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水欢歌迎贵客,非遗雅韵聚知音。近日,由绵阳师范学院承办的“四川世居民族传统音乐赋能文旅融合创新人才”四川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景区举办,并开启了一场汇聚川渝非遗精粹的展演与互动体验活动。

活动在酉阳县非遗中心负责人陈永胜等见证下拉开帷幕,重庆市播音主持协会副秘书长郎玉菡担任主持。酉阳县“酉心酉艺”文化志愿服务队非遗传承团队率先登台,呈现了一系列兼具土家风情与山野气息的精品节目:国家级非遗项目酉阳民歌的代表曲目《木叶情歌》以男女对唱形式演绎,传承人以叶为媒传递情愫,白显贵用单片树叶奏响土家族浪漫情歌。


作为酉阳民歌特色演唱技法的阿拉调,熊正禄、张勇分别演绎的《原生态阿拉调》与《阿拉调情歌》,唱出了酉阳大山的质朴回响;国家级非遗项目酉阳土家摆手舞代表性传承人田维政带领现场游客及研修班师生共同体验,以雄浑节奏复刻了古老农耕祭祀场景;伍德芬与赵先芝联袂演唱的《藏族赶马调》,道尽茶马古道的悲欢离合。


杨太明表演的《羌族羊皮鼓舞》,动作刚劲有力、风格庄严厚重;四川省代表蒋礼会、王继红、黄英、王雪合唱的《九顶山羌汉山歌》;标志出各民族和谐共生的旋律;埙与彝族乐曲的跨界演绎勾勒出古老文明的历史轮廓,古琴弹唱、女声二重唱等节目则展现了非遗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创新表达。


展演落幕之后,川渝两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领现场驻足游客体验了土家摆手舞、藏族锅庄、羌族萨朗等多个国家级传统舞蹈项目,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欢腾的摆手舞、豪迈的锅庄、柔美的萨朗在同一时空交织碰撞,川渝非遗传承者以肢体语言完成了一次生动的跨区域文化对话。

随后,由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田金迪博士和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赵晓娜教授共同主持的现场交流研讨会顺利开展。两地传承人围绕“非遗活态传承与文旅深度融合”主题展开深度对谈,既分享了各自在非遗保护、活态传承领域的实践经验,又聚焦非遗赋能地方文旅产业发展的时代命题,针对非遗传承面临的现实困境、非遗项目的创新转化路径、非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酉阳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搭建跨区域文化交流平台。此次四川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的到来,为两地文化交流注入了青春活力,进一步推动了川渝非遗资源的互鉴共享。未来,酉阳将继续深化与高校、各地区的文化合作,让更多非遗瑰宝在交流中绽放光彩,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文图/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