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师生诗话双节
2023-09-29 17:28:43 来源:重庆文艺网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4周年纪念日,恰逢中秋国庆“双节”来临,9月28日晚,西南大学师生开展“迎中秋·庆国庆”暨纪念孔子诞辰日经典诵读活动。活动现场,博士生导师董小玉教授指出,孔子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人格独立且有德行的人,历经千年,他的教育思想仍在唤醒着我们,今天的相聚是望月怀古,是文化传承,更是诗咏未来。她向在场毕业的学生以及硕博新生提出三点寄语:

第一,把阅读作为一种信仰。我们要把阅读当做最本真、最纯粹、最持久的信仰。她呼吁学子,用书籍铸就一座精神花园,用经典为自己提供生命的滋养,前行的方向,找到解决问题的别样视角;第二,用爱点亮他人的生命。学会爱自己,更要学会爱他人。“被爱转瞬即逝,而爱则放射出永不磨灭的光辉”,她强调要用爱植根心底,培育娇艳的生命之花,美丽自己,芬芳别人;第三,永葆蓬勃向上的赤子心。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她希望学子始终以阳光明媚的心境和灿烂真诚的笑容,面对奋斗征程中的风雷霹雳,让生命坚韧、璀璨,金玉其外、美玉其中。

随后,学子们交流感悟,在古诗词诵读与歌唱中点亮诗句,追寻诗与远方。

2023级新闻传播学硕士首先带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使人神思飞跃,仿佛跨越时光同诗人一起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接下来,2023级教育硕士朗诵苏轼的《念奴娇·中秋》:“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似实似虚,引人遐思,使在场师生无不感受到辽阔无边的中秋月夜的美好;青年教师郭艺帆带来充满童趣的现代组诗,通过孩子的视角看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统节日的妙趣。

现场四十余名师生齐颂的《水调歌头》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人浓厚辩证的哲思、超然达观的境界,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之情在师生心中回响。

博士生导师周安平教授以“存感恩之心,立鸿鹄之志”寄语学子。他指出,感恩之心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来源,因为心存感恩,所以胸怀宽广。大时代呼唤有大格局的青年人,新时代成就有新视野的青年人,新征程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新青年”去奋力开拓。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中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诗会在激情澎湃的歌声中结束。

文/王鹏辉、曹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