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古宅、古村、古法,探寻未来乡村的发展之路——《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记录与书写
2022-08-08 14:57:29 来源:重庆文艺网

有人的地方就有家。有家的地方就有烟火。烟火升起的地方,就是中国人五千年来集体创造的建筑样态。

由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民族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居类型。它蕴含着古老文明的起源,传承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记录着先民的审美与智慧,体现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多样性、典型性与审美特质,在世界建筑文明发展史上占据重要一席之地。可以说,中国传统建筑民居文化体现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简单的生活之道,即接受自然给予的一切天然馈赠:四季、雨水、阳光和洁净的食物、土地的喂养、祖先的庇护,这就是21世纪向往的精神家园,也与当今时代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一脉相承。

看完住建部拍摄的国家级大型纪录片《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这部历史大作可谓大制作、大手笔。优秀的团队将中国传统建筑通过类型化的表达、代表性的语言和生活式的叙述,展现出故事性的建筑文明和文化建筑。它记录着过去,连接着现在,更书写着未来。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共十集。包括《庭院之制》《四水归堂》《聚族而居》《落地生根》《筑窑为家》《石砌土筑》《幕天席地》《敬宗收族》《聚落相依》《古镇悠悠》等十个专题。这十个专题,以为有三点是纪录片想清晰传达给观众的。一是展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类型;二是突出传统建筑中蕴含的劳动人民智慧;三是描绘传统建筑与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可以说,电视记录片这种夹叙夹议方式的表达,不仅具有传播的普惠性与大众性,还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性。我们首先来简单概括一下这三点。

第一,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

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三坊一照型”和“四合五天井”结构的庭院式建筑;客家围屋、土楼、碉房建筑;杆栏式吊脚楼住宅;蒙古包、撮罗子移动式民居;疍家渔船水上人家;陕北窑洞。这些传统民居是人寻求生命安顿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宜居形式,是中国传统住宅建筑向内观己的表现,是居住者对环境选择的智慧体现,并延续千年。

第二,传统建筑中蕴含的劳动人民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居住是人生大事。建筑不仅是物质载体,也是物质与其他非物质各异又统一的集合体,更承载着创造者与居住者生命情感与精神守护。

比如建筑的互助式营造。不仅体现建筑特色,又体现邻里和谐、守望相助、家族团结的人际关系。建筑墙内青砖上,集书法、雕刻于一体的家训家风,表明人伦五常的尊卑礼仪;从大堂、正厅,到八仙桌、太师椅、神龛、门廊,族的设定与伦常结合在一起。如此礼制、伦理、风水、艺术于一体的民居形制,还通过建筑制造的小细节,如有效储存食物的北方地坑、互通有无的土掌房梯子,可以看出先民们的生活智慧。

第三,传统建筑营造对现代建筑及现代生活带来哪些思考?

1、传统建筑与优雅生活的完美结合。

厅井式江南民居与水乡环境的高度协调统一。通过纪录片的讲述,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传统建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如竹木、黄泥、砖石、砂砾、茅草、柳条)和对传统建筑技法的使用(如榫卯结构、黄土版筑),它终究是一种归依和适应性妥协。

2、传统建筑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

对传统建筑的尊重与延续,就是对子孙后代居住环境的负责。广州万汇楼城市租住房转角、大庭公共区域的设计,以适应新移民居住,与福建土楼中央公共区域性的建造理念一脉相承。将公共空间变成居住者的生活方式,这其实就是建筑与生活完美结合的具体表现。

然而,本文探讨的重点还不在于此。古宅活化、古村建设、古法复兴,通过对传统建筑的记录,我们看到的更应该是生态战略、乡村振兴、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当代问题思考。

