亲忙于剧团事务的情况下,常常感到被忽视。母亲缺席了她人生中的许多重要时刻,如“亲子运动会”“家长会”“颁奖典礼”等,这让她心中充满了遗憾。然而,她仍然理解母亲的不易,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这种父母忙于生计、青少年面临家庭关怀缺失的现象,在当今社会十分普遍,如何在父母的忙碌与孩子的成长之间找到平衡,是每一个家庭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二是思想观念上的冲突:新旧两代的碰撞与融合。于淼进入剧团工作后,发现社团经营不善的主要原因是未能与时俱进。她提出了利用直播平台宣传剧团的建议,但遭到了母亲的反对。于团长认为网络上的东西都是“浮云”,劝告于淼不要做“无用功”。这一冲突不仅体现了年轻一代敢于接受新事物的精神,也揭示了老一辈固守传统、不愿改变的心态。年轻一代在拥抱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同时,也面临着迷失的风险;而老一辈虽然踏实肯干,但也容易陷入自我封闭的困境。只有新旧两代相互理解、取长补短,才能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于淼这个角色,话剧《人间好》不仅展示了当代青年人的生活困境,还探讨了家庭与个人选择、新旧思想观念之间的矛盾与和谐,进而展现了禺风剧社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三、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与呼吁
《人间好》的另一大特点是其立意高远,将保护和传承川剧文化作为该剧核心主题,突显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青年一代的责任感。在短视频盛行的今天,信息碎片化、感官化、失真化已成为常态。大众对优秀经典文化的关注逐渐减弱,这一现象值得深思。话剧《人间好》通过其深刻的剧情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对此作出了回应,并引发了观众的思考。
《人间好》以川剧传承为主线,围绕于团长守护剧团的艰难历程展开。于团长为了守住剧团,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她多次因剧团事务缺席女儿的成长,甚至在母亲去世时也不让女儿送行,因为她坚信“戏比天大”,一旦上台,绝不能抛下观众和戏台。在传承川剧的过程中,她遇到了无数困难:女儿因没有上台资格不愿学川剧,想转学舞蹈;共事多年的师弟大川因生计问题选择退出剧团;剧团场地的老板无故违约要求剧团搬离;剧团的道具因被老板扔进桥洞而被大水泡坏。此外,还有母亲的离世、经费的短缺、与女儿经营观念的不合等问题。然而,于团长从未想过放弃,她始终咬牙坚持,即使剧团暂时中断,她也坚信这只是暂时的。最终,她重振旗鼓,找回了昔日的队友,并与女儿达成共识,再次扛起了剧团的大旗。
于团长对川剧的热爱与坚守,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毅力和决心,更呼唤了观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传承。《人间好》通过于团长这一角色,传递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激发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这个角度上看,话剧《人间好》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和呼吁。通过于团长的故事,禺风剧社希望唤醒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激发年轻人投身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共同守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话剧《人间好》不仅是一部艺术精品,更是一次对青年成长、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刻反思与呼吁。禺风剧社通过这部作品,展现了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校园文化和戏剧艺术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力量。
(本文系重庆市教改一般项目“‘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本科《创意写作》课程改革研究(22313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付冬生,重庆市评论家协会会员,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罗杰贤,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