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 《望道》跨越百年的信仰对话
2023-04-06 23:04:47 来源:重庆文艺网

“茅屋里求学,战火中教书”,这是复旦大学重庆北碚办学期间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

电影《望道》生动再现了这一时期以陈望道、杨逢林等为代表的复旦师生艰苦教学、救亡图存之路。

《共产党宣言》首译陈望道既是教育家、也是中共早期的创始人之一。与重庆的交集凝聚在北碚夏坝:国立复旦大学;最精彩的瞬间定格在复旦大学新闻馆。

近日,由复旦大学发起推动、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出品的《望道》在重庆举行现场推介会,复旦大学组织了渝籍、在渝校友和莉莉周观影团资深影迷200多人前往观影。

本期特别推出莉莉周影评人、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赵勇、李华分享他们的观影体会。

微信图片_20230406230630

《望道》:让温暖的信仰贴地飞行

文/赵勇

近日,上海电影集团和复旦大学联合制作的电影《望道》在重庆举办电影推介会。很多复旦校友和莉莉周资深影迷自发或组织前来观影,想要重温一段和老校长陈望道先生有关的“传奇”建校史。影片精心撷取、再现了陈望道先生矢志“改名”,求索救国真理、应陈独秀之邀闭门翻译《共产党宣言》、冒死阻拦军警救助学生、在重庆北碚复建新闻馆等丰富的历史场景,将一个终生体悟、守护、传播真理、爱国护校的“师者”形象成功镌刻在运动的声画影像中。

影片一开始,在讲台上,面对着自己的学生,一个人在黑板上写下“望道”两个字,这是对学生也是对自己公开许下的承诺。至此,陈望道将用一生来探索国家复兴之路。信仰不是悬浮的口号,而是用身体“书写”和传播真理。

陈望道是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人,这一历史事件不容错过,但如何用生动的影像来表现“翻译”过程,这是文人传记片的难题。影片主创并没有直叙陈望道在翻译中复杂的内心活动,而是另辟蹊径。如何让《共产党宣言》的语言更符合中国现实语境?每当陈望道翻译受阻时,便一个人去山顶练拳,走出斗室,在广阔的大自然中获得顿悟,问题迎刃而解。理论不是通过抽象逻辑来论证和表达,而是一种对真理的直觉把握。陈望道对中国革命前景的哲思,蕴含于山水之间,正应了陶渊明那句话,“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因此,当他在母亲的催促下,将蘸有墨汁的粽子放入口中,才会说到“真理的味道,真甜”。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和真挚也引燃了革命时代的爱情之火。当陈望道亲眼目睹国民党反动派军警对工人和学生运动的镇压而心力交瘁瘫倒在地时,是蔡慕晖独自一人跑到危机四伏的城市街道,将其抱在怀中,这是革命恋人之间相互的鼓励和安慰。这一拥抱既坚定了两人爱情的结合,又是对革命信仰的坚持和守护。复旦大学迁至重庆北碚,陈望道与学生一起为复建新闻馆四处募捐,结果身染重疾,亟需特供药救治。妻子蔡慕晖被迫求助已经成为国民政府高官的戴季陶。为国民政府翻译新闻密件,向外界传递虚假的革命信息,她做不到,自己的丈夫也会严词拒绝,她要和陈望道一起守住一个新闻教育者以身立言的职业操守。

陈望道与戴季陶之间没有个人仇恨,他们甚至也会时而感念过往一起为国家命运追光问道慷慨激昂的青春时光,但是革命道路的选择让他们收拾起这些温暖的情感。戴季陶对陈望道的救助是不纯粹的,因为他们知道各自为人的原则。影片曾经让人在某一时刻寄希望于戴季陶能够“念及旧情”,以至于当蔡慕晖回去发现病床上的陈望道竟然已经得到了药物,这种情节“反转”,确实让我们首先推理是戴季陶所为。然而虚构的情节逻辑远比不上历史的真实逻辑更有力量。周公馆送来的药,确实没有在故事前情中做铺垫。但这也恰恰表明,党组织对陈望道等爱国学者的爱护从来不是纸上谈兵,也不需要刻意为之,而是关键时刻的肝胆相照。这种“意外”反转将期待观众走出影像时空,做文本之外的阐释,去接触真正的党史细节。

这种守护还体现在陈望道对工人和学生的关爱和交往当中。影片一开始,学生罢课遭到国民政府威胁,当军警要抓造反学生,他第一个冲在前面,用身体护住背后的学生。他与杨阿龙的友谊,跨越阶层,互相坦诚尊重。虽然印刷工人的罢工会干扰《共产党宣言》印刷出版的进度,但陈望道依然站在工人立场上理解和支持工人的选择。因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者要讲原则,不能一方面宣扬工人罢工的合法性,又去做破坏革命运动的事情。正是这种对革命信仰的捍卫,打动了杨阿龙,获取了工人阶级的信任,工人们联合起来,加班加点完成了印刷宣传品的任务。这种相互信任还传递给他的孩子杨逢林身上。杨逢林在重庆大轰炸中冒死抢救教学用具,陈望道遍寻不到,四处呼喊。演员刘烨的嗓音低沉温柔、略带嘶哑,将一位老师对青年学生安危的紧张焦虑的心情渲染得非常到位。

