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家张珍容 创意牡丹放异彩
2025-05-17 21:18:45 来源:重庆文艺网

重庆书画艺术家张珍容,可谓德艺双馨。她40年来以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对书画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无疑做了一个最好的表率。

“牡丹花开故乡春——张珍容国画作品巡展”先后在长寿美术馆和长寿博物馆展出,获得广泛好评,全国及市内外各大媒体联袂报道。

708fc33ff7a15ced9edef3b6df831b1

近日,作为展览配套活动,“以书入画、抒写春光——张珍容书画公益讲座暨书画研讨会”在重庆市长寿区博物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b5e66eb50a3db781559385bf2bf3e7c

首先,张珍容女士带来了“以书入画,抒写春光”主题公益讲座。其讲座分为三个部分:“书画同源”的概念与意义;以书入画的具体表现;大写意牡丹画法。讲座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台上台下互动交流,书画同行以及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692cd420d948d5cbd66c0c889c7246e

随后举行的书画研讨会,来自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重庆市政协书画院、重报集团书画院、重庆开明画院、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美术家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张珍容女士的书画艺术予以高度评价,并就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事实胜于雄辩,她的实践有目共睹。

中华传统文化一直陶冶着她,对她影响颇深。中华书画文明源远流长,比如重庆岩画至今保留较好的有云阳岩画(涂红绘画式、肋骨式船岩画、鹢鸟出脊式楼船),江津岩画(线刻式),垫江原生态牡丹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可说对生于重庆长于重庆的她,浸入心脾,印入灵魂。古老的巴渝传统文化,都是张珍容成长的优秀文化土壤,是她成名的基石。

a0c6276e0a267bf2256464b9f33390e

名师出高徒。张珍容之师江友樵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从小到大深受巴渝文化熏陶,初中时参加蓉社书画研究会等艺术团体,20岁以后在成都、昆明、重庆举办个人画展,1953年调至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而据陈传席《江友樵画集》之《学习传统绘画的表率——记江友樵的画》可知,江友樵深受中国传统文化陶冶,国学根底深厚。艺术大家赵朴初曾给予她悉心指导和支持,老一辈艺术家于景庆对她的写意牡丹进行了精心指点。此外,艺术名家冯远、管峻、范扬、林阳、周庆富、卢禹舜、徐里、吴为山、陆庆龙、尹海龙、刘波、吴悦石等也都曾为她指点迷津。她从这些艺术名家的指导中获益匪浅。

45546858221ca252acef26c614fa06c

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开明画院副院长,张珍容不负盛名,她将中华民族牡丹文化精神倾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她将中国传统书画文化精神浇铸到自己的作品之中。正如一些书画家所言:牡丹是代表国家民族的第一题材。张珍容笔下的大写意牡丹画,别具一格,反映出其40年来的文化坚守与知难而进。

让我们一起来鉴赏艺术家们对张珍容书画艺术的赞誉(以发言先后为序)——

72027614b4edeb27d8651c4ba0e323a

重报集团书画院院长唐忠富谈道,张珍容人品好、画品好,可谓“三双”:一是德艺双馨,二是内外双修,三是书画双绝。建议继续努力,争取走出重庆,走向全国。

a4dc2c9fa6606cdc74fbf9cd513579f

重庆市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卢德龙说,张珍容师从江友樵,起点高,古典山水有功力。其牡丹画灵动,书法与绘画完美融合。40年如一日,孜孜追求画牡丹,坚持做一件事,其成就被重庆画界认可,值得学习。

34e6d3767cc4df1567ed2330bb3916d

重庆市政府文史馆宣传处处长余析林指出,张珍容其牡丹画有三大创新突破之处:一有大雅之风;二有大节之格;三有大写之意,如美人般丰姿绰约风,如君子般德馨悠远,如诗词般气韵深幽。其大雅之风:画给人以雅的视觉享受,深谙传统文人画的精髓,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浓淡相宜,不追求复杂堆砌,以简驭繁,以虚写实。既有宫廷画的端庄,又有文人画的洒脱。其大节之格:画出牡丹花的形态与精神。其画牡丹以高洁,坚韧为个性,不媚俗,具有清正之气,无论是含苞待放的羞涩,还是盛开的花朵都体现其高洁。其牡丹的高洁既体现牡丹在历史故事中的高洁,也体现在牡丹敢于抗争开放的气节,有韧性。其大写之意:不拘泥与形,追求意的深华。泼墨泼彩,流动感强。其牡丹不止静态,还有呼吸、情感,超越传统工笔的细节,更具现代感。针对书法与绘画“满”的问题,建议把中华优秀辩证法融入画中,均衡书法与绘画的比例。

