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铁城 图/冉强
做梦都没想到,在距重庆主城420余公里的酉水河畔,竟有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古色古香、曲径通幽的美丽去处一一后溪古镇。

今年高温季,笔者应朋友之邀,一改往年认准在石柱黄水避暑的习惯,决定从重庆主城至酉阳、黔江、彭水、武隆仙女山等地游走歇凉。
7月1日清晨,我和我妻驱车从重庆出发,沿渝湘复线高速至酉阳龙潭下道,再沿龙潭古镇至酉水河镇的县乡公路,抵达朋友约定的酉水河镇。
车未停稳,早被沿途波澜起伏的绿色植被和造型各异、风格别致的民房所陶醉的我,急不可耐地下了车,又当即被土家风貌凸显的酉水河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及坐落一旁的白氏祠堂所吸引,忙不迭地打开手机“啪啪啪”地拍个不停,大有一口气将后溪古镇那看不完、赞不尽的美景拍个够的架势,连与早在一旁等候多时的朋友打招呼那事,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后溪古镇(现酉水河镇),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距县城90余公里,东与湖南龙山县里耶镇接壤,南与秀山县石堤镇相连,碧绿见底的酉水河环镇而过。因此,后溪古镇也被到此一游的人们,誉为镶嵌在酉水之上的一颗明珠。

后溪古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土家风情十分浓郁,是土家民歌和土家摆手舞的发祥地。
日复一日、川流不息的酉水河,造就了后溪古镇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繁荣。“红灯万盏千人叠,处处缠绵摆手歌”,一语道出了后溪古镇曾经的繁荣和辉煌。
古镇对面,美丽的三唔山拔地而起,静谧地伫立于酉水河边,日夜守护着山下亘古流淌的酉水河。三座绿宝石一样的小山丘,倒映在清澈见底的酉水河里碧波荡漾,恰似一幅水墨丹青画,显得格外的和谐温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碧绿见底的酉水河,与人文历史厚重的后溪古镇相互依偎、相得益彰,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精彩动人的传奇故事。

一块“德政高碑”,记录了一代名人刘振之的丰功伟绩。据传,刘振之先生出生于秀山县大溪乡,清同治年间的举人,因史上江西考场舞弊案被贬后,举家搬迁至后溪设馆办学。
刘振之先生思想开明,才学俱佳。培育出了刘扬、邹杰、杜香蒿、白锦贞、彭藻、彭灿等仁人志士。其中,刘扬系刘振之先生之子,任孙中山先生总统府秘书;邹杰系刺杀袁世凯的民主革命斗士。因此,孙中山先生为刘振之事迹所感,欣然为其题写了“四等勋章刘振之老大人之神道”13个大字。
在后溪古镇现存的重要历史文物新寨祠堂、水巷子祠堂和彭氏宗祠,都是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屋顶为硬山式结构,四周全是封火桶子,规模宏伟,耗资巨大,皆由族人共同出资修建。
除此之外,后溪老街还有另外两大看点:一是仿欧式建筑的田家洋楼。该洋楼宽三间径深三间,分上下两层,系酉秀黔彭四县清乡司令田品山的私人住宅,至今保存完好;二是曾家印子屋。曾家印子屋系封火桶子建筑,规模较大,甚为牢固,据说是曾国藩族人在后溪开的油号,专门收购当地桐油,运往湖南常德和湖北武汉等地销售。

曾家印子屋,既是后溪历史繁荣的印记,更是重要水码头富庶繁荣的铁证。
据不完全统计,自我国改革开放至今40余年间,从后溪古镇走出去的天之骄子就多达150余名。
由于后溪古镇位于川(四川)、黔(贵州)、湘(湖南)交界的“鸡鸣三省”之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厚重繁杂。因此,镇上八九十岁的老人们,个个都有讲述不完的历史故事。在后溪,我们听到了街民冉志清不甘国民党残兵败将的霸凌揭竿而起,杀死在他家霸吃霸住的三十多名国军官兵,而逐步成为名噪酉水河畔的匪首,以至遭遇解放大军剿匪时拒捕,跳入酉水河中被两块石头卡死的故事;还有匪首冉志清的彭姓四姨太,见自己随从家里贫穷无钱娶妻生子,用暴力在湖南相邻秀山处,抢回一姑娘许配给随从,以至两人婚后日久生情,和睦为家。解放后,被抢回那姑娘的亲人们,想尽千方百计寻找至后溪古镇相认后,双方又成为亲戚相互往来几十年的动人故事;更有时任酉秀黔彭四县清乡司令的田品山一字不识,装模作样地将报纸倒着读,被勤务兵发现提醒他报纸拿倒了,田司令顿觉有失体面,暴跳如雷地大骂勤务兵是憨包,倒着拿报纸是方便给你看,还说老子报纸拿倒了。以及自家洋楼建至一半差钱停工后,田司令官有事无事成天邀约后溪彭姓大户主人喝茶品酒吃饭,搞得彭姓财主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半个多月后,每天着急得夜不能寐的彭财主突然想到,是不是田司令官因建房差钱,想找我借又难以启齿?第二天一大早,彭财主便直接派人挑上三大挑白银登门拜访,确保了田家与彭家互不为难,相安无事的斗智传说;也有土匪中队长杨再思带匪行抢时,好心放走一个看似体虚气短,弱不禁风的读书人后,在解放大军集中枪毙罪大恶极的19名土匪头目时,被那个弱不禁风的读书人一一时任当日的行刑指挥官认出,点名杨再思出列后,将其轻判入狱。20世纪50年代中,杨再思刑满释放,回乡务农至2023年才因病离世的传奇故事……

游览后溪古镇,还有一个非去不可,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第二天下午,在朋友一家三口的陪同下,我们从小河码头出发,搭乘机动小木船顺流而下。不到半个时辰,便去到了令所有游客心驰神往的国家AAAA级传统村落一一河湾山寨。
河湾山寨,是一个依山临水的土家山寨,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山寨的建筑多为土家吊脚楼,走马转角风貌独特,尽显了土家传统建筑风貌和居家生活方式。
在小巧玲珑,无与伦比的河湾山寨一临河酒店二楼,我们围炉煮茶似的围着一张矮矮的圆桌,一边美美地吃着用著名的后溪豆腐配酉水河角角鱼(黄腊丁)和母猪壳(鳜鱼)而成的汤锅,一边品味着酉阳名酒《荞麦醇》,真是开心之至、惬意至极!
推杯换盏间,笔者乘隙站到窗边,一眼望到酉水河对岸高高的金龙山头薄雾茫茫,映衬得满山绿树和寥寥无几的民居若隐若现。
啊!那不就是一处千载难逢的仙山绝境,让人顿觉美不胜收,心旷神怡……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