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重庆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交流会在西南大学召开
2024-12-29 12:49:22 来源:重庆文艺网

12月19日,首届重庆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交流会在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大演奏厅召开。此次会议由重庆市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重庆市艺术规划办)主办,西南大学承办。西南大学副校长白显良,重庆市艺术规划办主任、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院长牟元义等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会议聘请了2023-2024年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立项的7位项目负责人对其申报经验及申报书进行了分享,来自20余所高校近300名艺术研究人员参会学习、交流。

会议通报了近年来重庆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获得的优异成绩。2023年重庆立项9项,其中西部项目立项7项排名全国第一。2024年重庆立项11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是历年来重庆获得的最好成绩,立项率在全国排名靠前。

会议总结了2024年以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认真履行重庆市艺术规划办职责,对重庆市23所高校持续开展了关于艺术学的调研工作及学术交流,剖析了部分高校在艺术科研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针对问题,重庆市艺术规划办积极搭建平台,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发展趋势、薄弱环节,实施“一对一,点对点”的举措服务高校科研建设。该项举措具体内容包括:立项经费由所在高校自筹,申报、结项由重庆市艺术规划办审核受理,指导由重庆市艺术规划办组织实施。2024年,已对四川美术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先后开展了该项目。重庆市艺术规划办还积极组织专家对部分高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线上互动,并获得了各高校良好的反响。

图片 1

会议分析了2025年的研究形势,勉励广大科研工作者紧抓“十五五”规划研究,将科研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在新的一年再获佳绩。

图片 2
图片 3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院长牟元义、副院长刘春泉给此次聘请的项目申报指导专家颁发了聘书。

图片 4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胡晓东教授以评审人的角度用“二十字诀窍”诙谐幽默的讲解了艺术学申报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图片 5

重庆大学王海涛副教授分享了他在2023年立项的《国家文化形象建构下当代中国舞蹈的创造性诠释研究》项目,谈到了艺术学项目中舞蹈类立项的不易与心酸,希望大家能沉下心来做研究。舞蹈类是重庆及很多省市的短板,2014-2024十年间,全国总共立项90项左右,重庆立项2项。

图片 6

四川美术学院骆玉平教授毫无保留的分享了2024年立项的《中国山水营城的生态理法研究》项目申报书,分析详实,也谈到了对申报书不断打磨的重要性,她连续三次推翻了原有的申报书,重新书写。

图片 7

重庆邮电大学解梦伟副教授分享了2024年立项的《巴蜀古代织绣史研究》项目构思,从宏观到微观,谈及了艺术学项目申报的前期准备、申报类别的变化与选择、小众选题的价值,以及跨学科项目的问题。回顾了2019年立项的《云南古代设计史》青年项目,分析了其重要性和“闭坑”的问题。

图片 8

重庆师范大学张志全教授以2024年立项的《戏曲谚诀与戏曲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展开谈了项目的三大要点:选题的视野与视角、论证过程的概括与凝练、反复论证,强调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的重要性,也分享了他研究方向转型的历程。

图片 9

西南政法大学杨婷博士从青年项目的角度详细分享了她在2023年立项的《文旅融合视角下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发展转向研究》项目申报书,也谈到申报的整个过程和需要仔细检查的重要环节。

2021年、2022年,重庆连续两年青年项目落空,2023年杨婷终于打破了这个魔咒,不仅如此,还动员、鼓励、帮助她的同事在2024年再次为重庆获得了青年项目。

图片 10

四川美术学院皮永生教授从“理解·反思·行动”的角度,解读了历年立项课题和设计学的研究范式。以直观的形式逐句剖析了他在2024年立项的《新质生产力建构中的“文化产业驱动和美乡村”设计理论及实践研究》项目申报书,并综合分析了关于C刊论文、项目研究、学科建设、教学实践等问题。

图片 11

西南大学张华教授从问题主导,对指南的参考分析到申报书核心内容,分享了其2024年立项的《中国电影在欧洲英语国家传播样态与机制研究》项目。作为最后一位分享者,仍有不少独到见解,相同的是都强调了前期的积累和准备。

为期一天的分享交流会,内容丰富翔实,老师们都表示收获满满。直至会议结束后,不少老师仍在会场相互交流,意犹未尽。

在即将迎来的2025年,重庆市艺术规划办将持续开展对高校的科研指导和服务,为研究者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和研究窗口,取得更好的成绩。

文图/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王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