信仰是一种求真精神。1929年,陈望道先生创办了复旦大学新闻系。作为一个职业教师,他深知新闻重在真实。戴季陶回到上海,参与策划屠杀共产党和工人学生,陈望道将其堵在住所门口,大声揭露他们抹黑共产党人领导的工人运动,背叛革命混淆视听的暴行,这种浩然正气与此时躲在窗后羞愧难当的戴季陶构成鲜明对比。

为了将国民党反动政府破坏革命的真实信息保存下来流传后世,他四处筹款复建新闻馆,结果受到军警、特务的多次恐吓,他不惧威胁,坚持开馆。当学生冒死将较场口惨案真实照片送到新闻馆,一干军警要求陈望道交出手臂受伤的学生。陈望道与所有学生一起,伸出手臂,让军警无法辨别抓人。这是全体新闻学子对传播新闻真实的一种最有力的捍卫。

微信图片_20230406230642

陈望道扮演者刘烨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表示,“扮演这样了不起的人物,对演员是一种反哺,因为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会努力向他靠近,会把他身上的闪光点试着表现出来,弥补自身没有的东西。”电影《望道》将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道融入到丰富的历史真实、共情性的人物关系和写意化的浪漫影像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望道》的主创团队和台下的观众,共同完成了一场可信、生动、有效的电影“党课”。

微信图片_20230406230647

“追望大道”有深意

文/李华

《共产党宣言》首译陈望道既是教育家、也是中共早期的创始人之一。与重庆的交集凝聚在北碚夏坝:国立复旦大学;最精彩的瞬间定格在复旦大学新闻馆。

“茅屋里求学,战火中教书”,这是复旦大学重庆北碚办学期间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电影《望道》生动再现了这一时期以陈望道、杨逢林等为代表的复旦师生艰苦教学、救亡图存之路。

跟着莉莉周观影团参加电影《望道》重庆推介会,这部红色题材的电影作品以怎样一种朴实的表达方式,去讲述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同样对于“美学修养”著书立说的学者,我也期望在电影中呈现关于它的美学价值。

客观反映:对历史的认知回归

电影《望道》客观反映历史,对历史的认知回归,还原上个世纪初叶,迷茫的中国,清醒的青年们对真理的向往和探寻。在那个混沌的时代,青年们保持了理性的清醒和对光的渴求。电影通过重现历史场景,歌颂了建党初期革命中的历史人物,肯定了革命的正确性。不管是陈独秀、还是戴季陶,他们创办的《新青年》还是主编的《星期评论》,在宣传爱国思想、宣传社会主义思潮,介绍共产主义方面,都是积极的、进步的和革命的。

电影《望道》客观地反映了这段历史。也正是戴季陶将自己租住的楼让给了陈独秀一家住,经常参加由陈独秀主持的《新青年》杂志社举行的座谈会,讨论有关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改造等问题,才有陈独秀急切需要翻译《共产党宣言》,戴季陶推荐大学讲师陈望道担纲的史实。

早期的戴季陶是革命的。受命于孙中山,主编《星期评论》,曾经尝试用共产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他称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天才”,称马克思是“近代经济学的大家”、“近代社会运动的先觉”。他认为翻译、研究、批评马克思著作是不可也不能禁止的。他参加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起草《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成立时,戴季陶的住址即团址,对外挂“外国语学校”,团务由袁振英、施存统、俞秀松等主持,总务由杨明斋负责。戴季陶的家实际上也是共产党小组所在地。戴季陶为中共的创建做了不少前期准备工作。他早期与陈独秀、陈望道交往是真实的,也是真挚的。

可是,戴季陶终究是背离了革命,因为他选择的道路不同。由于世界观的不同,戴季陶终于渐渐与共产主义分道扬镳了。

《望道》对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中陈独秀、戴季陶、施存统、俞秀松等人,还原客观史实,真实地再现了上个世纪初的斗争风云,真理探索和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更加凸显出真正的革命党人,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和革命本色。对当今青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准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无疑是一场精神的熏陶和洗礼。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爱国精神、牺牲精神?怎么把握理想、信仰与梦想的丰富内容?如何理解坚持、坚守、坚定的丰富内涵?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真理之甘:对历史的美学评价

