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开讲 回溯重庆在抗战岁月中铸就的英雄史诗
2025-09-02 14:32:23 来源:重庆文艺网

近日,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重庆市渝中区母城文物保护志愿者中心)承办的“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2025年第12期讲座,在渝中区枇杷山书院(原中共重庆市委旧址)如期开讲。本次讲座以“重庆:英雄之城”为主题,特邀重庆史研究会学术委员、原重庆移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庆龙担任主讲人,吸引了文物考古专家、文化遗产保护爱好者、文保志愿者及热心市民齐聚一堂,共同回溯重庆在抗战岁月中铸就的英雄史诗。

周庆龙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重要契机,从地理环境、历史进程与文化传统三重维度,系统梳理了重庆作为“英雄之城”的深厚底蕴。讲座中,他从四个方面梳理重庆英雄之城的内在本质,并详细阐述了重庆在战时承担的重要使命——不仅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指挥中心与经济、科教文化枢纽,更在日军的疯狂轰炸下,以“绝不投降、越炸越强”的姿态,扛起了民族救亡图存的重任。

谈及重庆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周庆龙特别提及“宜昌大撤退”与“重庆大轰炸”两大历史事件。他通过详实的数据与鲜活的史料,还原了1938年卢作孚带领民生公司,在40天内抢运10万吨工业物资与10万人员入渝的“中国敦刻尔克大撤退”奇迹,强调这一壮举为中国抗战保留了工业命脉与科技人才;同时,他也回顾了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间,日军对重庆展开的长达6年10个月的无差别轰炸——5746架次敌机、2100多枚炸弹,造成3万余人直接死亡,却始终未能摧毁重庆人民的抗战意志。“工人照样上班,学生照样上课,政府机关照样办公”,周庆龙教授引用史料中的描述,生动展现了重庆人民在炮火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让现场听众深刻理解了为何重庆能被美国罗斯福总统称赞为“坚定镇静,不被征服”的英雄城市。

除了抗战时期的光辉事迹,周庆龙还将历史脉络延伸至更久远的过去,从先秦巴人“忠勇坚韧”的品格,到合川钓鱼城“上帝折鞭之处”的抗蒙壮举,再到明代巾帼英雄秦良玉“五十年征战卫国”的传奇,层层递进地论证了“英雄精神”在重庆土地上的世代传承。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普及,更是一场精神的传承与洗礼。现场设置了互动交流环节,听众围绕“红岩精神的当代价值”“重庆抗战遗址保护与利用”等话题积极提问,周庆龙结合自身研究成果逐一解答,引发了热烈讨论。本次“英雄之城”主题讲座,既是对重庆抗战历史的深情回望,也为当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雄精神提供了重要指引。未来,大讲堂还将持续推出更多聚焦重庆历史文化的精品讲座,让更多人了解重庆的过去,读懂重庆的精神,共同守护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

文/重庆文保秘书处 图/重庆文保志愿者 龙小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