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11月5日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
重磅来袭!
本期推荐
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剧目
舞剧《天下大足》

|演出单位|
中国东方歌舞团
|演出时间|
2025年10月18日—19日 19:30
|主创团队|
艺术顾问:韩真 周莉亚
总编导:刘翠 张雅琦
编剧:马洪湉
剧本指导:郭长虹
作曲:刘彤
视觉总监/舞美设计:高广健
|领衔主演|
张翰
孟庆旸
朱瑾慧
何仲达
|演出地点|
四川宜宾酒都剧场
|购票渠道|
“天府演艺”小程序
“大麦”小程序
|演出票价|
380/280/180/80元
|演出时长|
115分钟(中场休息15分钟)


创作背景


本剧取材于大足石刻群丰富的经典造像作品,将其化作展现大足百姓向往“人间小满”美好生活的意象:如宝顶山15龛“父母恩重经变相”石刻组、宝顶山圆觉洞外的“牧牛图”、宝顶山20龛的“养鸡女”、宝顶山17龛的“吹笛女”、如宝顶山大佛湾22龛“十大明王像”、北山113龛“水月观音”、石门山6窟“十圣观音洞”、石篆山2龛“志公和尚”等。
回望大足石刻绵延了数百年的开凿历史,除形成了三教合一的题材外,大足百姓们同样将人间万象凿刻上崖壁,共同构成了大足石刻“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的特征,这也是大足百姓们对理想世界的浪漫化表达:人间小满,天下大足。


剧目介绍


在世界石窟艺术的长河中,大足石刻以其“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的特征独树一帜。自唐至两宋的数百年里,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以开山凿石为生,他们对“人间小满”的美好向往化作了崖壁上的刻痕,勾勒出“天下大足”的远大理想。
大足石刻的题材集释、道、儒三教为一体,世所罕见。巍巍崖壁承载着古往今来的中国人民对“天下大足”社会的渴望,其背后却是无数“人间小满”的筑基。
中国古代的石窟作品鲜少留有镌刻者的姓名,但在大足石刻,却有数十位创造者的姓名与他们的杰作长伴千年。这些创造者都是最平凡的百姓,生时未开创惊天动地的伟业、至死亦未在史书留下残缺的生平。但在无常的命运中,他们却用创造了“人间小满”的双手,凿刻出崖壁对“天下大足”的守护。
真正的圆满不在于追逐生命的永恒,而在于是否用精神延续了生生不息的烟火。“人间小满”无处不在,它在每个未必大丰大足的年岁,在每个知足常乐的当下,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奋斗中,不断延展着实现“天下大足”的每一个瞬间。


剧情简介




南宋时期,流民少年小福(张翰饰)因躲避战乱而逃至大足境内,幸而被生活在山崖下的工匠们所救。
从荡气回肠的开山化石,到巧夺天工的精雕细琢,小福见识到修建摩崖造像的全貌,与石刻结下不解之缘。经过夜以继日的苦练,他的诚心打动了大匠师,并被收为义子,得到了大匠师(何仲达饰)和师娘(朱瑾慧饰)的悉心教养,也收获了与其他工匠之间肝胆相照的情义。小福暗下决心,要与石刻的工匠们一起,令摩崖造像世世不息、代代相传。
工匠们闲暇时也常聚于山下酒肆,一同品尝老板娘(孟庆旸饰)酿造的美酒。老板娘的绰约芳姿也成为了小福年少的心中深藏的月光。一锤一錾,不知不觉间,小福已将媚态观音(孟庆旸饰)的造像凿刻成老板娘的模样。
然而山河动荡,一场雨夜的灾难降临在家园。那些最平凡的工匠们胸怀孝悌忠勇,用生命守护了石刻群,永眠在崖壁脚下。其生时渺如沧海一粟,去后也未曾在史书里激起一丝涟漪,为了他们,以及无数个未曾署名的工匠,小福决定:他要以山为册、化刃为笔,刻石留名,令其万世不朽,让平凡而伟大的工匠精神传之久远。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期间
还有更多精彩演出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