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光影 上合风采 | 从片场至世界:一场电影节,读懂重庆独有的温度与厚度
2025-07-06 12:00:00 来源:重庆文艺网

两江潮涌,向光影而行。

7月3日-7日,以“科技光影·上合风采”为主题的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在永川举行。

电影节期间,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约160位代表,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等100多位重量级嘉宾,中国电影集团、华夏电影等国内电影企业的700多位代表,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知名高校的100多位专家学者相聚永川,共赴一场“电影+科技”的文化盛会。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开幕式。活动主办方供图

5天时间里,举办开闭幕式、影片评奖、影片展映、电影合作论坛、聚焦国家单元、电影科技成果展览、电影市场等11项活动,呈现一场科技赋能电影、交流驱动产业、合作汇聚力量的精彩盛宴。

这场电影节对中国而言,是继2018年在青岛举办首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后,时隔7年,中国再次举办这一盛事;于重庆而言,这场电影盛会不仅展现重庆深厚的影视基底,更是一次推动区域电影迈向融合化、体系化、产业化发展的盛会。

一场电影节,一次光影之约,彰显了重庆电影独有的温度与厚度。

历史回眸,重庆电影发展铿锵之路

光影交错,流光溢彩。

7月3日晚,在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开幕式舞台上,12个国家、12束光、12个银幕模块,共绘同一块世界电影未来的银幕,呈现一场现实与虚拟交融的视觉盛宴。

这是发生在永川科技片场二期内的一幕,首次亮相即惊艳,超5000平方米摄影棚所展现的满满科技感,让国内外嘉宾为之惊叹,这也是国际电影节盛典活动首次在电影科技影棚内搭建举办,让电影人回到了熟悉的片场。

永川科技片场。永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为何选择重庆,落地到永川科技片场?其中原因有二。其一,“科技”是本届电影节的一大特色,而在全国范围内,永川科技片场以科技影视拍摄为核心定位,这一独特优势让央视电影频道导演团队一眼便选中了它。

在硬件设施上,永川科技片场一期、二期,搭建西部最大3000平方米LED科技棚、5000平方米标准棚;在全国首创数字智能置景车间,配备工业化换景平台,可快速从宇宙星空切换到都市街景,虚拟拍摄数量和技术保持全国领先。

正如达瓦(重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亮所言,自永川科技片场建成至今以来,已服务近50部各类型的影视项目,其中包括了前不久在戛纳获奖的《狂野时代》、成龙主演的《熊猫计划》、热播剧《难哄》等。无疑,以“科技+影视”为发展模式的永川,正走在全国前列。

永川科技片场科技棚。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发源 摄

其二,是重庆拥有深厚的电影文化根基。1937年至1946年,随着中国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中央摄影电影厂(简称“中电”)、教育部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简称“中教”)等内迁重庆,让重庆成为大后方抗战电影的中心,这期间,重庆共产生了近20部故事片和百余部纪录片,如《东亚之光》《胜利进行曲》《火的洗礼》等,形成了鲜明的重庆电影特色,推动了重庆本土电影的前行。

在其后几十年间,重庆电影依然活跃在银幕上,如《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以及《烈火中永生》等电影都与重庆有着紧密关联。

直辖后,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进入2000年,众多导演纷纷走进重庆,开始有意识地用电影来表达重庆风土人情,带动重庆电影进入新发展期。

2005年,随着电视剧《龙虎人生》在江津白沙镇取景拍摄,打开了白沙影视发展的大门。在抗战时期,白沙镇作为大后方区域性行政、经济、文化和援战中心,留存了众多抗战遗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白沙打造老重庆影视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吸引了不少剧组前来取景拍摄。

位于武隆的天生三桥,凭借独特的“三桥夹两坑”景观,成为全球导演和影视创作者的拍摄圣地。自2006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在此取景之后,武隆天生三桥迎来爆火,随之吸引了包括《变形金刚4》《三生三世十里桃花》《P计划》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影视作品在此取景。

两江国际影视城。图源:视觉中国
两江国际影视城。图源:视觉中国

2012年,因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一九四二》选址拍摄而兴建的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因具有浓郁的巴渝特点,成为众多抗战题材的取景地。两江国际影视城的建成投用,也拉开了重庆电影向本土化、产业化方向迈进的序幕,更体现出重庆电影发展的地域特色和政策导向。

这一系列完备的影视基地配套,为重庆构建起了坚实的影视拍摄基础,受到影视拍摄剧组的青睐,为重庆影视产业的发展注入了蓬勃动力。

魔幻气质,影视剧组独宠的“天然片场”

城市,因电影而美丽。

重庆,依山而建,山水环绕,江峡相拥,层层叠叠的建筑群,错落有致‌,成为网友口中的“8D魔幻城市”“赛博朋克城市”。

殊不知,重庆被冠以“魔幻感”之称,最早也是源自于电影。

那是2006年,由宁浩执导的电影《疯狂的石头》多处取景于长江索道、罗汉寺、轨道交通等标志性地标,让山城的多维立体空间“魔幻感”全景式呈现在大众视野中,为观众带来一种奇妙的视觉冲击。

随着城市热度不断上升,重庆独特的魔幻地形、厚重的历史文化、旖旎的自然风光、浓浓的烟火气息,令其成为备受影视剧组青睐的“天然片场”之一。

VCG211369806239
洪崖洞。图源:视觉中国

从2016年开始,重庆越发成为电影银幕热爱的宠儿,随着《火锅英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铤而走险》《中国机长》《少年的你》《受益人》《坚如磐石》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相继上映,重庆电影以及银幕上的重庆形象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