3db80c73767d8748f094d4f5a16c595

重庆市政府文史馆宣传处原处长骆爱平说,其牡丹画讲究诗意意境,有股洒脱之意。

990ec8c713b668c5ef7e8d560306aa7

重庆市散文学会会长、书法家刘德奉称赞道,张珍容书画作品富含中国画的精神和美感,其画作不似当下市场中的只顾作画,不顾题词,而是两者兼顾。由字画见人,表现出了重庆人豪放、坚定的性格。建议增加牡丹题材的丰富度。针对本次研讨会,建议多进行技术研究、评论文章。

6def76a0fb16aa594c03ff4a3479997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邱正伦说,牡丹是代表国家民族的第一题材。其牡丹花开的写意画具有创新性。

e11b5e660744e9b6c64c45bf07817bb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陈德洪指出,张珍容深受巴文化影响,反映出其40年来的文化坚守与知难而进。建议未来继续推陈出新、借古开今。对于“满与不满”的选择,建议根据个性匹配,扬长避短。

7059981191ad0212106073f6cc6d370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白俊奎说,张珍容德艺双馨,值得学习。赠诗三首(喻四季平安,四季健康,事事美满)以表达赞可。《恭贺张珍容书画研讨会》:“容师书画研讨会,高雅圣洁太珍贵。文明巍然长寿乡,星光灿烂松竹美。”《观张珍容国画作品巡展有感》:“渝城拜师张珍容,妙手令名牡丹丛。涂山声闻四千载,中华文化播西东。”《又见张珍容师》:“珍容擅绘牡丹花,渝水芙蓉耀三巴。哲言自来丹青手,睿智令名人人夸。”

38f1595d44bf271f319204215731cd0

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蒋才说,其人修为高,其画面色彩大气有情感。建议学习潘天寿的风格,以少胜多。

f969e200721ebefc71702529ae911f3

重庆市美协原副主席、秘书长徐亮表示,张珍容美术作品具有名家气质、重庆性格,书画相映、传承深厚。建议丰富牡丹的题材。

a1aa8c6697b572b1a990a69a644c80e

长寿区文化和旅游委原主任林家义谈道,其画具有精神之美,可补精神之营养。赠诗一首,《观张珍容牡丹画》:“枝叶参差牡丹艳,深深浅浅有能耐。最是今时漫天书,境界清分在眼前。”

27a94ee23b3f0a7aecab2b2aeccbe6f

长寿博物馆馆长程庸说,张珍容的画作具有江友樵先生的大气,也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传承,而其书法又有创新突破。

cbd86c8b6491f7c429367706d70bc4f

重庆开明画院策展部主任罗礼明说,张珍容对重庆牡丹画的发展有贡献,有艺术价值。

f6ca3c9d9fa76c56e66113d1cbc1fc1

江北区书协副秘书长李金川指出,张珍容牡丹画和书法真的体现了书法中的缘,通过笔法、章法、布局体会感受修行的过程。其人格高尚,其画见天地——悟得天地人生之道,见自己——找准自己的方向、追求的东西,见人心——书画作品见人品。

e8a441293e5d5adeb136f4c6efbaa72

著名花鸟画家殷嘉农说,张珍容的画作刚中带柔,画出了民族情节与胸襟。

8b44cad76cfbe3060b9b93e6f9fa527

著名山水画家张建国谈道,张珍容作品表现出了佛性修养,以书代画,天人合一。

dfa57ca61cf6ce49b93c8507adcc56e

画家高昌慧谈道,艺术家牡丹画十分可人,助人修身养性。

e89c4338f0bea6573939fc2444a927e

画家肖素静说,其牡丹画的用笔、色彩非常让人震撼。牡丹花不单纯是花,它更是代表中国的国花,还代表中国人的气度。

263e8c0315734ebd0e693789861c706

重庆市美协副主席、长寿区美协主席邓刚谈道,观看张珍容的艺术作品,她的作品写意、大气,足见其功底深厚。

95a268c0e78f84b4a4945d5afa39a0f

著名画家王朝说,其作品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我们现代人的精神状态,很值得学习。

0901436503a189d6afedefe5794512f

长寿区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胡晓明谈道,她的牡丹画具有文气,书法诗词给画增色,相得益彰。

作者:白俊奎,系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部分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