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徐云卿)“四川梅郎,山城君秋。三出半菊坛称骚,七十载红粉豆蔻。”这两句赞语道尽了京剧大家沈福存的艺术传奇。

2025年恰逢沈福存诞辰90周年,为致敬这位戏曲巨匠,传承其独树一帜的表演艺术,10月31日晚,作为“福耀菊坛·典范长存——京剧大家沈福存先生艺术成就展演”(重庆站)重要活动之一,京剧大家沈福存先生表演艺术折子戏专场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上演,程联群、万晓慧、刘铮、李晓兰、刘丹丹等沈门弟子,与张军强、宋小川等名家同台,献演经典折子戏。

沈福存1935年生于重庆巴南,13岁入厉家班“福字科”学艺,是戏曲史上少有的在小生、青衣、老生三个不同行当、不同性别之间能够彻底反串的艺术家。
从1949年初登舞台至2021年溘然长逝,他70余年的艺术生命始终与戏曲为伴,在朝天门的汽笛声里锤炼声腔,在山城巷陌的烟火气中淬炼身段。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他博采梅、尚、张等派之长,更汲取川剧名家表演精髓,形成“刚健柔美、俏丽清新”的独特风格,《玉堂春》《王宝钏》《凤还巢》与《春秋配·捡柴》这“沈氏三出半”更是成为菊坛经典。他还以戏曲教育家的身份倾囊相授,培养出沈铁梅、程联群等一众名家,让艺术火种绵延不绝。

当晚,剧场灯光初起,丝竹声便牵起全场的情思。《奇双会》率先登台,刘丹丹饰演的李桂芝眼波流转间,将灵动韵味悄然传递;李晓兰在《春秋配》中演绎姜秋莲,唱腔兼蓄刚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状元媒》里,万晓慧饰演的柴郡主端庄雍容,唱段舒展流畅,尽显典雅气度。一幕幕经典轮番上演,让观众得以窥见沈氏表演艺术的深厚底蕴。

随后上演的《武家坡》,由国家京剧院男旦演员刘铮饰演王宝钏,京剧奚派第三代传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张军强饰演薛平贵,再现经典。二人对唱你来我往,生动展现王宝钏的悲而不戚、哀而不伤,和薛平贵的猜忌、愧疚,尽显打破藩篱、广纳百家、不拘一格、兼收并蓄的胸襟。

紧随其后的《三堂会审》更是将演出推向顶点。“玉堂春跪在都察院……”沈福存大弟子、文华奖表演奖获得者程联群跪坐在地,仅凭几句唱词便折服了在场观众,其声腔兼具婉转、清亮与刚健,将苏三(玉堂春)的委屈与坚韧藏于其中。来自国家京剧院的小生名家宋小川饰演王金龙,与程联群的表演相映成趣,将人物间的复杂情愫演绎得淋漓尽致。程联群表示:“师父常说‘要让这盆油燃起来’,我们唯有将每一句唱腔、每一个身段精准传递,才能不负他的教诲。”

除精彩演出外,重庆市川剧院还同步展出了沈福存先生演出活动展,通过珍贵剧照、演出剧本、获奖证书等实物与影像资料,全面回顾沈福存的艺术人生。为了回馈广大戏迷对沈福存先生的喜爱,活动现场还准备了《科班最后的男旦》《沈福存京剧表演艺术研究》《说不尽的沈福存》等书籍和纪念票根等礼品,免费赠予戏迷。接过礼品的戏迷们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这份纪念既是对先生的缅怀,也是对戏曲传承的期许。

“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听沈先生的戏,他的唱腔柔中带刚,是真真正正唱到了人心坎里。”老戏迷陈士荣捧着盖了章的《说不尽的沈福存》,感慨道,“今天特意带着孙子来,一是想再回味经典,二是想让孩子知道,咱们重庆有这样一位京剧大师!”

据了解,11月1日,京剧大家沈福存先生表演艺术传承晚会将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上演。
 
     
     
    600bd524-6a81-498b-8e10-6aff1cc18895.jp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