正如中国著名电影制片人任仲伦所言,重庆在电影拍摄上具备很大的优势,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当代生活,都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重庆在地域电影当中独具特色。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年到重庆拍摄创作的影视剧组超过300个,影视版图里的“含渝量”越来越高,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吸引着无数电影人的目光。

政策激励,助力建设西部科技影视产业创新高地

重庆电影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风貌与深厚多元的人文历史底蕴以及硬核的片场设施,还离不开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影视创作的政策。

具体来说,重庆在2021年发布了《重庆市“十四五”电影业发展规划》,实现“拍重庆”持续向“重庆拍”转变;出台《重庆市电影扶垚计划管理办法》,开展本土市民、本土企业、本土院校电影扶持计划;今年1月,发布2025年全市重点电影项目;今年5月,重庆《重大文艺精品项目资助和奖励办法》出台,扶持文艺工作者推出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文艺精品。

微信图片_20250705164351
《重庆市支持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政策》发布。第1眼TV-华龙网 王景行 摄

今年7月5日,我市出台《重庆市支持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政策》,围绕产业全链条推出高标准扶持措施,建设西部科技影视产业创新高地,助力电影强国和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

除一项项扶持政策外,我市还在影视拍摄服务上下足了功夫,让来渝影视剧组不仅能享受丰富的拍摄资源作为支撑,更能享受完备的影视拍摄服务。

由重庆市电影制片行业协会建立运营的重庆市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影视器材、服化道配置等12类制片服务链,已累计服务《坚如磐石》等剧组500余个,协调拍摄场地近5000处。

2024年,“数字文化·光影重庆”应用上线,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VR等技术手段,聚焦影视线上综合服务,整合了全市拍摄资源,建立VR场景数据库,优化服务流程,汇集行业资源,通过“线上+线下”,为全国来渝剧组提供优质便捷的全流程全链条服务。

74cee3ce100b4344b6cf39e62cef87af_wh850x566
重庆青年电影展。资料图

不仅如此,重庆还积极举办各类电影活动,来提升城市电影影响力。2024年,重庆举办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成为国内首个聚焦“电影科技”的专业活动;由本土电影人发起,连续举办12届重庆青年电影展;依托重庆先锋艺术电影展,挖掘全国青年艺术电影人才;举办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促进国际电影交流等。

魔幻的城市气质、贴心的一站式服务、火热的电影氛围、完备的影视基地……重庆已然成为众多影视剧组宠爱的天然取景地。

以节促合,架起跨越文明的交流纽带

以电影之名,连接世界多元文化。

今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自2018年在青岛举办首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后,时隔7年,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再次来到中国,来到重庆。

电影作为跨越语言与文化的艺术形式,是上合组织国家情感的纽带,也是文明交流的桥梁。

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于重庆来说影响更是深远,是深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上合组织的10个成员国里,中国、印度、俄罗斯的电影市场均位列全球前十,其中合作机遇不可谓不多。

5b26d55806874a3ba0edbdecbd3754de_wh2275x1279
电影市场启动。第1眼TV-华龙网 王景行 摄

作为此次电影节举办地的重庆,与上合组织渊源颇深:

2019年上合组织地方领导人会晤在重庆成功举办;2021年8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在重庆成功举办;2025年6月,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的200余名客商,参加了2025重庆与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经贸合作洽谈会;重庆师范大学与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合作开办了重庆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携手打造高水平音乐学府……这些合作成果,为深化电影等多领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电影节,作为重要活动之一的电影市场,来自白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等上合组织国家带来具有各自文化特色和合作潜力的电影项目、剧本、版权资源,寻求与中国以及其他上合组织国家的深度合作。

fa210f4289e6471880576b3a49d38478_wh4096x2304
各国电影人围绕展映影片与合作项目展开热烈交流。第1眼TV-华龙网 王景行 摄

各国电影人在各展台间穿梭,忙着交流电影、寻求合作、交换名片,有的还围绕展映影片与合作项目展开热烈交流。

活动现场,多位外宾纷纷表达了对中国、对重庆的热爱,希望未来展开合作。巴基斯坦导演乌迈尔 · 纳西尔 · 阿里说:“重庆是我见过的最佳拍摄地之一,适合很多类型的电影在这里落地,重庆作为影视产业枢纽极具潜力,除了拍摄,也期待不久后能在这里开展工作,来重庆拍电影。”

“不论是电影市场、发展方向、产出数量,还是电影的技术,这些经验都非常值得学习,这次活动推动了交流,也促进了合作。”塔吉克斯坦电影人协会主席萨法尔 · 哈克多多夫如是说。

在中国电影联合展台,《唐探1900》《抓娃娃》《哪吒之魔童降世》《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多部国产佳作吸引了众多海外电影人的目光,大家彼此互动交流,谋求合作,推动优秀中国电影“走出去”。

在闪亮影业董事长沈健看来,电影作为跨越文明的通用语言,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与上合组织国家加强电影产业合作,能让中国电影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找到更好的表达。

cdfe54dadfb04150b5d0d4b41604ab90_wh2275x1279
中国电影联合展台。第1眼TV-华龙网 王景行 摄

本次电影节,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发起成立了“上合组织国家制片人联盟”,为电影人搭建电影产业长效合作平台,建立涵盖联合制作、版权交易、人才培训的全方位合作框架,实现上合组织国家电影产业务实合作。

电影节还发布了“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人才培训计划”,向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出邀请,推荐优秀电影导演和制片人来华,在北京和重庆双城展开交流学习,让国际电影人与中国电影产业深度互动。

光影传情融上合,破浪前行扬远帆。

一场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架起重庆连接世界的文化交流纽带。

文/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发源 王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