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旅戏评 | 凤凰涅槃话下庄——从话剧《天坑问道》的典型性谈起
2024-07-08 18:07:56 来源:重庆文艺网

编者按:

2024年6月,重庆大型原创话剧《天坑问道》在重庆大剧院正式上演,该剧曾于2021年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试演。话剧以时代楷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毛相林带领村民修建悬崖“天路”的故事。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剧评人观摩了该剧,并进行了专题评论。

在重庆大剧院观看市话剧院隆重推出的《天坑问道》后,首先为这部话剧表现主题的典型性叫好。这部剧的选题面向人民、面向历史,以现代话剧的全新形象出现在重庆大剧院,称得上是一部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好作品,树起了一座真正能展现当代中国农村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身在贫困的“天坑”,仍勇于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自己奋斗的热血丰碑。一同观剧的重邮赵勇教授当场就说道:“话剧版重庆巫山下庄人的故事,比电影版《开山人》的戏剧性更为集中,人性体现更加真实具体,剧中煽情而不抽象,叙事逻辑主题交待得更清楚,对剧中人物不过度拔高。对全剧的舞台调度,影像融合,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此,我深有同感。

故土难离

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远离县城,全村四社96户人家,近400人,村子坐落在形似天坑的群山谷底,周围崇山环绕,海拔都在千米之上。用剧中人茅开山的话讲,当地人的祖先在这里生活了数百年(应该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后代),这里有祖宗的牌位和先人的坟墓,即使在进城打工挣钱的诱惑下,很多下庄人也舍不得离开这里。为了改变下庄人的命运,他们团结起来,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要想富,先修路”,劈山开路,展示出自己的力量与命运抗争,这在中国农村,确实是绝无仅有的。

“人类百万年,实为地之囚。”巫山是东方人的发祥之地,三峡博物馆有204万年前的巫山人化石,我国自古就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体现中国人与大自然抗争的传说,这是一种“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精神的体现。话剧《天坑问道》的剧名紧扣奋斗精神,问天、问地、问人,并用劈山开路的事实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这部话剧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必然会给观众带来有益的启迪。“此生常想向天游,怎奈双脚被地留”,立足当下,不等不靠,艰苦奋斗,自己解放自己,下庄人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剧中借茅开山之口,道出了108人完成修建8公里天路后的心境:“修路是我们祖祖辈辈都巴望的事,今天我们这辈人终于把这条路修通了,我们对得起祖辈和儿孙,也对得起死去的弟兄们了。”

红色纽带

在话剧《天坑问道》中,导演用一条红色的麻绳来作为下庄人精神联系的艺术纽带,也把话剧与观众联系了起来,很是抢人眼球,这称得上是舞台艺术以物明志成功的体现。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体现出创作者在坚持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在艺术呈现上又恰当地融入了自己的主观真诚,观众能够从观看中获得美的感受。

重庆话剧院这次担纲演出了现代话剧《天坑问道》。重庆是中国话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方,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前期。我们知道,该院的前身是1949年7月组建于上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文艺大队”,其骨干多出于抗战时期的“国立艺专”和“中华剧艺社”,1949年12月划归中共重庆市委,称为“重庆市委文工团”,1958年1月定名“重庆市话剧团”,2017年6月更名为现在的“重庆市话剧院”。2019年,该院演出的话剧《红岩魂》获得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

执导《天坑问道》的副院长梁东华,也早在2012年就获得了“重庆市舞台艺术之星”的称号,2017年他执导重庆版话剧《孔子》,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今年上演的《天坑问道》是经过了2021年至今三年时间的打磨,整部话剧从剧本到演出,以及舞美、灯光、音乐等,都经历了无数次调整。梁东华称“这个故事背后代表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向往未来、向往明天的一种精神……”他着意的是通过话剧舞台,将下庄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加以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剧中出演茅开山(原型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的刘华,据说是首次投入到重大历史题材人物的塑造,刘华称:“期待大家走进剧院,能够沉浸式体验到《天坑问道》这个关于勇气、坚韧与希望的故事……”

这部话剧于2021年6月15日在施光南大剧院试演后,剧组接着又精心打磨,前后四次组织到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深入采风,为体现演出故事的真实性,剧组甚至将下庄人的桌椅板凳作为道具搬到了舞台上。这次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整个剧组辛苦努力的丰硕成果。对精雕细琢三年再次上演的这部话剧,有专家看到后评论说:“整部话剧,导演有功力,演员演出到位,剧本塑造非常成功。”从现场观众的反应来看,这样的评论也可以说是恰如其分的。

艺无止境

道是什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事物之变无穷。问天,问地,问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坑问道》同样带给我们很多思索,剧中舞台美术多次采用数重空间切割,以蒙太奇手法呈现故事叙述,意在揭示剧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有点像中国绘画中的散点透视。这种手法需要很强的剧情发展逻辑加以支撑,焦点过多转移,容易使不了解内容的观众产生思想恍惚。有句老话讲得好:“真理只要向前多迈出一小步,也就会变成谬误。”

隔空对话,心理时空拓展等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确实新颖别致,是舞台表现中的阳春白雪,很不容易完美呈现。在《天坑问道》的舞台叙事中,多处嵌入了插叙、倒叙的情节,丰富了全剧的呈现形态,在舞台动作和细节描述之外,注入了对人物深层心理剖析与情感宣泄,对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递进展开了舞台揭示,这些也引发现场观众思想感情的共鸣,从而达到了“迁想妙得”的舞台艺术效果。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重庆话剧院曾演出中外著名话剧近400部,其中原创话剧如《红岩》《雾重庆》《山魂》《针锋相对》《沙洲坪》《一双绣花鞋》《桃花满天红》等,就以浓郁的时代精神,鲜明的巴渝文化特色而显示出地方话剧的魅力。在语言的运用上,建议扬长避短,更多采用方言话剧的形式加以表现。

重庆地区的方言话剧如《移民金大花》《书月楼》等就受到地域内外很多专家与观众的肯定,这也绝不是偶然产生的现象。我注意到,《移民金大花》讲的也是与《天坑问道》发生在同一时期,同在三峡地区发生的故事,一离一留,内容都是抒发的爱国奉献情怀,同样是采用了话剧艺术表现形式,两相对照,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上互相借鉴,相映成辉。近日读了市评协会员牟方银撰写的《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评万州原创方言话剧〈移民金大花〉复排》,他的意见,同样是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并进行思考的。

文/市评协舞台艺术评论委员会委员,巴南区评协荣誉主席 钟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