陈望道首先是一个学者,更是一个美学大师。除了翻译《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一名踏实的学者。他的一生尽管跨越了中国社会多个动荡时期,但是,他始终是一个忠实的学者,平静地坚守在他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实践中。一个安静地专心地做学问的人,如何与澎湃的社会变革和激越的社会斗争联系起来?我不得不佩服编导创作团队的匠心独具:以真理之甘点亮陈望道一生的美学光环,还原一个美学大师的完美形象。

陈望道1920年翻译《共产党宣言》,1926年出版《美学概论》。生命、人格、感情,爱憎好善,贯穿着陈望道的美学思想。望道先生一生就是把他的学问付诸于美学实践的生命长度、价值高度、历史维度。

真理之甘:手沾墨水口来尝,信仰味道终觉甜。四月天,杏花绽,新青年陈望道在浙江义乌老家,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房,不舍昼夜、不问时间,翻译来自西方的思想典籍《共产党宣言》。望道的母亲悉心照料其一日三餐。望道先生不小心沾了墨汁吃了,还说“甜”。电影在这一段的画面是非常美的,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之美、民风朴质之美、母亲亲切之美,望道先生专心探索真理之美,以及对语言的准确把握理解之美,无不透出贯穿始终的望道美学思想。

矩阵之美:革命队伍多壮士,人生伴侣总相随。电影首先是一个以塑造人物和制造冲突为手段的艺术形式。陈望道的一生跨越了中国社会多个动荡时期,在如此巨大的变革中,他真的能够始终平淡吗?影片要从近代中国几十年的时间线索中去寻找陈望道怎样融入历史,他在这些历史事件中个人是怎么样努力和选择的?电影的叙事功能如何讲述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时代变迁?影片塑造了一系列革命壮士形象:革命前辈、战线同仁,亲友、恩师和学生,还有陈望道的人生伴侣和坚强后盾蔡暮晖。电影《望道》,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追寻真理为主线,在三十年时间线索中,既有陈望道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主持《新青年》编辑工作、筹建复旦新闻馆等重要的人生经历,也看到了他与陈独秀等人的革命友谊、与工人杨阿龙超越阶级、阶层的友谊、与妻子蔡慕晖相识、相知、相伴的历程。这个矩阵同样贯穿了先生“爱真好善”的美学思想。对真理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对爱的坚守。特别是蔡慕晖拒绝翻译失实的新闻稿,陈望道不情愿接受戴季陶的“帮助”使用盘尼西林;新闻馆拒绝施存统的资助,都体现出望道先生的“美”的选择和坚守,就像他的《美学概论》,生命、人格、感情贯穿始终。

真实表达:对人物的生动塑造

《望道》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为基础,还原一些重大的历史史实,人物是要融入历史事件中去的。恣意拔高人物形象,对作品和历史人物都是一种伤害。唯有艺术的、真实的表达,才能展现作品及人物的人文精神和思想高地。

我特别欣赏刘烨、胡军、奚美娟等主演高超的演技。在大学时,教师们与政府对抗保护学生时,那种并不是高声喧哗的激昂,言行举止、举手投足之间,都体现出学者们掷地有声的威严,烘托出纯朴自然的师生情谊;在分水塘柴房,母亲那种目光中的关爱、怜惜和欣赏,温暖而有力量。奚美娟饰演的母亲形象,眼珠子转动之间,那丝怜爱就上来了,这或许就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就像家国天下,多少顾盼,不由人不思虑长远。

电影《望道》,回望与牵引陈望道的一生,陈望道不仅首译了《共产党宣言》,更是杰出的教育家、语言学家。新闻工作者忘不了他,因为是他创建了复旦大学新闻馆;人们忘不了他,因为是他主编了《辞海》,对语言学、美学的研究和实践,孜孜不倦数十年,从未言弃;复旦学子忘不了他,他担任了长达25年的复旦大学校长职务,教育是他的使命。《望道》呈现的不只是“革命”,是有比“革命”更加纯粹的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崛起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价值:对文化和文明的传承和传播。

不得不说,刘烨塑造的人物角色非常饱满、富有感染力。柴房翻译,字斟句酌之间,本身就是对真理的探寻和对社会问题的精准定位;一堆废纸的揉捏,也是对科学理论的准确理解和高度凝练。拒绝戴季陶和施存统,眼神中的差异化表演,把道路选择和人格选择区别开来。

正是这样的真实表达和对情感的人文展现,刻画出了一个个性鲜明、情感饱满、丰富学识和高尚修养的“望道”形象。

微信图片_20230406230652

电影《望道》中,宏大的历史叙事中的历史“再现”和望道“在线”,生动地把一百年前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怎样把家国情怀、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融合在一起,探索解救中国的真理糅合起来,启迪今天的青年,如何理解中国梦、复兴梦的百年初心,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挑战,如何坚定信仰为家国天下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认真体会《望道》“追望大道”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