一、古宅活化与当代利用

党家村党庚德翻修阁楼,重建古宅藏书阁,倡导现代书院;安徽南屏村画家朱健翔修复青莲世家老宅,办版画创作研究班;福建永泰庄寨进行专题家族史展览,让聚族而居的人找到文化根脉认同;山西老牛湾村窑院修复改造,办艺术创作基地,建乡村农耕博物馆;陕西榆林赤牛土瓜村创全村总动员旅游大会文化品牌;开平文维楼改造利用为集民宿、美食为一体的自然料理馆;安徽呈坎村王志政夫妇修古宅建博物馆;贵州安顺云山屯越剑成立“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致力于古建修复;白族姑娘小白创建“扎染体验馆”。以上种种,可以看到古建筑作为乡土资源,这种闲置在地资源化地产如何进行当代货币转化,是当今古宅活化的一大课题。纪录片《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提出了这样一种思考。很显然,有两种方式值得探索:一是产业入驻;二是变资源性老建筑为文化品牌物业价值。

二、古法复兴与乡村现代化

“非遗”是文明传承的活化石、民族基因的DNA。我国继2011年昆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非遗”概念已深入人心。传承人作为中华文明三种渠道的活态传承守望者,用生生不息的生命流淌与非遗技艺,诠释着现代工匠精神的代代传承。简单说,非遗传承主体就是人,就是生活在区域环境特色建筑体内的主体人。可以说,传承人就是传统村落中的石匠、篾匠、木匠、测绘匠、瓦匠。在纪录片中,就展现了这样一群手艺人:金华姚村木雕传承人姚焕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省级传承人李明华,贵州大利侗寨掌墨木匠杨胜和,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国传人果洛折求,八八宴制作手艺传承人曹洪洲,山西大阳古镇馔面师傅崔月太,潮州嵌瓷代表性传承人卢芝高,叠祭手艺人叶顺忠,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口口相传、师徒相授,让现代的乡村仍传承着古法的技艺精髓,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活力。同时,“非遗古法”也在活态相生中生生不息,成为这个时代宝贵的文化遗产,并相伴系列优秀的传统文化事项,比如立房上梁习俗、立房仪式、祭祀习俗、婚丧习俗等等,所有这些都标明人与房、人与自然、人与俗信、人与生活的相依相传。《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很显然就提出了乡村传承人保护与传承的当代话题。

三、哲学回答与问题思考

建筑民居巧妙的回答了人生常态的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传统民居可谓是一部蕴含人生哲理与文化蕴意的百科全书。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人的存在需要什么样的空间形态:人际空间、心理空间、情感空间。当然还包括居住空间,即完成一个人从出生、长大、成家、立业、死亡的循环过程,是情感归依的重要寄托所在地。其次,居住空间仅仅就是我们的诞生地吗?它如同一扇门,一个人从门前迈进屋,又从屋迈出门,这扇门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情感寄托。是从对族源亲属的承继——到在宗祠里完成成人礼——并一生接受祖宗庇护,寄托着我们中国人源远流长的“根系观念”,不忘本的家国情,这就是中国人的DNA基因,它让我们坚定的屹立于世界舞台上。第三,一个人离开祖宅走向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说是个体的、物质意义上的融入社会融入国家,是终极选择,不如说融入的是精神层面上的家庭和睦、互帮友爱、礼义廉耻、恭俭孝悌的中华优秀文化。

最后,关于纪录片带给我们什么样的问题思考?以为有以下两点。

一是对精准扶贫的回应。藏族吊脚楼整体搬迁如何融入现代化建设;农耕文化如何介入现代化发展;云南翁丁佤族村落新旅游发展区建设如何坚守古老民族文化传承;老窑村的消失如何才能留住乡愁;“386199”村落如何开展乡村振兴;窑洞文化如何开发乡村旅游等等。面对国家战略,随着现代化加剧,区域城镇化发展带给新村民的福利会让精准扶贫——杜绝返贫——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二是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片子表现出来的人与建筑的生态观,包括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观。建筑中的砖、瓦、井、厅,联接着天地,承接着阳光雨露,叙述着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生活方式,即时光、空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大自然观。所有建筑天圆地方、阴阳合一的存在,标明人与环境的和谐契合与统一。环境选择了居住,居住方式受环境影响,建筑与周遭的山水园林湖草沙达成了一致和和解。

过去的乡村,传统建筑的智慧延续了千年。

未来的乡村,建筑与家的情感仍将历久弥新。 

(文/郭静)