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旅戏评——第五届重庆青戏季专题评论之八
2023-11-02 15:42:21 来源:重庆文艺网

编者按:第五届重庆青年戏剧演出季暨“双城剧汇”2023成渝戏剧创作展演周在渝开幕。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和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联合组织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民间文艺社团的评论家开展了专题舞台艺术观评活动。评论家们观摩了重庆青戏季16个参赛剧目,并开展深入研讨。本系列评论文章将为读者呈现本次展演活动的精彩看点和艺术亮点。

从电影到舞剧的改编路径

——评重庆移通学院舞剧《刺》

文/重庆移通学院 幸李寒

重庆移通学院演绎的舞剧《刺》改编自电影《风声》。而实际上,该电影本身就取材于麦家同名小说,因此《刺》作为改编之后的改编,经过小说、电影及舞剧这三大不同艺术形式的框定与阐释之后,生发出别具一格的风格与构思,为传奇的谍战故事添加了新的注解。

image001

一、语言的有效转换

电影《风声》之所以被称为改编经典,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语言的合理转换。该片以日军设局传递假情报为故事开端,目的是找出藏匿于司令部的地下党,其中内含“谁接触了这份假情报谁就有嫌疑”的戏剧前提。因此,电影借用长镜头手法完整展现“假情报”流转于顾晓梦、李宁玉、吴志国、金生火及白小年五人之手的过程,不仅带出人物身份,并且使这一叙事逻辑得以充分展现,后续五人被困裘庄的叙事动机不证自明。

然而《刺》是以舞蹈与音乐作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舞台艺术,它天然丧失了电影语言的综合性,在展现上述复杂的戏剧前提时必然遭遇改编困境。但音乐与舞蹈这两种艺术样式,同其他艺术样式相比较,能够最直接、最强烈、最细腻地表现内心情感。它重抒情而轻叙事。因此,在处理同样的开头段落时,《刺》巧妙地回避了这一叙事逻辑,在借用LED作为背景画面阐述的同时,辅以肢体语言和音乐情境着重表现人物身份与情感动机。

当聚光灯聚焦在舞台上的顾晓梦与李宁玉时,他们的职业身份被刻意隐匿,转而呈现的是他们的舞者身份,当不能言语之时,肢体就是最重要的语言,因此他们出场时的热烈舞蹈才能与结尾时的香消玉殒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

故事中的两位男演员吴志国与武田,用“舞与武”的正面对峙展现了人物身份的对立,用刚柔并济的舞蹈动作准确呈现猜疑、反抗与斗争的内心过程。黑与白的服装对比,在群舞中彰显是非、正反的视觉划分,这皆是《刺》作为舞台艺术的语言转化过程。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白小年这一角色牺牲后,舞台后侧的高阶上出现一名风度翩翩的旦角站于其身后,二人中间恰有一块隐形的镜子,他们用最悲壮的舞姿同时呈现生命中的最后一舞,将白小年隐秘的内心世界得以外化,从而加重了这一人物的悲剧感,也正因如此,他的死才更加彰显了迫害者对美好心灵的残酷摧毁。

image003

二、改编后的现代性巧思

在电影《风声》结尾之处,顾晓梦眼见毫无破局之法,只好向好姐妹李宁玉表明真实身份,从而牺牲自己以求传递情报。电影借助顾晓梦脸上短暂的强曝光来表达地下工作者只能短暂地处于光明中的深刻含义。然而囿于舞台艺术的语言区别,舞剧《刺》很难阐释其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于是该作品做了非常聪明的改编,将顾晓梦与李宁玉塑造为坚守同一信仰而彼此携手砥砺前行的姐妹。聚光灯与背景影像的巧妙结合勾勒出两姐妹清晰且明确的儿时记忆,此为舞台艺术中的“闪回”,于是我们可以不必去理解电影中的复杂人物关系,转而看到两人在年轻时候的郑重宣誓,便能轻易体悟到其中一人的牺牲有多么悲痛欲绝。

作品结尾处的创新性改编更是体现了现代性巧思。当顾晓梦悲惨牺牲之后,光暗幕落,舞台再次被点亮时,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在现代社会中的女性角色,医生、工人、老师、警察等等,他们穿梭于社会各行各业,更是活跃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于是,舞剧中的时间流逝在这一刻得以体现,八十多年前的抗战秘史延续至今,一个顾晓梦的倒下换来了如今千千万万的坚韧的顾晓梦。最后,一个女孩高歌祖国,更加说明千千万万的顾晓梦会重生、会代代延续。可以说,舞剧《刺》的改编是对革命先辈及现代女性的永恒赞歌。

image005

重庆移通学院一向注重对学生通识素养及艺术修养的培育,这出由大学生舞剧团带来的《刺》虽仍有稚嫩之处,但其呈现的改编策略与理想情怀与他们接受的极致的完满教育、充分的通识教育有着必然联系。由电影评论中心开设的《从小说到电影》为重庆移通学院的电影通识必修课,其课程核心在于让非电影专业的同学感悟文学到电影的改编差异,以对比分析的视角鉴赏这两大艺术门类,从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电影《风声》本就为可研读的经典改编范例,如今舞剧《刺》的改编呈现更是为该门通识课程及艺术审美补充了良好的舞台剧改编案例。从文学到电影,再到舞剧,三种不同的艺术样式体现着不同的审美取向,但承载的是相同的爱国情怀与人文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