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虎啸绝尘
2024-09-21 12:30:12 来源:重庆文艺网

文/徐庶
我倚平顶山,刚打开一本书,一只“虎”从诗行中蹦了出来……
山有平顶,无寺,无木鱼。
那是一个慰藉内心的日子:5.18。我将“庶民阁”搬上山,那些相陪半生的文字一字不漏。颇生感慨:漂泊多年,唯有文字像一个糟糠之妻,无论贫贱,不弃不离。
甲辰龙年,与龙齐名的,恐怕只有虎了。第一年住上山,便遭遇三个月的“秋老虎”,它剽悍,有40度持续不退的体温。一个人的“高烤”,一座城的“高烤”。
山有平顶,有“虎”,有鹦鹉。
“虎”在,人世那些蝇犬之流犹如苍生,瞬间化为尘埃。感叹免受蚊虫叮咬之苦时,上苍送来惊喜:一只迷路的玄凤鹦鹉来到“庶民阁”。我吹口哨,它也吹口哨;我唤之“叫鸡公”,它也回唤“叫鸡公”。
阅读困乏时,它犹如从诗行中蹦出的一段有声文字,带来丝丝清凉。
山有平顶,“虎”遁,秋已至。
虎终有归林时,披着秋衣的虎终归要扔下伪装,隐于无形。“秋分”前一天,9月21日,眼看国庆即至,在凌晨一场痛痛快快的秋雨中,虎走了,走得悄无声息,走得连重庆这座城市都还沉浸在鼾声中,它将真正的秋还给了平顶山。
旁边圣泉小学的钟声响起,稚子颂诗声中,我仿佛听到了一阵绝尘而去的虎啸声……
作者简介:

徐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地质作协副主席,重庆地质作协主席。著诗集《空藤》《骨箫》等4部。获冰心散文奖、曹植诗歌奖、陶渊明诗歌奖、“秋浦河”李白诗歌奖。参加《诗刊》社第13届“青春回眸”诗会、鲁迅文学院第29届高研班、第16届散文诗笔会。作品见《人民文学》《诗刊》《当代》《中国作家》《青年文学》《散文选刊》等,作品被译成英语、法语、韩语等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