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罗承勇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乌云顶就像是一幅挂在天边的画卷,无论我在奉节古城的哪个角落,只要抬头望向东南方向,那巍峨的山影和山顶的文峰塔便映入眼帘。它仿佛是大自然赋予这座古城的一座灯塔,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也守护着我心中那份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乌云顶,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诗意与神秘。它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的永乐镇七曜山东端,东起长江三峡夔门右岸的白盐山,西至奉节永乐丰收村,与三峡之巅隔长江相望,构成十元人民币的背景图画——夔门。重修于光绪十九年的奉节文峰塔就矗立在乌云顶上,气势恢宏,俯仰山川。站在塔前凭栏远眺,东迎夔门朝阳,西送古城晚霞,群山逶迤,尽收眼底,实在令人襟怀坦荡,尘虑尽消。
乌云顶的云,是我从小到大最熟悉也最向往的风景。它们在天空中自由飘荡,时而浓密如墨,时而轻薄如纱,仿佛是大自然在天空中随意挥洒的水墨,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律与节奏。小时候,我常常坐在古城的城墙边,仰望着乌云顶的云,想象着它们是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那些云,像是在诉说着天地间的故事,它们或聚或散,或高或低,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在宇宙万物的演变里,蓝蓝的天空中最美丽的是飘浮的一朵朵云。而乌云顶的云,更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独特恩赐。它们是天空最美丽最自在的写意,是人们心灵最纯净最惬意的念想。云丝是自然最悠闲最自由的呼吸,云意是宇宙最圣洁最高尚的魂灵。不管是说“少女的心,秋天的云”比喻人的情绪多变,还是“看云卷云舒”“坐看云起时”表现和隐喻人的淡定与从容;不管是从“黑云压城城欲摧”比喻形势严峻和情况危急,还是“像一朵瑞云从蓝天飞过”显示出人生的轻松与愉快,乌云顶的云总是给予人生最美好的情绪和感受。
乌云顶的云,是大自然最灵动的笔触。它们在天空中自由飘荡,不受任何束缚,仿佛是在告诉我们,人生也应该像云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它们时而浓密,时而稀疏,时而聚集成团,时而散开成丝,仿佛是在告诉我们,人生也会有起起落落,有聚有散,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豁达的心,就能在变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它们在天空中变幻莫测,却又始终遵循着自然的规律,仿佛是在告诉我们,人生也应该顺应自然,顺应规律,才能在天地间找到自己的归宿。
“云中谁寄锦书来?”“云想衣裳花想容。”乌云顶的云,是美好的象征和意念,也是一种通透的思想和寄托。在触手可及的蓝天里,用手轻轻拽下一朵闲云,随风飘散,随风而去,在宇宙无限的空间寻找自己的栖息地,在心灵深处的殿堂供奉自己的修行地。在生命里总有一朵瑞云为你降临,在生活中总有一朵鲜花为你盛开,在人生中总有一曲颂歌为你而唱,在旅途上总有一种关怀为你护航。
乌云顶的云,是我心中永恒的风景。在乌云顶,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天地间最和谐的画面。山水相依,云雾缭绕,天地万物在这里共生共荣,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那些云,像是天地间最灵动的音符,奏响了一曲生命的乐章。
今天,我又站在三峡之巅,望着乌云顶上的天空发呆,此时此刻我愿做乌云顶上的闲云,飘浮在人生最自然最惬意最自在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