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华龙网讯(通讯员 郑维山 原烨)3月13日,南岸区龙门浩街道“月伴龙跃 诗意烟火”文旅商融合发展议事协商活动在拾己书局举行。来自我市文艺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探讨深化文旅商融合发展新路径,致力于以文兴业、以文惠民、以文育人、以文兴商,推动龙门浩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龙门浩街道作家协会主席郑维山回顾了南岸区首个镇街作家协会的挂牌成立历程,强调文学作为推进文旅融合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郑维山表示,自作协成立以来,通过举办各类文学活动,成渝两地作家携手探索龙门浩的丰富文化底蕴,期望以更多文字书写龙门浩文化新篇章,助力深化文旅商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龙门浩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许大立、吴向阳、杨俊三位作家,分享了他们在《山水龙门浩》中的创作成果,赢得了与会者的积极反响。重庆工商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们展示了创作的视频作品,彰显当代青年对文化旅游发展的深思熟虑及创作活力。

参会代表们就龙门浩文旅商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重点讨论了龙门浩提出的“空间+活动+产业”的三维行动计划,依托下浩里嵌入式文化设施,致力于打造“文学地标走廊”,并融入作家书房、微型文学馆等多种业态,持续推出“山水龙门浩”系列创作作品集,举办成渝双城文学沙龙,培育龙门浩文化节,与高校合作建立文化创意实践基地,孵化短视频、剧本杀等年轻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展示“元宇宙老街”等数字文化旅游创意,深化“文化场景化、场景商业化、商业品牌化”的发展模式。通过主题文化活动及文化旅游商业联盟机制的建设,推动文化资源向消费流量的转化,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南岸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范本。
龙门浩街道党工委书记马铮表示,龙门浩正全力推进文旅商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充分挖掘内部空间,利用艺术化与科技化的整合与创新,讲述重庆故事,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特色文旅产业,立足把片区打造为“慢生活+轻游憩”的居、旅、产三重功能叠加的复合型老旧社区。
南岸区文联主席赵瑜给作家们鼓劲,文学艺术是文旅融合的“催化剂”,要盘活用好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讲好南岸故事,与人民群众共享文物保护成果,呼吁建立“名家驻创+本土培育”双轨机制,策划作家采风、剧本创作营等活动,将文学IP转化为影视、戏剧、文创产品,形成“内容生产—场景转化—商业变现”闭环,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区域硬支撑。
南岸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富春表示,期望进一步充分利用龙门浩在文旅、体育、商业等领域的宝贵IP资源,通过创新手法和渠道进行提质升级,结合精神消费与场景消费,打造更多能够吸引人气、打动人心的文旅消费项目。同时,他强调要充分利用高校深厚的学术资源,厚植文化底蕴,追溯历史文脉,深入挖掘龙门浩的人文风貌,塑造“这里最重庆”的独特文化气质。通过提升龙门浩文化消费活力,推动商业业态的创新与升级,引导商家结合文商旅融合主题打造特色店铺与消费场景,以创新方式将文化价值融入文旅体验,擦亮龙门浩街道历史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